邹曼娜 高贵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在精确把握我国发展历史背景基础上的重大政治决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应提出新要求,承担新使命,发挥强优势。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本质精神,健全育人机制,切实创建“十大”育人体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与研究生形成正确政治思想、拥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完善自我人格息息相关的重要性工作。[1]
从整体上看,当前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虽在稳步前行,但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对素质教育认识缺乏准确性,教学体系仍亟需健全;课堂内容时效性低,教学形式单一化;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存在随意性以及并未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等情况。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育人优势,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1.分众化
分众化最早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特指为迎合目标群体的个性化、复杂性需要将社会成员进行分类,以达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大众传播的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存在分众化的特性,首先是因为分众化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中的主体性、民主性和层次性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分众化体现在根据教育客体特征的不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将受教育者细分,采取更合理可行的教学手段以取得更具实效性的教育效果。[2]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是为应对当下媒体时代信息飞速传播的难题,为适应人们意识观念更替的要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科学化水平和实现常态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2.互动式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宏观社会是每个人通过各种环境中的交流所延伸、拓展形成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当代背景下由广大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共鸣,一种统一的思想观念。因此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应当要具有“互动式”这一显著特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个体“互动”所产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依靠“互动”这一动态内因来进行承接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互动”也要应用于“互动”,可以通过校园软文化同学生两者间的互动,上课时师生彼此间的交流以及课后学生同学生两者的交流来帮助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理念。
3.显性与隐性结合
显性教育方法因具备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直观、教育手段正面以及教学实效性高等优势始终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形式。但也因教学过程教条化、教学意图功利化以及教学客体被动化等局限性,使得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厌烦心理,甚至与教育者产生对立关系,由此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策略,采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在保证课堂内容系统性教学的基础上增添“第二课堂”教学形式,且根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打造高校文化软环境,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无意识的输入氛围。这样既有效地避免显性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又施展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达到最大化。
1.创新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要向创新型这一目标奋进,这也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方向性指导。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战术上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校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方向以及主要目标,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群体。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不断更新理念,营造浓郁的校园创新气氛,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教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3]
2.实效性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活力”,也同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高校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获得感也急剧下降。现代社会同旧时社会相比,运行速率更快,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且更加关注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塑造出社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现代社会不仅要求高校毕业研究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但当前高等院校普遍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学校应大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策略。
3.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始于实践,也应回归到实际活动中,两者相互补充、交替生长。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是在学生身上展开的一种理论上灌输,更重要的则为促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对实践教学缺乏充分认识,将实践教学与课堂内常规教学形式予以混淆,且实践教学具体进行中还存有“一乱三难”的情况。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厘清理论授课同实践教学之间的平衡,转换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余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研究生实现课程讲授内容的“内化”,深化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知,还有利于对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方面的训练。
1.自主性
自主性意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学生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树立是教育的出发点。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根本上革新、扭转教育观念,秉承“生本位”教学原则,将“以生为本”作为红线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所具有的较为强烈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及自我表达意识的特点。传统、老式的灌输、说教、“独白式”教学已不符合新时代研究生的群体特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想提高实效性,打开新局面,教师必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调节师生关系,积极探索师生互动新途径,采取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教学模式。
2.针对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终极目标,但新时代背景下在研究生这一人群中展露的新特点、新需求和新情况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坚持从研究生自身出发,重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为顺应新时代需求的迫切需要。由于部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受众群体特点认知不透彻,缺乏针对性。在教育方式上,仍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唯一的教学渠道,殊不知受教育者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等特质,必然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抬头率”低。在教育内容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摆脱不掉“本科式”教育条条框框,忽视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欠缺层次性,不能适应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特点。[4]
3.学术性
学术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授课内容需蕴含学术性。研究生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研究”,意味着研究生习惯以学术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课时要更加注重授课内容的学术性,实现把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的目标,树立问题意识,借助热点话题导入授课内容,而不是一味照本宣科,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则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能较好地引导研究生思想意识形态发展。[5]但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仍停留于活动项目的低级层次,并未充分利用研究生对于学术性活动的独特兴趣,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服务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为主要使命与职责,而“立德树人”也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然而高等院校重专业、轻素质的状况普遍存在。大学如若想切实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思政观,促进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如果高校只进行单纯的专业教育,掌握这些专业化的知识就只有单一价值,但对于研究生来说能在熟识学科知识背景意义的条件下接受专业教育,能加深其道德卓识,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保证其全方位进步。第二,增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增强广大研究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6]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既丰富和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还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思想引领功能,在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的同时,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第三,将素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创设中,打造优良的素质教育育人环境。将素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基础设施为载体、大学精神和文化气息为主流的一种教育方式,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优势。在校园建筑结构以及风格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添历史名人雕塑,让学生学习生活在一个传统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还可通过发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丰富的纪念活动,以重大历史节日为契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全新渠道,真正实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课外实践教育是对课堂理论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服务于课堂教育的整体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竭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主流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对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素质建设者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第一,加快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学分与形式。高等院校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创新,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设定,并将其打造成系统性的实践教育体系。第二,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7]高校应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建造一批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拓宽课外实践活动的区域,实现课外教学活动项目化、制度化、阵地化。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内容要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引导研究生实现认知到行为的转化。红色革命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以及独特育人功能的优秀文化。将革命文化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交互作用,会呈现出一种全新文化特质与教学形态,促进其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内化,也需要固化。线上教育是线下教育的提升,丰富线下教育是做好线上教育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跟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首先,地方高校之间应联合开设线上网络优秀课程。达到网络资源同享,优势资源互相补充。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师可以集思广益,开设具备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题材的选取可根据网络热点话题、实际生活中具体问题从而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更具趣味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需要提升新媒体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在线下教育中充分使用线上信息资源,又要在线上教育中充分运用线下知识理论,做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统一。[8]教师还要掌握互联网热点舆论的演变规律,精确把握介入学生话题讨论的时机和方式,能够通过议题设置、消息对冲等手段有效降低网络热议事件诱发的思想波动,做好网上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最后,将O2O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O2O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高度结合的教学模式。[9]学生通过线上的慕课视频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基础性知识,并依托网络媒介实现视频、音频、论坛交流等途径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注释:
[1]余璐.探析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J].考试周刊,2015,(56):142.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月玺,赵菁.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1):74-77.
[5]靳长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4):14-15.
[6]易森林,孙彩平.对研究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135-136.
[7]李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4):134-137.
[8]李连奇.探讨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职工教育,2013,(14):45.
[9]胡跃清.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O2O模式构建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