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含
(福建省石狮市实验小学,福建石狮 36270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两者一旦对接,旋即生动活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沟通,从文本中发现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在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生活、作品生活,回归现实生活,联系真实生活,进而领悟文本中的生活,使语文“生活化”[2]。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名家名篇居多,但由于时空隔阂,有些作品写作时期、内容缺乏生活气息。为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文本内容,学习并运用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个性追求、创作主张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赋予的深刻含义。例如,《种子的梦》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诗人以“种子的梦”为题,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一种寄托。为了补充介绍相关资料,如柯岩笔名的由来等,教师可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主张及写作动机,走进作者的生活,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渴望祖国新生的迫切心情,感悟诗人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材中的课文总是立意深远的,都是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探究作者写作的原因和目的,着力探究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根由,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领悟作者所依据的生活经验,然后再回归生活,深入思考,加深体验,真正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例如,冰心的《忆读书》中“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于这看似普通的一句生活俗语,笔者点拨学生: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感悟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该段是过渡段,引用生活中的俗语,说明读书要有比较,要在比较中选择。此段话置于文末,旨在强调读书要有比较、有选择,从而领悟冰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导少年儿童读书方法的良苦用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国外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学生的理解难度都很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捕捉熟悉的生活场景,打通时空隔阂,打破时空局限,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读者的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情感体验等,使读者回归现实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凡卡》一文后,可创设辩论题:“凡卡能否改变命运?”设立正方与反方,在争辩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发展的同时,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更易体会学徒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沙皇统治时期社会的黑暗,制度的不合理。水到渠成后再谈体会“我与凡卡比童年”,让作品生活与读者的生活进行强烈的碰撞,使读者回归现实生活,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幸福。
更多学习资源在生活中,要关注生活这一汪活水,扩大信息接收量,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教师更要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学语文、用语文,并通过内化,使之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让生活与语文连接,使生活“语文化”。
学校是学生活动和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生活的主舞台,也是教学可汲取的资源。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校内举办的庆典、党团队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开展的读书、科技、体育、英语等节日主题活动等,学校的各种变化、取得的成绩、师生间发生的事情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的素材。取自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他们会感到亲切,充满表达的欲望,生活与语文的连接再次水到渠成。平时开展活动,或是课堂教学,教师应利用一切时机,创设“语文化”的生活场景,这样既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又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连接、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家中人、家中事、家中物,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师应将这熟悉的生活内容连接到语文中来,可谓信手拈来。教师应将其纳入教学,加以利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家中最动情的部分,体验亲情,积累素材。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如让学生细数家中藏书,与同学共读群书,介绍书的内容;详察家庭成员特点,将特点记录下来;学劳动技能,感受家的温馨,谈谈内心感受……家庭生活的用品同样可成为学生识字的亲密友朋,洗漱用品的特点功能、油盐酱醋茶的用法介绍、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等。教师还可以开展“拼拼凑凑、抄抄写写、剪剪画画”识字活动,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师生共同拾起家庭生活的画面,拾起温馨的细碎点滴,更是将生活情趣与语文相连接,是在多彩生活背景下的语文知识习得。
社会是语文资源的源头活水,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语文知识习得提供了更广袤的空间。广阔的社会蕴含无穷无尽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是学生连接生活和识字的有效载体:红火的春节,写春联、贴桃符;妇女节,制贺卡、写感恩诗;植树节,描春景、吟春诗;儿童节,游乐海,写童诗;重阳节,插茱萸,诵登高诗……这些节日承载着语文学习的收获,每个节日的欢乐中都留有语文的痕迹。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开放化,扩容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学校开放、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课内外互补,让学生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立根原在生活中,生活滋养着语文,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让语文与生活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