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娟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幼儿园,江苏海门 22612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笔者以“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主探究科学现象”“利用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螺旋的力量》。现以这节集体活动为例谈谈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如何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集体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螺旋产生力量”这一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在体验与领悟中,逐渐发现螺旋运动的秘密,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螺旋的力量》中,教师以舞动彩带导入教学,通过将彩带快速舞动,形成螺旋之美,进而引出“生活中哪里还有螺旋?”以此带动幼儿对“螺旋”的密切关注与探寻活动。作为教师,应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见过或者接触过的科学资源,如小猴卷紧尾巴悬挂树枝,海水中的旋涡吞噬物体,龙卷风能卷起物体等现象,有的幼儿从书籍、电影里看到,有的在现实生活里遇到。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创设自然轻松的氛围,便于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经验提升阶段,让幼儿完成四个任务:包糖果、拧火腿肠、拧毛巾、整理扭扭绳,这些都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该怎么解决处理这些事情?幼儿利用螺旋产生力量这一原理,进行动手操作,处理了这些事情。在最后的经验拓展阶段,师幼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螺旋产生力量的现象,幼儿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洗衣机涡轮、马桶冲水、拖把池、榨汁机等都是运用螺旋的力量来工作的。如此,既能让幼儿发现科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螺旋的力量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程游戏化理念提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要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1]。在《螺旋的力量》这一活动中,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中开展游戏化的科学探究模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活动一开始,教师用彩带旋转,让幼儿根据彩带动作寻找螺旋形,接着让幼儿用笔记录彩带的运动轨迹并得出结论:像这样连续旋转产生的形状叫螺旋形。然后再点出科学目标与主题,即找旋转的物体。有了点,以点带面,幼儿开始积极尝试寻找螺旋,通过在图片里、在生活中寻找,找到了小猴悬挂、蟒蛇缠绕、海中旋涡、龙卷风暴等螺旋画面。最后教师再启发幼儿思考:小猴尾巴为什么要在树枝上绕成螺旋形?蟒蛇为什么将身体盘绕成螺旋形?螺旋状的旋涡有什么威力?螺旋状的龙卷风跟普通的风有什么不同?幼儿探索后得出结论:小猴尾巴呈螺旋形绕在树枝上后,尾巴就会变得更有力量,悬挂着小猴不让它掉下来;蟒蛇在捕猎时,把自己盘绕成螺旋形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能紧紧地缠住它的猎物;螺旋形的旋涡更具冲击力;呈螺旋形的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卷到天上去。总结:螺旋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动手操作是科学探究的主旋律。在《螺旋的力量》中,教师安排四组材料,让幼儿尝试制造有力量的螺旋。第一组,怎样制造螺旋,让瓶子悬挂起来?第二组,你能用棉线制造螺旋,把东西切成一段一段的吗?第三组,你能不能让盆里的水,产生旋涡,再把小船放到旋涡里,看看小船会怎样?第四组,取一根吸管插入瓶子侧面,对着瓶子壁吹一吹,看看会产生什么现象?教师要鼓励幼儿动手玩一玩每组材料,与同伴谈谈自己遇到的难题,交流一下自己的创造经验。在操作后期阶段,引导幼儿分别对四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在此活动中,幼儿一直都在玩,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螺旋产生力量,教师没有过多说教,而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自己寻找螺旋转动的秘密,体验探寻的快乐。
认真倾听别人的经验介绍,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是幼儿学习提升的又一方式。幼儿间的科学探究,经验的分享与交流,能使幼儿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螺旋”的概念,使幼儿的经验逐步固化,形成自己的认知。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课堂拓展经验阶段,教师要鼓励幼儿利用螺旋的力量巧妙解决现实问题。比如,糖果怎么包才结实?火腿肠不够分时怎样做能让火腿肠一分为二?怎样把湿毛巾拧干?散落凌乱的一堆扭扭绳怎样整理就一目了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究的条件,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在建构螺旋概念中,发展幼儿智能,帮助幼儿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合作才能双赢,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合作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更要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合作,在与同伴互动中,得到多元化动态的发展。
在《螺旋的力量》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制造螺旋”时将幼儿分成四组,让幼儿互助学习。在拓展经验阶段,幼儿小组在对洗衣机涡轮、马桶冲水、拖把池、榨汁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后,选派幼儿代表进行发言。合作使幼儿间的情感交流更加紧密,特别是在组内成员遇到困难时,经过自己点拨或帮助其成功后,内心升起的愉悦感,使他们更自信,对科学探究更感兴趣。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旨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发现科学的奥秘,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使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鼓励幼儿与材料互动,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走进科学的殿堂,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科学探索与创造的能力,激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