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度对话点化儿童的智慧

2018-11-28 04:31⦿陶
小学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陶 月

对话,是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储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对话生硬。教师以讲台为“中心”,以师问生答为主要方式,遵循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体验、思维、情感的交融,缺乏对生本的关注,导致对话显得生硬,缺乏活力。二是关系失衡。教师以“讲授”为主,剥夺了学生表达见解的机会,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不能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体验。教师只有打破“师问生答”,树立平等意识,开展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教学,促进师生间的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一、营造对话情境,唤发参与意识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与唤醒,教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情境的创设要能找准切入点,在重难点知识点、学生愤悱时,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带着深厚的兴趣投身到对话教学之中。

在课始时创设悬念,引发交流。教师创设悬念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催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投身于学习之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悬念情境,牵动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如在《角的度量》一课教学中,教者创设炮兵部队军事演习的情境,通过两次调整角度,在第三次击中目标,提出问题:“炮兵调整了大炮的什么,击中了目标?”并指出:“不仅在军事上需要精确的度数,生活中也是如此,那精确的度数从何而来的?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教者以直观的情境明确精确度量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从而主动进入新知的探究中。

在课中对话时,教师利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不协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的探索性情境,诱引学生联想,调动学生沉睡的认知经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教师在对话深入时创设质疑情境,以故事、疑问激发学生生成更多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疑问。如在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这一内容时,教者让学生从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纸片中任取一张,再出示其锐角部分,让学生判断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然后再出示直角或钝角,学生很快指出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何同样一个角,有的能判断,而有的就不能判断呢?在“认知冲突”的驱使下,学生的智力处于最佳的状态,在探求问题本质的过程中,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优化话题设计,提供思维指向

话题,是开展对话的依据。教师要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进行有质量的对话,并不断衍生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话题要有价值性,要指向教材的重难点,使其承载一定的目标要求,要避免仅凭记忆回答的低效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思维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对话中产生深度的理解。话题要能连结新知的生长点,与学生的现实起点一致,确定学生可以攀登的思维高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唾手可得到果子,就会丧失探学的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果话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兼顾每一层面学生的思维现状分层设计话题。话题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要将教学目标的理性与学生的感性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在不自觉间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要在重难点处设计,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诱引学生主动思考,促进高质量对话的生成。如在《比的意义》一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话题:”什么叫做比?如何表示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学生针对话题开展多方“会谈”,能解除自己的困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教师要在学生的兴趣点处设计,如融入喜羊羊等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融入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教师在疑点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快速生疑,并由疑生思,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内容时,教者出示题目:“(1)一根绳子长3米,第一次剪去1/4,第二次剪去1/2,还余几分之几?(2)一根绳子长3米,第一次剪去1/4米,第二次剪去1/2米,还余几分之几米?”让学生对比、辨析、交流,抓住问题的本质,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组织合作讨论,促进深度思考

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以4至6人为宜,差异化的组员构成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他们坦诚相见、平等交流。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要明白承担的角色,使讨论更有序、更深入。教师要积极介入小组的讨论之中,要倾听学生的观点,了解他们的合作进程,要在学生的思维空白处加以补充,使学生能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评价学生讨论的情况,要检查学习小组发挥的功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参与程度、完成任务等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主动交流,发挥出小组讨论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发掘学力,营造对话情境、优化话题设计、组织合作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