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南通 226100)
低学段的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只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保障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低学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活动化的课堂。通过这样的方式,必然可以充分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内习得知识,保证教学实效。那么,应采用怎样的方式创建活动化课堂呢?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形式,只要充满趣味性,必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1]。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发掘其中潜在的趣味因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放大处理,必然可以显著激活学生兴趣,保证教学实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有很多重点词语,这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学中,要基于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开展表演活动。
例如,《春笋》这篇课文的语言不但生动活泼,还具有典型的节奏感,比较适合表演。所以,教学中我结合文本中“冲破、掀翻、冒”这几个动词,一边表演一边带领学生感受。在教学“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我将学生均分为三组,依次轮流站立,由此形成此起彼伏的运动效果。表演使课堂氛围既活泼又有趣,同时又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新鲜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春笋的顽强向上精神,学习效果显著。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教师轻松,而且学生学习也非常愉快,使学生能够真正入境、入情、入心,保障高效的阅读效果。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比较容易被充满趣味性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有效拓展学生参与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下,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愿意主动参与学习,从而顺利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有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说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的谜底是蚂蚁和蝈蝈),看谁能够先猜出答案。”学生说出答案后,我顺势提出:“原来同学们都这么聪明呀!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老师先不说,大家打开课本,通过自主阅读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可以在汇报的过程中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教师的引导为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再加上导入环节中充满趣味性的谜语作铺垫,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特别渴望第一个将自己的发现汇报给老师,由此必然为接下来的高效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
上述教学案例正是结合了低学段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谜语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充满趣味化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可以积极踊跃参与其中,感受活动化语文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具体的教学活动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情境。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低学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全面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保障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将静态的、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的视频资料,既创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媒体展示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例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作者在文本中介绍了种类繁多的蝴蝶,为了展现蝴蝶的美丽,还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汇。然而,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不管是生活阅历还是知识经验都有所不足,所以理解起来难度较高。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之前搜集的和蝴蝶谷相关的视频资料,以直观的方式对文本中的抽象文字进行展示,瞬间活化了课堂氛围,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词汇以及句子的理解和感受。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我展开了充满感情的朗读。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蝴蝶谷中,看着纷飞的蝴蝶,感受诗情画意,由此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
低学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具有意境美。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意境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例如,《大海睡了》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儿童的语言形式相吻合,并且意境优美,使人在阅读时能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美,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见过大海吗?有没有人知道,白天的大海和晚上的大海都是什么样的呢?”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一边向学生展示大海的风景,一边声情并茂地描绘:“白天的时候,海风微微地吹,海浪一浪高过一浪,海鸥如同在与海浪嬉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那样令人向往,夜晚的大海又会拥有怎样的情境呢?让我们共同学习《大海睡了》这首诗。”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引导,立刻将学生引入预设的美好情境,既轻松又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必然能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结合文本的语境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师的描绘,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可触的教学情境,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的认真度,由此而生成高效的语文课堂[2]。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不愿被过多束缚。由此,教师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自主化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不足之处,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形式。这样必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例如,《小池塘》阐述的是小池塘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阅读的方法,谁能总结一下你所掌握的阅读方法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顺势提出:“虽然大家总结得都很好,但是老师想看看你们究竟掌握得怎样?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劲头浓厚,真正实现了学有所获。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化课堂氛围,充分交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放下了自己课堂主导的身份,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学习氛围必然能够显著提升学习实效。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但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还要充分结合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典型特点,为学生创设活动化的课堂,选择恰当的活动化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才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明.小学低中段童话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程晓红.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