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涧石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参与到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效率。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障探究深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那么,在具体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教学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始终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案例1:在教学《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在大水槽里“玩”潜艇模型。学生看到模型潜艇在水中升降自由,非常好奇羡慕,但对于原理并不清楚。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加以引导:“你们想知道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升降自如吗?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潜水艇吗?”在这一番导入后,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纷纷跃跃欲试要进行探究活动。整个一节课,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研究潜艇,设计潜艇,在制作潜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建构认知。
案例2:教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在导入时演示“喷泉”实验,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与水接触,然后把这个烧瓶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一米多高。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了,“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被激起了,从而达到了很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效果。随后的教学,学生都围绕着这个令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个又一个探索活动。在层层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揭开了谜底。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持久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欲望和求知欲望,为他们顺利进入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学生良好的兴趣,是顺利实施探究,保障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
案例:在《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探究的趣味性,可以改变教材中的实验,精心设计实验的安排。将烧瓶口在洗洁精液中浸一下,在瓶口处形成一层膜,然后把烧瓶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可以发现瓶内的水膜慢慢拱起来了,后来形成气泡。由此证明,瓶内的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了。由于学生都喜欢玩肥皂泡,这样的玩法既让他们感受到科学课的乐趣,又使他们把科学与鲜活生动的游戏结合起来,其探究的积极性极为浓厚。随后的教学活动,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研究这个肥皂泡的形成,并兴致盎然地探索自己怎样制造出更大更美的泡泡。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科学课探究实验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设计新颖趣味性强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调动了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可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探究学习中去。
案例:在《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中,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钢材要做成各种形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同时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实验过程。探究过程中,学生间讨论、交流;探究结束后,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结,查找补充资料。学生将材料折成各种形状进行探究,瓦楞形、L形、圆柱形、将垫片一个一个放在这些形状的小桥上,记录所能承载的重量,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实实在在地搞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能动性的过程。因此,要变革“满堂灌”的教学和探究方式。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形式,只有学生自主地探究,才会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来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探究任务。
案例:《食物》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课前布置让学生对自己一周所吃的食物做调查记录,并设计一份最佳食谱。很多学生通过回忆和记录自己一周的食物,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也找到了自己在饮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产生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课堂研究提供一份原始材料,把课堂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随后的教学中,学生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研讨和探究,逐步发现了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并通过寻找资料,建立了如何才是合理饮食的认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与“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的理论不谋而合。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科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生活化,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而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并会尝试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当探究新知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桥梁的时候,兴趣就会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学生建构认知的催化剂。
总之,就像夸美纽斯所说的:“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真理的过程中,兴趣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快乐探究,有效探索,教师应该不拘形式,多途径多样化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兴趣。只有这样,他们的科学求知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他们才有一种不断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与人力资源部中小学教育及校外教育处.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M].罗星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