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中的郭云天:一个不可或缺的闯入者

2018-11-28 03:57宋雪梅
文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阿明乡长天才

宋雪梅

电影《早春二月》中的肖涧秋;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的罗明、马剑铃都是闯入者,因为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封闭的地方带来了变化,打破原有生活的平静,被影响的人从封建思想变得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鲁冰花》——台湾儿童文学精品小说,是台湾少年小说开山之作、乡土文学奠基之作,改编后的同名电影获“金马奖”等诸多奖项,电影讲述了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郭云天老师,从台北下放到水城乡。发现了绘画天才古阿明,以及天才告别人世之后,他的作品获得国际大奖的故事。学术界从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批判现实主义视角;童年挽歌的视角出发来观照这部作品,如果我们从人类社会阶层的视角出发来观照郭老师,深入探究主人公古阿明的命运受郭老师的影响程度,实际上郭老师是一个闯入者的形象。在电影里的人物看来,他是一个“他者”身份,是一个与当地相处不来的人,他的存在给电影中的多数人带来的是不适,唯独给古阿明一家带来了希望。

郭老师在电影作品中的故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台北下放到水城乡;第二个阶段是在中山国小的工作与生活;第三个阶段是与古阿明一家人的相遇;第四个阶段是对阿明个人价值的发现,帮助古阿明实现了梦想。这四个阶段的郭老师是一个适宜的闯入者,在他身上有着诸多社会现实的体现,这一人物有着丰富的人格魅力,同样这一人物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张力。

一.水城乡的初来闯入者

郭老师常常讲的事都是其他老师不敢讲的,老是藏不住话,被外放到水城乡来。从大都市调到乡下,郭老师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享受大自然,呼吸郊外的新鲜空气。然而不久,乡长邀请他吃饭,乡长要竞选的宣传单和宣传照片,在座的人都异口同声说很好、很有权威。只有郭老师一人指出来说没有亲和力,像挂在花车上的照片。于是。他看到的是乡长的不作为,口口声声说家家小康,不懂为什么古阿明家没有钱,对于乡长的冷漠,他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乡长打电话给校长让他安排人去各家拉票,还承诺说如果当选的话奖励男老师西装一套,女老师大衣一件。郭老师并不感兴趣奖励的西装,他是一个局外人。

答应了乡长亲手画一幅人像用作竞选,看在郭老师的面子上,乡长便派工人去茶山帮古家喷农药杀死茶虫,郭老师由最初的旁观者逐渐成为了一个闯入者。为这个封闭的地方——水城乡带来新的东西、新鲜的事物,这个符号身上所携带的信息是这里的人们从未这样思考过的。“闯入者以一种独特的个体姿态“闯入”某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并激化原空间的潜在矛盾,引发冲突和推动叙事时,这类人可以被称为‘闯入者’,具体地,相对于某个封闭空间中的群体或大部分人来说,“闯入者”具有不同于这类人的人生态度、思维模式,或不同于当时当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①如《鲁冰花》中郭老师对于水城乡来说他是一个“闯入者”,这里的人们的处事风格与思想观念与他完全不同,《鲁冰花》中郭老师作为行动和事件的主要角色,与封闭空间的静态构成一种反差,在此反差和对比中起到推动整部电影的进程,“‘闯入者’所代表的是一种并不同于封闭空间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和原空间的人、事形成一种对照关系,并通过这种对比形成叙事张力,推动影片的叙事进程,彰显影片的叙事主题。”②闯入一个封闭的空间,这里的制度,乡长的作风,乡民们阿谀奉承的行为,乡村复杂的社会环境,初来乍到的郭老师适应不来,与当地人封建保守的想法产生冲突。

二.中山国小的年轻闯入者

《鲁冰花》中的外来者——郭云天老师从大都市调到水城乡中山国小,负责学校美术教育。他是一个外来人,原有的文化积累和认知使得他不认同学校领导、老师的行为准则,一方爱护学生、注重公平;校方偏袒乡长儿子,阿谀奉承。他是一个外来者,遵从自己的价值观念处事做人,不被其他学校老师的思想左右。

“这是我当校长的最后一个学期,暑假就要退休,很想给学校留一点成绩,本校最接近自然。从大都市来的一定是专家。”对画图有兴趣的学生向老师报名参加美术班的训练,“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郭老师闯入了这所小学,鼓励孩子们画图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不要紧张,时刻面带微笑。这一行为影响了校长,当学生被提问立马站起来准备回答,经常训话的校长对学生说“轻松一点,轻松一点嘛。”校长再次鼓励学生为了学校的名誉,努力画图,并在离开教室的时候对大家说“轻松一点,轻松一点嘛”。这两次的“轻松一点,轻松一点嘛”很明显看出来校长被郭老师这一外来者身上对学生鼓励、支持的态度所影响。处在封闭空间里的校长在慢慢接受外来者郭老师所带来的改变,接受郭老师价值观念里的一点东西。“轻松一点,轻松一点嘛。”这样的话语让孩子们不像之前那样紧张,气氛缓和许多。闯入者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校长对待学生的态度形成一种对照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形成叙事张力,推动影片的进程。

当郭老师宣布四年级代表是古阿明时,遭到了组长的反对,他力荐林志鸿的作品,还说代表初中都够了,郭老师一步步从中山国小闯入了阿明的前程,电影里他讲到“儿童有的本来就是纯真,往往因为大人的教导,限制了他们的天份。变得这也不敢画那也不敢画。古阿明可爱的地方就是他有主张,能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他幼小心灵的经验和感觉。”学校培养出来的全是“命题作文、命题作图”的孩子,郭老师为此现状感到担忧,真正有天赋的学生完全被忽视。组长说让古阿明去当代表会让学校闹笑话,还对郭老师说才指导了三个月,就以为自己是真的专家了。从“从大都市来的一定是专家”到“你以为你真的是专家啊”,态度的转变,郭老师无法融入这个群体,大家对古阿明的排挤使他再次对学校的老师感到失望。

组长忽略了天才,天才有特别敏锐的感觉,是不太需要指导的。他却说古阿明乱涂、像个色盲、是笨才。如果古阿明能够在去年就参加比赛,他早就拿第一名了。学校领导老师巴结乡长,推荐林志鸿的作品,看不懂阿明的作品,也从未想过阿明的作品能够去参赛。因为大家都装作没有古阿明,眼里只有乡长儿子。最终决定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参加比赛的最终人选,结果很明显,以2:10的票数,组长还说除了专家投给古阿明的那一票,要好好调查另外一票是谁投的。最后学校推荐去年参加过全县的美术比赛,没有得到名次的——乡长儿子林志鸿去参加比赛。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代表中山国小去县里参加比赛的是一个只会命题作图的孩子,没有题目不会画。在美术课上趴着睡觉,导师不在场是画不出来导师的样子的;他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画这个画画班,便立刻站起来数班级有多少人。这样的命题作图的学生被学校推荐参加比赛,是他之前未曾预料到的,郭老师对学校的领导阶层和老师们很失望。林志鸿秉承传统作风的画法,没有自我主张,没有一丝一毫儿童所应该有的幻想成分,倒不一定要画得像。如果画画只求画的像,那用照相机不就好了吗?林志鸿的死板如一直量国旗的十二个角,只要把它涂红就知道是国旗了,他却一直用尺子量,不懂得变通,完全靠实际存在的东西来作画,丝毫没有想象力。被老师说了几句就哭了,训导主任一听到林志鸿在教室被郭老师骂哭了,“这还得了,马上通知校长去。”校长让郭老师向林老师解释,就没事了。“老师对老师,老师对家长还还是老师对乡长的女儿。对于学校老师对乡长的孩子无条件予以“保护”,郭老师再次感到很失望。一个学生被老师说两句,引起学校领导如此大的反应,可以看出在这个地方校长、学校领导对乡长孩子的宠溺,即使是错的也说成是对的,不分是非曲直,颠倒是非。说他是天才,还说连模范生都被骂哭了,从读书到现在一直都是被赞美,从来没有被骂过,因为其父亲是这个地方的乡长,是保护伞。

处在这样压抑的工作环境,与其待在这样的环境下与一群不分是非的同事一起工作,不如离开。但现在还不是离开的时候,他放不下的是古阿明,郭老师欣赏古阿明的绘画天赋,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只有三支蜡笔画画。

外来者与封闭者的冲突:一所学校的领导层竟是如此工作作风,如学生在走廊打球,首先关心的不是学生的安全,而是说窗子打破了你们赔得起吗之类的话语。学校领导向权势低头,不按规则办事。如演讲代表选拔会上,听着老师们写的近于空话的稿子,学生演讲的腔调和手势都是老师们一手教导的,谁获得第一名都是一样的。郭老师看向窗外阿明与学生玩的游戏,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他果断加入了阿明们的游戏当中,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真正的童年、纯粹的快乐。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只有严厉、没有一点关爱。没有想过学生犯了事教导他们,而是骂他们是低能儿。

爱慕他的女老师是当地的人中接受他的观念的唯一一个人,在这个闭塞的地方她被外来者所影响,说道“你常常赞美古阿明,就已经得罪人了”,赞美他是实事求是,女老师接着说道:“那是你的看法,林雪芬和林志鸿的爸爸是这里最有钱有势的乡长,训导主任想巴结乡长当校长。”郭老师自有的价值观念被这个当地人接受,这个原始的封闭者也在慢慢接受外来人的思想观念,这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要是在乎面子,就不会来这里教书。既然来了,就要拿出成绩来。

三.闯入阿明一家的生活

古阿明家四周环绕山水,风景独好。姐姐六年级,烧火做饭。茶虫太多,父亲一个人抓不完,姐弟两恐怕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去上学了。别说参加美术比赛,书都可能念不成了。郭老师坐竹筏到阿明家,看到还在竹筏上的老师,阿明激动得不得了,招手表示热烈欢迎。边唱鲁冰花边在采茶的古茶妹和父亲,老师带着姐妹两到河边扔石头玩,从溅起的浪花看出了他们在此刻的欢乐,这也许是他们共同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古家没有钱买不起药杀虫,帮助父亲抓茶虫。鼓励古茶妹唱歌,唱得很好听。问到姐姐怎么没来培训班时,阿明撒谎说她不喜欢画图,郭老师说她的色彩用得很好。郭老师始终秉承着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的理念。

父亲中暑,责骂姐弟两成天只知道画图,让他拿着锄头到茶山画,还说不是老师眼瞎了就是脑袋坏了,选了阿明的画。古茶妹想留在家做家务活,放弃了参加美术培训的机会。茶虫会使古阿明没饭吃、没书念、也没有画图的机会。抓了一个星期的阿明累坏了,睡着不起来,被父亲用竹鞭抽打,家里的墙壁上挂了许多阿明的作品,这是属于他的独处的时间。郭老师带着培训班学生来到阿明一家人抓茶虫的地方,还告诉学生在写生之前每人要抓100只茶虫,这对于阿明一家人来说减轻了很大的负担。每个学生抓100只,这在平时古阿明一家不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抓完。老师带着阿明和姐姐与学生们一起写生,享受在这大自然间画画的乐趣。

林志鸿获得全县四年级组第二名,永远都拿不了第一名,而且只是局限在县里面这个小范围,拿不出手去外面参加比赛。广播通知让大家到校门口迎接,还说他是天才、是神童。郭老师看着他们得意的嘴脸,把领导和组长打了一顿,准备离开。临走前坐竹筏到阿明家告别,对古家父亲说阿明是他见过的学生中最具天才的一位,还给阿明留下了许多颜料和画纸,郭老师向阿明提出要求关于茶虫的那一幅送给他留念,还让他签个名。一家人目送郭老师的离开,郭老师这一走,古阿明内心更加绝望,一直耐心指导自己的老师离开了,给予自己希望的郭老师离开了。失去的是心灵上的支持,更是一个依靠。这对于阿明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很难过、沮丧,离自己的梦想又远了很多。

阿明一直阳光活泼,天真烂漫。姐妹两划着竹筏与郭老师一同过河,老师带着姐妹两捉迷藏,给孩子们童年增添乐趣,真正给他们带来了快乐。郭老师的教育理念:要给小朋友带来快乐,比要他们好还难。在乡长邀请吃饭的那天,大家吃吃喝喝从白天到夜晚。相反,阿明一家却连温饱问题都没得到解决。郭老师就这样闯入阿明一家的生活:给姐弟两带来乐趣,给古家父亲减轻劳动负担,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身份。

四.闯入绘画天才的梦想

前三个阶段郭老师扮演着一个与当地、与中山国小发生冲突的角色。在与乡长、乡民、学校领导、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他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与外界相对隔绝,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爆发出来,并形成明显的冲突。到了第四阶段,围绕“他人的影响与个人价值的被发现”,对于古阿明一家、古阿明来说,郭老师是一个不可或缺很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要安排这个闯入者的出现?在郭老师的影响下,阿明个人价值的被发现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

影片最开始郭老师和姐弟两的谈话从他们的学习聊到美术创作,让古阿明谈谈他正在创作的一幅画。并把画签名后送给了他,还说“二十年后也许在博物馆,也许在茅坑里”。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相遇,阿明上四年级,是班级最后一名。少年的绘画天赋激起了年轻大学生的怜惜之情,跟学校的同学调皮捣蛋、好玩。他是校长眼里最调皮的孩子,他是郭老师眼里最有天赋的孩子。为了装作在挨打时很惨,调皮的他竟然想到让同学借生姜给他。

阿明回到家就开始画画,这一次对象是狗。为了不让它动,阿明想法子用绳子把古锥绑了起来,坚持把画作完成才肯吃饭。很值得一提的是,阿明笔下的大黄狗变成了红色的狗,“因为太阳照在它身上”,这是小孩眼里所看到的东西,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了出来。有一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拿着画图工具给家里面的猪画画。回到家第一件事放下书包开始画画,家中的牲畜成为了阿明蜡笔下的灵感来源,赋予了它们更多意义:不再只是家畜,还扮演着美术作品中的角色。

阿明每次美术培训课上都是第一个交作业的,有了灵感,画得也快,画好了就可以出去玩。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平时回家后要喂猪、要抓茶虫,阿明只有在学校课余时间玩耍。阿明的作品画的很自由,心里想什么就把它画出来。在美术培训课上,阿明作为班上第一个画好的学生,这一次主题与父亲有关,爸爸讲过“天狗吃月”的故事,天狗把月亮吃到肚子里,很暗,村民们敲鼓,天狗很害怕把月亮吐了出来,所以晚上的天又亮了起来。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生,老师会心一笑。古阿明有的更多是天分,作品色彩用的更自然,表达力很强,是所有美术班学生作品里面最好的一张。第二次培训课上的主题也与父亲有关,蓝色代表太阳,才不会把爸爸晒得口渴,以至于昏倒家庭条件不好的阿明只有两三只蜡笔作画,郭老师给他买了一盒新的36色的蜡笔。两人相视而笑,从阿明的灿烂的笑容中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从郭老师伴有倦容的笑容中看出他给予学生帮助的真正的快乐。老师的礼物对于阿明来说就是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之前只有两三个颜色的蜡笔,现在有了更完备的作图工具。其他学生画完跑出去玩,一直到了晚上,阿明一个人还在教室里坐着,闷闷不乐。这一次的主题:与妈妈有关,想画妈妈,画不出来,她的样子已经想不起来了。最近都很没精神,总是问妈妈长什么样子,总是梦到她。

阿明的身体状况不好,跟妈妈一样,肝不好。父亲以为儿子在外面玩耍不回家,他却一个人在竹筏上咳嗽个不停,飘荡在河中央。阿明在喂猪的时候晕倒在猪圈,郭老师到医院看阿明,给他削水果吃,阿明不想呆在白白的没有颜色的医院,想回去画图。即使生病了还是有着一颗创作的心,出院后的古阿明不像之前那么活泼,无精打采的,黑眼圈特别明显,精神状况愈发不好。在得知自己没被选上,嘴上说着没关系,其实早已经猜到是这样的结果,还说有钱的小孩子什么都比较会。把家里墙壁上的画全部撕下来,已经看不到希望,梦想破灭,和姐姐吵着说永远都不要再画图了,再怎么画也是徒劳。一直被学校领导压着,永远参加不了比赛,没有人发现他的作品、欣赏他的作品。把蜡笔一根根扔到了河里,决定从此以后不再画画。最后一次培训课的主题与父亲、与钱有关。看着劳累的父亲、快要被家庭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父亲,没有钱买药杀茶虫,只能自己家人一起手抓茶虫。几次的主题都关于父亲、母亲,年纪小小的阿明就要承受生活压力,忍受病痛。他一直想画一张图,关于这山这水,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郭老师夸赞阿明有志气、有前途。阿明叹气地说:可惜我的纸没那么大,蜡笔也只有八色。在阿明心中很多事情都成了做不到的、完不成的。

郭老师告别之后,古阿明重新开始画画。眼睛周围呈现乌紫色,完全是一个病了的样子。拿着画板的他一下子闭了眼,手中的蜡笔也掉到了草地上,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郭老师离开了水城乡,古阿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地方,来不及好好道个别,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远。上音乐课时其他孩子都很开心,只有古茶妹沉浸在失去弟弟的悲伤中、哭泣。突然学校老师带了一群记者到教室给古茶妹拍照,郭老师把古阿明画的茶虫送到外国参加国际儿童画展比赛,获得了世界第一。表彰大会上乡长把阿明获奖的原因归结到水城乡的位置是在龙穴上,这里地灵人杰,将来一定会出伟人,假惺惺地说很可惜没有为天才尽一份培育的责任,说大话、假话。强调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有优良水准的儿童,使得水城乡出现更多伟大的天才,家长出列致辞,古茶妹很悲伤地发表了讲话,他画的每一张图都很奇怪,她觉得很漂亮。今天大家都说他是天才,在这之前只有郭云天老师说他是天才。虽然风景还在,可是全世界的人都再也看不到他画图了。乡民说幸亏郭老师拿了阿明的作品去参加比赛,要不然全世界的人怎么会知道阿明画图,怎么会知道水城乡这个地方会有这个天才。在阿明的坟墓前,郭老师、父亲以及乡民们都在场,古茶妹把他的作品一张张烧掉,父亲一怒之下把获奖的板子也一并烧掉,人都入坟墓了,现在得到获奖的消息无济于事。自古好像天才都生在穷人家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郭云天老师会离开这个地方,永远地离开。即使人离开了,对古阿明一家、对阿明个人价值的发现会永留存在这个世上。

五.结语

天才少年的发现之路,郭老师的出现是阿明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带着学生采茶、做游戏。古阿明被学校老师排挤,郭老师回应“你们忽略了天才”,让古阿明在《茶虫》这幅画上签名,悄悄送到国外去评审,获得了特等奖,消息传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之后,乡长、学校领导和老师举办表彰大会,然而天才已经去世了。表面上对待天才儿童很好,实际上之前各种排挤他,看不起他。

郭云天老师作为一个“闯入者”,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他所受的教育、对事物的看法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会因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感到害怕而迷失自己。他主张将孩子们分成专门的美术培训班,挖掘隐藏在孩子们身上的潜质,郭老师来到偏远的茶乡,因为他的存在,古阿明个人价值的被发现成为了可能。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闯入者”不出现,这个儿童的潜质会被永远埋葬;正是因为郭老师的出现,通过他将这幅画作送去国外参赛,带给全世界美术爱好者欣赏,这是闯入者的独特之处。他影响了古阿明、影响了古阿明姐姐和父亲;这个家庭也受到影响,国内外采访者不远千里来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采访,孩子留给世人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有钱人的孩子什么都会”,这是发自一个孩子最心底的声音,从乡长、学校老师们对自己的不看好、刻意针对等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之后,郭老师逐渐看出古阿明和姐姐遭受了教育不平等,偏见,看出这个地方的人们思想腐朽,故意为难下层人民,经济的不平等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连最基本的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也要剥夺。

当“闯入者”主动到达一个他者空间,或多或少身不由己、格格不入。“闯入者”这个身份的大部分东西是这里的人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就在这下乡改造的短短时间,有时候甚至会改变他人的生活,影响甚至改变了他人的一生。

注 释

①罗芳.电影叙事封闭时空中的“闯入者”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②罗芳.电影叙事封闭时空中的“闯入者”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阿明乡长天才
党天才
天才or怪咖
好教练
妹妹的本事
作家和乡长
康乡长的忙
高乡长爱扶贫
高强度运动
天才的童年
爱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