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明芳
诗歌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物境指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情境”指诗中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指诗中所表达的意旨、理趣。教学诗歌,教师可用想像法营造物境,用换位法体味情境、感受意境,用另文法鼓励创新。
要描述诗的物境,必先理解诗的意思。然后通过想象,将一个个具体景物的鲜明形象,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王维的《鸟鸣涧》、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绝句》等。这些诗中的“无形画”其实也就是诗歌的“物境”,即作者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四时风光、物种风情等,它们或清新明丽、淡雅素朴,或浓墨重彩、景象雄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这些意象转化成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映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拓展描述,加强口头描述能力的训练。如《咏柳》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柳树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碧玉、绿丝绦”原指什么?在诗人眼里,什么成了“碧玉、绿丝绦”?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描述的内容吗?教师通过“读、议、比、诵”,引导学生将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使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再如杜甫的《绝句》有视觉上的黄鹂、翠柳、青天、白鹭,有听觉上的黄鹂的鸣叫,有近景“万里船”,远景“千秋雪”等,作者从多角度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声、色,动、静,远、近,点、线、面结合的绚丽而生动的春的立体图景。只要教师启导得当,这幅美丽的图画便会通过学生的想象映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使他们如临其境,令他们久难忘怀。学生在想象构建这些立体画面的同时,口头描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发展。
诗词语言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浓缩、精练的诗句中往往包藏着一席席感人肺腑的对话,一个个生动传神的动作,一则则紧张离奇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歌译成一则则有趣的童话,幻想成一个个奇趣的故事,或是假想穿过时空隧道,直接与诗人面对面地沟通与交往,抑或是假设诗人与诗人相聚在一块,共同探讨诗意、诗境,甚至是人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富有诗境的创造。如在教学《渔歌子》和《忆江南》这两首词时,教师可以这两首词为平台,让学生设想诗人会如何交流对话、品词赏句,他们的身世背景、写作心态怎样等。又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在学生熟读诗句、理解诗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导演,播放“电影”,想象黄鹤楼边,李白、孟浩然深情话别的情景。这种情节的想象和延续帮助学生升华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口头描述能力得到了极致地发挥。
教学古诗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意,就是诗的思想感情,诗的立意;境,就是诗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统一。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例如第七册《绝句》,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成都草堂,怀着喜悦的心情写的。全诗四句,共四幅画面:鹂鸣翠柳、鹭上青天、千年积雪、远帆待发。一句一景,各臻其妙。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每句诗展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披文入境,凭借有关词语,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讲读第一句诗,要注意突出一个“鸣”字,它写出了欢欣雀跃之态,呈现出一片生机,这是诗人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难得见到的和平景象,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讲读第二句诗,要注意突出一个“上”字,它表现了白鹭自由欢畅的姿态和扶摇直上的勇敢精神,再次流露出诗人内心喜悦的感情。讲读第三句诗,要着重抓一个“含”字,它表现了诗人在观赏到“千秋雪”的美景时,油然而生舒畅的心境。讲读第四句诗,要抓住一个“泊”字,诗人想到从此可以飞舟东下,“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振兴国家的壮志豪情又有了新的希望,怎不喜上心头呢!这样,就使学生领会了四句诗构成的一个优美开阔的意境,步步形象地袒露了诗人无比欢畅的情怀。学生在理解表达的过程中,也能受到这种积极向上情感的熏陶,口头描述能力自然得到了很好的锤炼。
要体会并描述诗的情境、意境,教师可巧妙地运用换位法,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诗人的角度,想诗人之所想,感诗人之所感,自然而然地口头描述出诗中所写的情境、意境。
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给整体感知古诗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走近诗人,为学生提供诗人的生平简介、时代背景等常识性知识,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站在诗人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全诗内容。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想象勾勒出木船、江水、明月、人立于船头眺望等意象,还要让学生了解王安石当时的生活——正在外乡做官、泊船瓜洲,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观察想象江南岸的美丽风光,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诗句打好心理基础。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上充满孩子的声音。”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广泛地合作与交流,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理解诗句,感悟诗情,这也应该是古诗教学改革的方向(因为传统的古诗教学以诗句的串讲为主要手段,学生是静听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诗眼、抓住线索、抓住景象等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将自己放在诗人的角度去揣摩、感受全诗。如教学《泊船瓜洲》就可以启发学生抓住“绿”这个诗眼,讨论描绘江南岸的美丽景色,感受“绿”字蕴含着的无限春色:微微春风吹拂着大地,温暖的阳光普照江南。春江水暖,鸭先下水;大地复苏,草木萌生。江南一片新绿,杨柳泛青,百花吐蕾,含苞欲放。迎春花金灿灿,开遍地头田间,杜鹃展亮歌喉,黄鹂高占枝头欢叫春色,大雁告别江南飞往北方……触发“绿”字引起的浮想——“明月何时照我还”,同时,也激起了诗人如火的思乡、归乡情思。学生将自己当作诗人,置身于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当中,情感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
教师除了适当地组织讨论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想象表演活动,在表演中进行换位。实践表明,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为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因素,把认识事物与对美的追求、体验,把张扬个性与健全人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表演中,学生会对教材语言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学生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情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表演的情境,让他们站在烟波浩淼的长江边,站在黄鹤楼下,与诗人一块儿送别好友,在那儿深情话别,这种心理换位能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诗的情境和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另文法”即“变换体裁法”,可以把叙事为主的诗歌改编成故事,把写景、抒情为主的诗歌改编成散文,把写人为主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并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训练。
古诗尽管结构上跳跃、省略、语序颠倒,形式上缺少呼应、联系,但往往涵盖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像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都记叙了与友人分别的感人故事,诗人巧妙地借助离别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浓浓的离情别意。而陆游的《示儿》则向我们呈现了使人“泪眼望恢复”的临终前的嘱咐场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诗句中蕴藏着的情感线索,诗句中所呈现的一景一物,启发学生运用“另文法”展开想象,将简短的诗句描述成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情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最善于把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寄予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摹、人物的刻画当中。教学古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与倾吐。“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当汹涌的情感从诗人的口中“喷薄”而出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已经变得非常丰富、饱满、强烈了。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在理解了诗句、领略了画面、体会了意境之后,让学生即兴表演诗人李白与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并撰写成文。
诗歌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诗人通过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和具有丰富内涵的场景,用暗示、象征、虚实等艺术手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于尺幅之间,展万里之势。教学古诗,要善于借助诗句中所呈现的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诗句改编成描摹景色的美文,进行口头描述。如《游园不值》,可以让学生依托“红杏出墙”的优美意境想象描述园内的美丽春色和无限生机,进而想象诗人在怅然若失之后,再获得意外惊喜的情感变化,体会写景中蕴含的哲理,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想象感悟能力。
诗歌虽然并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但是透过诗句的表达,我们却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他们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仿佛就在眼前,而且在那些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揣摩到诗人独特的心里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加上合适的想象去刻画这些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穿着打扮、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当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人物“闪亮登场”的时候,学生的情感也已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如教学《江雪》,让学生想象并描述钓鱼老翁在寂静萧条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等,可以触发他们的独特感受,领悟诗人当时落寞孤苦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