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老年生态文化园新型养老模式研究

2018-11-27 07:34朱兴言赖红波
设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

朱兴言 赖红波

摘要:近年来,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人口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是多个国家所重视的社会问题。所以,如何能更优地解决老龄居住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与此同时,伴随着一个与传统工业社会有所不同的全新的社会时代的到来,设计将在老龄化问题中斩获新的角色并承担重任。对于设计的新诠释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革命,也将在新的时代发挥新的積极作用。

关键词:老年生态居住 创新驱动 经济模式

引言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活动,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尤以1929年所发布的《法国的人口问题》为典型。并且,在1940年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被第—次提出了,其源自于R·玻尔(Raymond Pearl)——美国人口学家的作品《人口老龄化》。除此之外,英国老年医学教授伯纳德·艾斯克斯岑曾言道,“如果你只为年轻人做设计,那么你就会把老年人排斥在外:反之,也就把年轻人考虑在内了”。目前我国的全国老龄化严重,人工劳动力成本日趋上升。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水平也普遍上升,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变高。部分年轻人和大部分老年人也会偏向追求更原生态的健康生活趋势并且远离城市污染和喧嚣。

在上海,如此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城市将如何应对?一个新型老年生态居住环境是否会被认可和受到老年人的追捧?同时,又如何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我想,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设计驱动老龄化生态园区的背景、案例及创新

(一)老龄化的评价标准及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人口的比例到达7%时,即为“老龄化社会”,到达14%时为“老龄社会”,达到20%时为“超老龄社会”。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老年社会。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人口结构发生变动,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降低,老年人抚养比不断攀高,2026年将达到23.81%。可见未来养老问题将是社会发展问题的重大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养老院的现状及案例分析

目前,社会上的传统养老院(疗养院)还是基本受到认可的,但是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心理上、经济上)来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提供老人医疗服务的监管,简单娱乐活动的一个场所。可以说,这样的形式是封闭的,通常只有家属会前去看望,尤已下文表格中“服务型老年公寓”为例,里面人数最多的就是老人。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独,但是多数老人都是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力照看才会去养老院。那么期待着子女经常回院探望老人其实是个不太现实的期待,甚至说是矛盾的。所以,老年人的孤独感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被消除和解决(特别是抑郁症的发生)。自始自终,随着现代社会“高铁式”速度的发展,似乎被人遗忘的是这一代老年人年轻时“从前车马很慢”的生活(如表1)。

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老年公寓都只注重了外部的一些居住形式以及治疗服务,却没有实际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求。并且服务方将老年人按照一定的类型规律分解了开来,这样的实际操作看似提高了服务方的工作效率,但其实对老年人的心理负担无形加重了。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自己被特殊化,是不是老了自己真的没用了等一些消极的心理想法是我们没有考虑过的。所以这些想法才是真正需要去解决和重视的(如图1)。

(三)设计介入老年生态文化园的实际地位及创新

站在设计的视角洞察,设计行为本身贯穿着创新与创业的要素。为了更加“丰足而美好的将来”,几乎所有的设计师一致扮演着一个造物者的角色,并承担着不断优化“产品”本身、改善生活的责任。可以说,设计是被理解为结合了社会现状、文化历史背景,达成自我感悟、思踱创新的一种过程及其结果。这样的创新诠释,也将成为新时代设计活动的关键内驱力。那么,简单的设计思想又是如何实际介入的呢?

1.产品调研与市场分析:产品调研与市场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可用性,减少陈本浪费,寻找准确的设计需求和对应的使用人群。

2.趋势:就产品本身而言,一定要符合社会文化的大趋势。甚至有所超前,设计师做的是3~5年后的东西。所以其中不乏必要的选择使用人群,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得出调研结论,验证产品理念和使用情况等。一件好的产品必定是符合当下社会文化背景,并且被反复验证过的,具有一定的大众感知和共鸣。

3.产品感知:“感知”被统一分为知觉和感觉。感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其为复杂程度最低的一种认知方式,以感觉为前提而出现的更高一级的记忆、知觉及思维等心理经过。这一过程即为产品信息吸引消费者注意,使主体获得感觉,在知觉组织借助自身的能动或主体基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及经验累积而进行解码行为。

4.创新:创新并不只是异想天开,只有受到约束才有实际的推行意义。与此同时,创新不能给产品本身带来负重感,即为了增加某一亮点而顺带上很多不必要甚至牵强的设计。同样,创新一定是符合当下社会文化背景的。

5.技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问题进行化解和处理,但其却并非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对于设计而言,更深层次地将成果切实地“实体化”、“视觉化”才是最终的方向。当层次再度深化后,则是易于理解,传达与实现,这也是设计思维及其方法论的价值所指。

6.产品跟进:产品跟进是对设计可用性的重大提升。期间必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才会有产品的一代二代的产生。对于一个独立的产品本身来说,它身身的技术需要改进。对于产品大环境来说,它需要配合其他产品同时使用,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不断更新的原因。我们应该看到,新时代对设计所提出的要求是“包容性”,能够与他者同时存在、互相分享,从而激起人与人之间的同感,产生共鸣,彻底摒弃了过去的“排他性”,与其说是垄断,实则是包容,最终培养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二、设计创新对老年生态文化园区的积极影响

(一)当需求被设计重新定义

1.从前社会上公众的认知度来总结,目前我国老年公寓(养老院)面临的最关键的三大问题:

(1)数量上无法满足要求;

(2)老年公寓类型单一;

(3)多为服务型养老,养老模式太过于依赖社会服务(他养的心理严重)。

2.目前社区养老可能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上缺少規范指导;

(2)设计上缺少清晰的认识;

(3)运营上服务管理缺乏(重设施、轻服务)。

在设计行业内,社会及政府包揽了大部分老龄化设计研究和现实活动,由于短时间之内所得到的经济效益远不及社会效益,所以很难吸引到企业来主动参与。故而较国际学术及产业界而言,我们国家的此类研究及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当以上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不被满足的“老龄化”需求被设计重新定义时,那么参与老年化服务的媒介和群体就被重新定义和划分了。这种细化到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的设计、基于年龄各异的消费者的应用,涵盖了产品的所有细节,出现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称之为“通用设计”。它并非是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而是—种新的“为大众而设计”的态度与途径。

与此同时,“通用设计”也涵盖在“包容性设计”的范畴之内,它是一种设计手段,用以对“环境促进身体机能”加以阐述。在一定的视角下可将其视作“公众有能力参与并且控制环境”,这里的“公众”便可以被定义为老年人。令人可喜的是,出生于1940-1960后的老年人大多都有年轻时劳作的经历,那么积极地让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到新的养老模式势必是一种新的自主生态劳作的养老模式。

三、创新驱动意识的产生

(一)创新驱动意识的输入与输出

在符合当下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创新意识输入时,随即带来的便是品牌意识的输出。这里的品牌不单单是英文“brand”的理解,而是在其背后一个巨大的产业模式和老年生态产业经济链。从最初的“子女提出将父母送去养老院→安排老年人入住+护工照看→平日养老院小型娱乐设施锻炼与交流→新的季度子女继续缴费”的模式,转变为“老年人自主提出入住→子女安排老年人入住+护工照看+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动物农场种植+社会品牌帮助进行销售与采摘+社会人力效益”的模式。

可以看出,前后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老年人由被动变为主动,还有模式由“传统一维化”向“现代多维化”的模式进行转变。

(二)新型模式的初步运营规划

各地区在专业术语的运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区别,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法律、文化、政治及历史背景的差异。然而在两大方向上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人口老龄化和残障民众融入主流社会运动的快速发展。当老年人的生理机能慢慢减退,身体各大系统逐渐减弱,其内心必然会出现孤独、自卑、无助、失落等感觉。故而对于此群体而言,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就主要集中于归属感、家庭感、安全感。

若将动物农场和传统养老院结合,打造一个给予老人品牌价值共创、提供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创意交流、农场种植,并且可以适当对外开放的一个居住环境(园区),那么这样子的“老年生态文化园”是否会被接纳(如图2)?

除去传统的老年居住区、休闲区外,我将“老年生态文化园”增加了1个活动板块和1个新的经济模式:

1.动物农场:如果有细心留意普通动拆迁居民小区或者以老年人居多的居住社区,不难发现老人们都喜欢在公共绿化带中开垦一片自己的小田地,用传统的小锄头插两根葱,种一点青菜辣椒。他们不是真的买不到这些,似乎总有一种习惯去促使他们很开心很享受的去做。以前生活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种田是为了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但是现在什么都有了,就成了他们“长在骨子里”的消遣。

根据老一辈人的农田劳作经验和需求,我将动物农场和养老院结合,在传统养老院中加入单独的动物农场板块。不仅可以提供普通的田地种植和牲畜喂养还会适当的结合现代化科技,在给老年人们“消遣”的同时,提升劳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疲惫程度和身体损伤。

此外,老年^在入住时还可以个人名义或者三五好友的名义承包一小块田地或饲养的牲畜,长此以往相互看管、相互分享成果(如图3、4)。

2.社会采摘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驾车带着一家人,特别是孩子去城市郊区采摘水果蔬菜,体验农家乐趣。“社会采摘区”这一板块实质上是与第一部分“动物农场”相结合的。它是一个新的经济模式。

大家都知道,在养老院里都有统一的食谱搭配,所以很多老年人其实不需要另外再购买或者采摘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那么动物农场里的生态果蔬将正好迎合年轻一族的喜好,给他们提供一个生态采摘的场地。采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将进行售卖,根据田地承包制度换算成老人一部分的经济补贴,同时也是老年人在晚年获得的一份自我价值的体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物流水平和网络科技,其中的营销模式也有很多,比如线上APP的网上商城:将老年人的联系方式,居住信息、照片、最近身体状况和劳作过程等放在APP上作为分享。通过转发,采摘者可以提前预定采摘田地或跟老人和园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预约时间。这不仅仅让社会的新生力量关注到了他们,同时也方便了他们的子女通过手机更了解老人的状态。

同时,互联网+背景下APP作为一个“老年生态园区”的官方平台,帮助宣传新型养老院的生态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前来,形成一个具有品牌效应、价值共创的产业体系。

前文也说到“传统养老院的形式是封闭的,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独,但是多数老人都是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力照看才会去养老院。那么期待着子女经常回院探望老人其实是矛盾的。所以,老年人的孤独感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被消除和解决。”那么当一个“社会采摘区”的产生,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会关怀和新生力量去关注到这一群体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化与探讨。

结语

以前的养老院中只有老人和护工,而新型的老年生态文化园中有四面八方来采摘的人,有来采购销售的人。老人们从根本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解决了他们日常少有与人互动和得到关怀的孤独感。APP的官方宣传平台打破了传统养老院的封闭模式,在产生经济链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带来了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尊重。产生了更多的人与人互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时代更健康、更开阔、更灵活、更现代化的养老模式。

这也是一种新的“通用设计”理念,“公众有能力参与并控制环境”,使老人成为了生态园的主人,参与并享受在其中,并创造产品、服务和系统来迎合更广泛的用户的能力范围和使用情况。那么园区的官方APP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理念,将整个产业系统通过网络APP的形式很好地迎合了老年人的能力范围和生活轨迹。

“通用设计”被视为一个“至高的目标:公众有能力参与并且控制环境”,而“包容性设计”则被看成一个能够持续健全的过程。在完善中国老年养老的问题中,设计创新永远是第一驱动力,创新意识输入,品牌意识输出。建立一个完整的老年生态经济体系,以多方面媒介参与融合,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市政建材行业创新驱动战略的研究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