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旦,魏昌皓,陈文辉
(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100)
家庭作业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体育家庭作业可以看作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所制订的适合青少年学生在课余或节假日进行的体育参与方案。体育家庭作业的参与主体包括学生、家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学生是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要完成者和受益者,家长是体育家庭作业的参与、协助与支持者,体育教师是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者,班主任是家庭体育作业的协调者。体育家庭作业,是协调体育课堂学习与体育课外锻炼的重要形式,对促进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观念里,体育课程不需要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成了其他学科的专利,这种观念,既不符合体育课程的内在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及家长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家庭作业观念。
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与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课余往往处理完书面形式的家庭作业后,就是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静态休闲活动,而家庭体育作业的介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分的体育锻炼对塑造健康强壮的体魄与精神面貌具有积极意义。(3)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内的时间,技术的掌握、体能的提高都需要学生积极的课外体育参与,家庭体育作业为学生的课外体育参与提供了有效的方式。(4)有利于家庭体育的开展。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形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体育的开展不够理想,家长的体育观念还有待提高。体育家庭作业的介入对提高家长的体育观念和态度提供了契机,为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应以“健康第一”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目的。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制订可以重点考虑与体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与体质测试的项目相结合,与家庭体育的开展相结合。(1)与体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堂所学运动技术的熟练掌握,对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与体质测试的项目相结合,将体质测试项目的练习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放到课余以及节假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3)与家庭体育相结合,凸显了体育家庭作业的个性化特征,充分运用家长的体育经验和体育活动安排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制订原则可概括为4条。(1)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实际需要、针对实际条件、针对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2)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原则。体育的根本在于健身,需要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负荷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3)持续性原则。即体育家庭作业要有持续性,对于每学期来说,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协商制订学期目标,然后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实施,这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重要途径。(4)及时反馈原则。反馈是教育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和完成,需要学生和教师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反馈,一方面教师的反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体育教师及时对体育家庭作业做出调整和修订。
学生家庭体育作业的实施与完成,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生共同努力,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过程也将是逐渐形成集学校、家庭、社区于一体的,富有个性化、生活化、体育化的健康促进模式的过程。 就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应积极建立切实可行的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形成重视体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协调好体育家庭作业与其他学科家庭作业的关系,协调好班主任、体育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 就教师而言,要强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同时,广大体育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编撰《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手册》,供家长和学生参阅,解决他们在健身知识上的困惑。就家长而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当作一件认真严肃的事情去对待,并要学习一些体育健身知识,以利于指导孩子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就学生而言,学生是体育家庭作业完成的主体,学生应有主体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而不是被动地完成,同时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做认真的记录与反思,积极与同学、家长、体育教师做交流和互动,进而提升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1]任宝贵. 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3).
[2]李佳川. 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5).
[3]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杨贵仁.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宋尽贤, 毛振明, 等. 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中国学校体育, 2007(1).
[6]王虎, 苏蕊, 等. 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