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蒋婷婷
刻画人物需要描写,可工笔细描,可粗笔勾勒,还可精雕细琢用细节点染。朱自清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巴尔扎克认为,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究竟是什么?怎样进行人物细节描写?又该如何在我们的习作文本修改中精雕细刻细节?
教材作文
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特点的细节。
这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的写作实践一。蒋老师这次习作修改和精雕细节的训练,就以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三《这样的人让我____》的习作为蓝本进行。
蒋老师送大家几个锦囊,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细节,并通过习作修改掌握精雕细琢人物细节的方法。
写作锦囊
本次写作指导,蒋老师选择《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第6期47页张怡秋《这样的人让我讨厌》为蓝本,同时借鉴经典文本,帮助大家理解细节,掌握精雕细节的方法。
锦囊一:读文本知细节
先考考大家,请大家勾画下面文本中的细节:
文本一: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杨振宁《邓稼先》)
文本二: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文本三:她来势汹汹地问:“我放在抽屉里的四百块钱掉了,是不是你拿的?”我一瞬间陷入无奈无助的境地,她竟然毫不客气地猜忌质问我。“我没拿!”我生气地挂了电话。(张怡秋习作《这样的人让我讨厌》)
文本四: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你勾画出的细节正确吗?
语言细节:我不能走。
神态细节: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语言细节:我没拿!
动作细节:我生气地挂了电话/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神态细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它们为什么是细节呢?
蒋老师以“我不能走”的语言细节为例予以解说:危难时刻邓稼先一句“我不能走”,不仅体现了他面对危险时的沉着镇定,而且体现了他作为院长的责任担当,更是表现了他挺身而出的牺牲奉献精神。我们把这种表意丰富的细枝末节,称为细节。
所谓人物细节,就是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枝末节。文本二中描绘的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儿”的神态细节,刻画了一个沉痛、无奈、无助的爱国者形象;文本三中的语言和动作细节,生动表现了一个被人无端猜疑的委屈、气愤、无助;文本四中的动作、神态外貌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民主战士在危险面前的沉着镇定和视死如归。
锦囊二:研经典明方法
细枝末节之所以拥有表意丰富的功能,关键在一个“精”字。
动作细节示例: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动作细节解析:
人物的典型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人物“做什么”和“怎么做”,往往是构成细节的主体。为了表现“我”的暴露无常,精心选择了“砸”“摔”等动词和“突然”“猛地”等修饰语。为了表现母亲的小心翼翼,精心選择了“躲出去”“听”“进来”等动词以及“悄悄”“偷偷”等修饰语。
精练动作细节密码:
关键在炼字,一要选用最具表现力的动词还原动作,二要拣择最具表现力的词语修饰动作。
语言细节示例: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言细节解析:
“言为心声”,好的语言细节,应当“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阿长一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买书的曲折经历,对小主子的深情厚谊,全在平淡却意浓的“三哼经”里。“三哼经”就是表意丰富的语言细节。精炼语言细节,就是要善于抓取表现人物特点的话语,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精练语言细节密码:
精选心灵原声,精择精神话语。
外貌细节示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杨绛《老王》)
外貌细节解析: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衣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可以表意丰富地凸显人物精神及人物关系。“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神态细节,用“镶嵌”描摹,用“直僵僵”修饰。“面色死灰”的外貌细节,用细腻传神的比喻形神毕肖地描绘出老王的病入膏肓,折射了杨绛的恐惧和害怕,交代了杨绛心怀愧疚的生活之源。
精练外貌细节密码:
精细描摹,精心修饰,精炼修辞。
锦囊三:依特点琢细节
人物细节描写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人物细节描写要紧扣人物特点精炼。精炼细节的前提是精准把握人物的特点。
习作《这样的人让我讨厌》展现“小姨”随意猜疑、蛮横无理、精明世故、丑陋无聊、尖酸刻薄等特点,几乎全靠精炼的语言细节达成。这样的语言细节的精选,非常契合小姨用电话、微信的交流方式。
请同学们根据习作《这样的人让我讨厌》中“我”“委屈而文明……善解人意却不卑不亢”等特点,仿照示例,精心修改以下文字,精雕细琢细节描写。
原句:我一瞬间陷入无奈无助的境地,她竟然毫不客气地猜忌质问我。
修改:如惊雷般突然袭来的质问将我炸懵了,我呆成木偶,无言以对。
解说:“质问将我炸懵”的神态细节,辅以精炼比喻“呆成木偶”的修辞装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突遇猜忌质问的无奈无助。
原句:“嗯,我可以理解。”我开始厌恶她的无理。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说:___________的语言细节丰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心理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动作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突出人物特点相得益彰。
请同学们认真揣摩以上修改片段中精雕细琢细节的方法,修改自己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三《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的习作。
●习作修改展示:
何媛媛《这样的人让我毫无办法》片段
原句:我望着出血的手臂,哭得更厉害,丝毫没有理会你的威胁。你厌烦我的哭叫,把我拎到门外,将门关了。
修改:我望着渗出血点儿的右手臂,哭得山呼海啸,仿佛要把全身的痛楚发泄成山洪暴发,将一切痛苦、恐惧湮没。你用行动叫板我的肆意任性,双手把我如拎小鸡般拎到门外,“嘭”的一声将门关了。
解说:将“哭得更厉害”的动作细节为“哭得山呼海啸”,并精练成形象化的比喻“仿佛要把全身的痛楚发泄成山洪暴发,将一切痛苦恐惧湮没”。精练动词“拎”,精炼修饰语“小鸡般”“‘嘭的一声”,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你”的不为所动。
王森森《这样的人让我勇敢》片段
原句:“王青蛙,你才考53分哟!”兵滨扬拿着他那60分的卷子,像一个凯旋的战士羞辱我。
修改:“王青蛙,你这个人渣,才考53分,你看大爷我都考了60分,你真是一个人渣哟!”兵滨扬不停挥动着他那60分的卷子,就像一个凯旋的战士,自豪地挥动着一羽耀武扬威的旗帜。
解说:将“王青蛙,你才考53分哟”的语言描写,细节为“王青蛙,你这个人渣,才考53分,你看大爷我都考了60分,你真是+人渣哟”,精心拣择的“你看大爷我都考了60分”“你这个人渣”“你真是一个人渣哟”等精神性话语,将兵滨扬的尖酸刻薄展示无余。将“拿着”的细节改为传神动作“不停挥动”,精炼“挥动”,并以“不停”精心修饰,将羞辱的动作细节为传神的比喻。
前置活动
研读人物特点
一、研读模特文本人物特点
研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第6期47页张怡秋习作《这样的人让我讨厌》,把握文中人物“小姨”和“我”的特点。
二、研读习作文本人物特点
研读自己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三《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的习作文本,把握文中“這样的人”和“我”等人物的特点。
指导课
研读文本勾细节
细细揣摩知特点
细枝末节表意丰
研读经典明方法
精练动词和修饰
精选精神原声语
精描精饰炼修辞
依据特点琢细节
精练精选和精描
精雕细刻勤修改
方法小结
细枝末节表意丰
动作细节精练动词和修饰
语言细节精选精神原声语
外貌细节精描精饰炼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