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设置核心课程、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及营造良好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加大了对小学的改革力度。新课改提倡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成为相关小学教职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现状
(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目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视班级整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班主任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导致学生的个体价值很难实现。 由于我国一个班级学生数量多,班主任为了整个班级的发展,很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成长。
(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在工作中重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成绩,并且以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却没有重点关注。除此之外,教学评价方式中,一般以班主任為主体,利用单一的标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三)班级管理模式有待更新
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班主任仍旧延续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度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无论是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还是在课堂上,都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服从班主任下达的“命令”。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设置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
学校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加大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由于大多数学校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相关的课程,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无法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投入,教育部正在重新制定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课程,为学校增设核心素养课程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因此,学校在设置相关课程之前,需要建立在教育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于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班级中,班主任仍旧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配合班主任的命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更新班级管理制度,完善班级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助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自助能力班主任需要学会“放权”。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于班级干部一般采取直接任命的方式,通常是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班主任在“放权”之后,学生班级干部通过学生投票选举,不仅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呢?保持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十分重要。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地位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从而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师生之间互动性的增加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知晓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引导学生意识到友谊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保证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同步发展,从而更好地进行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良好的班级环境需要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与同学之间的良好友谊对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十分重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配合。班主任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充分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出解决办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单位:曹县孙老家镇中心学校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