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刚
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学习取向;实现学科间的统合,也是教学的必然趋势。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评价模型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课程都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因而,将科学与综合实践教学有效地统整起来,是极为自然的事。这里的统整,即统摄整合,指的是将打破学科边界,基于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开放的视野,展开资源共建、方法嫁接,实现教学的双赢。
一、灵活开发,实现资源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领域,大多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探究话题,因而,课程内容又是相对距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带领学生亲历实践、体验探究。它虽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但没有统一的、现成的课程内容规定。因而,科学课程中的一些符合学生探究需要、适合学生展开实践体验的内容,自然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主题。如小学科学四年级《弹力》一课,就是从生活中的牛皮筋入手,让学生感觉弹力的存在,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并感知生活中弹力运用的实例。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从中获得启示,基于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架构,变换活动方向,凸显学生的过程表现,在教学中将此作为一个短线主题《神奇的弹力》,或从一个微小的视角,如“纸弹簧的研究”展开探究,或从探究一个弹力装置展开,以此引领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发现其内在奥秘,多维度展开更加丰富深入的探究。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也恰好可以作为科学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伸。这样的自然整合,可以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充实,相互激发,对于学生拓宽知识边界,培育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二、适度迁移,实现方法嫁接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等方法,探究现象背后的原理。而实验的过程,需要讲求规范、科学,这也是培育学生实证思维的起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某个主题展开探究,倡导综合运用资料查阅、采访、调查、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此多角度獲得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学生对研究内容把握、理解得更为清晰透彻。其中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更多地需要借助科学实验中的规范步骤与方法。特别是对比实验,为确保实验结论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关于定量与变量的关系处理,是需要教师依循科学实验的要求进行指导强调的。如科学课《小车的运动》一课,主要是通过几组对比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小车重量、路面状况、天气等因素有关。在每次实验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哪些条件不变,哪个条件变化,每次实验测三次,求出平均值。这就是规范的对比实验需要做到的。在开展综合实践《小风车转起来》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风车转动的速度除却风力的原因,可能还跟风车自身的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了与风车的重量、风轮的叶数、风轮的厚度这些因素可能相关。迁移运用科学中的对比实验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兴趣浓厚,也加深了对比实验操作规范性与科学性的理解。
三、取长补短,实现评价融通
课堂评价是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是引领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的必要手段。在科学教学中,老师们也非常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善用语言、肢体等方式简洁而明晰地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判断式或引领式评价。但是,在一些科学课堂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而这些过程性、非智力性评价,往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动能与效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们更多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自评加组内互评的,有采用小组积分评价的,有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几乎每个主题的活动,都会将与该主题特色相关的一些评价元素融合在其中。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激活,积极性容易被调动。因而,在科学与综合实践教学中,在评价方式、主体与内容上,可以相互融通,彼此借鉴,提高评价的实效性,以此促进学生有动力地学、快乐地学。如小组内的自评、互评,无论是科学还是综合实践课堂,都是极为适用的,以自评促进学生的自省自励,以互评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督促共进。当然,评价方式并不唯一,不但要结合教师的个人风格,还需关照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彼此的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佳功效。
四、素养共育,实现学科双赢
因科学与综合实践课程,其本质都是开放的、综合的,且都注重探究性学习,因而在培育学生能力素养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特别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品质、求异思维、创新精神方面的培育,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彰显得还是比较充分的。在许多科学课中,围绕某些现象,学生展开质疑、猜测,进而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的活动,实际就是指导学生经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展轨道;这种能力也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非常重要的素养标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就是引领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培育创造性思维,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两学科在素养培育方面的“不谋而合”,决定了双方在培养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在现实的教学指导中,两者在活动中相互深化,彼此共促,有利于各自学科学生关键能力的生成,更有利于共同促进学生个体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常有老师会说,科学课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实,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许多都得益于科学,或者来源于科学。主题之间的拓展联结,探究方法上的适度迁移借鉴,评价上相互间的优化调整,以及素养涵育上的一致齐心,都促成了科学与综合实践的自然“牵手”,这是学科特质所定,也是学科发展所归。当然,统整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无边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属性,也必有属于自己的教学规律。需要科任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教学视野,同时也不能让自己的教学泛到无边,导致本学科的味变没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