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花
“工作坊”是一種集个人体验、小组合作、实践探究于一体的小学科学活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开展小学科学活动是富有新意与创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在这种新模式下,我们的科学活动可以尊重学生特长,促进学生的深入交流,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
在追求“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活动形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一位学生带来的价值是否真正发挥呢?活动效果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提升呢?在参加过几次学术论坛后,笔者发现,“工作坊”已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一种主流,“工作坊”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运用。同样,“工作坊”模式结合科学活动的开展,势必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一、“工作坊”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工作坊”,是指由数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及过程,参与者朝着同一个目标,在合作过程中思考、交流,讨论方案并付诸行动,从而一起完成某种产品的加工,这种共同参与讨论与实践的过程,就是工作坊的活动内容。
“工作坊”是一种集个人体验、小组合作、实践探究于一体的模式。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人数少。2.形式灵活。3.话题更具有针对性。4.组织更为灵活。
二、“工作坊”模式下开展科学活动的功能
目前,大部分科学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展开,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听、阅读、讨论、交流、实验等。一般一次小组合作就是为了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对于任务前的思考、任务后的衍生注重性还不够。而“工作坊”模式下的小组合作,更加凸显了每位组员的作用,更加促进了每个组员的思考,也更加提升了每位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以笔者亲历的不同操作模式下同个研究内容的反馈为例:
案例1:传统科学课堂研究《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的调研及改善建议》
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请大家想一想,校园里你所了解的垃圾有哪些?
生:餐巾纸、树叶、剩余的饭菜……
师:是啊!如果我们把这些垃圾分分类的话,你会怎么分呢?
生1:把树叶、纸屑分成一类,因为它们还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量,供人们使用;把食堂剩余的饭菜分为一类,因为用它们可以去喂养猪等其他动物;还有其余的一部分是价值不大的。
生2:可以把树叶、纸屑等分为一类,他们是可回收垃圾;把食堂的剩饭剩菜归为一类,他们属于厨余垃圾;把废电池分为一类,因为电池需要专项处理,还有把剩余的垃圾归类到不可回收垃圾中。
生:……
师:大家的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那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些垃圾到底是被怎么处理的呢?你知道吗?
生:学校有分类垃圾箱,但是最终也有好多都不分种类,聚集在一起,被垃圾车载走。
师:没错,我们平时在处理校园垃圾时,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全班汇总。
案例2:“工作坊”模式下开展《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的调研及改善建议》活动
笔者提前一周布置了相关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观察校园的垃圾主要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被处理的?再观察生活中的垃圾桶,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同时思考:生活中的垃圾桶是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学生在这一周内,会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充分地观察、发现、思考,借助各种方式(图片打印、文字记录、画图记录等)记录在自己的科学活动记录本上,形成一个前期的资料储备库。他们会带着这些前期准备,进入课堂。
师:同学们,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来了解了校园垃圾的相关信息,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下你们了解到的信息,并且请大家把相关信息进行梳理(提前准备好各组梳理信息用的纸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阐述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同时听一听其他组员的说法,看看有没有自己遗漏的地方,罗列梳理相关信息。(自由分配任务)
师:接下来我们各小组分别来交流展示下你们汇总的结果。
每个小组部分或所有成员在教室前面集中展示他们的前期准备成果,其他组一旦有疑问,或有补充的及时解决跟进。(提倡生生互动,思维碰撞)
在全班交流分享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汇总小结。经过汇报,我们发现:学校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等,但是在回收垃圾的时候,环卫工人并不进行区分,直接全部倒入垃圾车内,采用的是一种混合回收的方式。这种回收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生活中,垃圾桶本身的功能设置也并不完善。
师:针对以上问题,你们有何好的建议或办法吗?请各小组再一次讨论,把你们想到的建议写下来或画下来。(提前准备好罗列建议的纸张及水彩笔,让学生先思考,后交流)
各小组再一次深入讨论,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特长(能说、会写、会画……)积极主动自由承担任务,开展活动,经过组员间的观点碰撞,提出了如下建议:1.政府部门应在小学生中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2.学校应对校内学生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3.建议对垃圾回收方式进行改进。可以让不同的垃圾车负责回收不同的垃圾,也可以对垃圾车空间进行改造,分隔出不同的区域,回收不同的垃圾。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每个种类的校园垃圾都能够“各得其所”。4.改善现有垃圾桶的设计缺陷,实现垃圾分类投放。
利用好学生提出的建议,笔者顺接:那你认为怎样的垃圾桶比较可行呢?你们能否设计出心中理想的垃圾桶呢?
同样,综合之前提出的现有垃圾桶的缺陷,及垃圾分类中存在问题,对照每一小组的信息纸,各小组又一次讨论思考:我们设计的垃圾桶该有哪些功能,如何实现垃圾分类?自由分配任务,完成作品的设计、介绍。具体作品如下: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有创意,不过要真正践行起来或许会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我们的技术水平是否足以支撑?我们的人工操作系统是否无其他干扰?……
最后谈一谈感悟:世界上其实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致力于让每一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地球不再为垃圾所困。
在这两个案例的对比之下,笔者认为“工作坊”模式下开展科学活动潜力更大:
(一)尊重特长,自然发展
案例1中,教师占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大多都是跟随着教师进行,额外的拓展比较少,在小组合作中,也是固有的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安排好的,由组长来组织,由记录员来记录,由纪律员来监督等。而在“工作坊”模式下,小组中每个人的分工是自由安排的,而且是根据个人的特长特点来自然形成的,绘画比较好的人主动承担画的任务,写字比较好的主动承担写的任务,归纳总结比较强的就主动进行梳理等,“工作坊”下的科學活动注重了学生的发展。
(二)思维碰撞,深入学习
案例1中,传统的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为了完成一节课中教师提出的一项任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最终小组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很局限,思维不够深入。而案例2中,“工作坊”模式下的小组合作,不再是学生想说就说,能说则说,因为在工作坊中,各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每一位成员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合作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在小组合作中,每位组员都要呈现出自己的观点,要跟其他组员有互动、有反馈,从而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变得有深度。
(三)交流分享,不断完善
案例1中展现出来的交流分享,形式过于单一,师生对话占了主线,总是我们教师在对学生的分享做评价,生生间的对话很少,分享内容的层次也相对较浅。我们教师对待学生,要容许他们犯错误,也要听取他们的声音。案例2中,学生在分享交流,阐述观点的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会有观点的碰撞,相互间能够倾听交流,进行辨析,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教师完全可以是一位观众,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由发挥,最后给予一定的评价即可。在这样一种学习的氛围里,学生听、说、读、写、辨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
综上所述,“工作坊”模式下开展的科学活动是富有蕴含新意与创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学生可以集中起来协同活动,依靠团队的力量开展真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彼此支持,实现优势互补,享受成长的幸福。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附属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