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慧
本文所指信息技術教学的微视频主要是将以往教师需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以及演示示范的操作过程,课前通过“屏幕录像”等同类软件进行录制,形成一个个“帮助”文件,提供给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使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笔者所在的东部区域,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节课,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教材内容贴近生活,非常实用。但每节课知识点也不少,如果课堂光靠老师讲解然后学生操作,有很多细节问题老师无法一一指导,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大打折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课前制作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引导、体系化的知识点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作业并在体系化的知识上发挥创造力。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视频的优势
(一)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利于分层教学
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一般教师在课堂中会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但还是存在问题。
例如:某位教师执教《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教师用学生喜欢的TFBOYS的歌曲mv情境导入,学生非常喜欢,然后老师就运用任务驱动法,将布置的任务和操作方法用文档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并小组合作完成。接着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少数学生能够对照文档中的讲解尝试操作,多数学生一看到这么多任务就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完成哪个,虽然文档中有注解,但学生一看到那么多文字就没什么耐心去认真学习,就在那里等着先完成的同学来教他。这种“乐于受助型”学生占多数,由于时间有限,少数同学能够完成,即便完成的也是同一套路,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老师能够制作微视频,演示主要步骤,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这样更直观,像看电影一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而不是用来重复教同学。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破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创造性的过程。通常教师会制作对教学过程的重难点有帮助性的文档,以便能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一般需要采用截取操作界面的形式,但是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往往需要使用多张图片,每张图片都需要作一定的标注,很花费时间和精力。
自从有了屏幕录制软件,教师可以很容易地录制需要演示的重难点,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打开相应的微视频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文本框链接时,笔者事先录制了设置文本框链接过程和步骤的讲解微视频。课堂中,在向学生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后,将事先做好的视频文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借助微视频,自学自练。课后我通过班级群将相关视频发送给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一次,平行班多,面对重复性教学,教师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了微视频,不仅可以让教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重复劳动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和思考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而这些动态的东西恰恰可以成为老师保持课堂活力的源泉。
新课标给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练”,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融入了微视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微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让教师自觉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这一新角色相比传统角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他们不再是只管教,而是需要用主要的精力去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有潜能的学生,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从而动态地调整教学策略,协助学生学习。教师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中实践到研究再到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制作
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如果不加选择并且毫无创意地将授课内容全部录制成视频,不仅制作成的微视频时间长,而且文件大,首先会影响传输,其次学生也会失去观看的耐心,这样反而会浪费他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聚焦:根据教材内容,精选重难点制成视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授《填充颜色》这一课时,前面的颜色填充工具本来是很简单的,难在如何将图形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图形。这需要学生有很大的想象力,但是这一课是安排在画图的第三课,学生对画图工具的使用知识还很有限,如何拓展他们的想象力?这时笔者想到了制作微视频。本人利用录屏软件录制了西瓜、香蕉、葡萄等常见水果的绘制过程。学生看了这个名为《我喜欢的水果》的微视频后很惊讶,原来这些常见的水果可以通过椭圆工具将不同的椭圆组合并删除不需要的部分,轻轻松松就画出来,涂上颜色的水果更好看。学生观看此视频后画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相较于以前只是在课件中出示那些图片,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确实很难短时间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该微视频制作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二)简明有趣: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如前文制作的微视频《我最喜欢的水果》只有短短3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学生看得认真,正当他们兴致高昂的时候停止,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如果时间过长,学生新奇劲一过,视频的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翻转和旋转”时,教师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翻转和旋转的动作对图形进行变换。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使用一些平常的没有特色的图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进行了解。小学生大多喜欢动画人物,在教学中,制作微视频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微视频的制作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画人物的翻转和旋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技术:录制微视频时要注意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环境要安静,恰当使用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要给学生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或用符号图形标注,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视频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等。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使用时机
一节课中什么时候使用微视频?微视频因其时间短,它需要嵌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适时地使用。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比如实践性知识新授课的一般结构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授知识(交流讨论,制定规划—探究实践—交流评价,优化改进)——总结提炼——巩固拓展(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反馈评价)。在这样的课型中,在新授知识环节中的探究实践时,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并适时地提供微视频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而且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老师也可以把充足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实践,尤其是个别化的指导。在巩固拓展环节中的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节点,部分学生难免会忘记前面所讲解的操作,如果都求助于教师会造成教师重复劳动,且也是不现实的。而先前的微视频可以供其重复观看,避免了后期因为遗忘而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另外,一些拓展提升的知识点也是非常适合以微视频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是有的学生“吃不下”,有的学生“吃不饱”,教师如何合理地开展分层教学,微视频可以为其解忧。
再比如实践性知识复习课型的一般结构为:导入新课——组织引导——答疑巩固——启发延伸——反馈总结。其中组织引导环节,教师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实践,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调用以往学过的相关技能,而教师分身乏术,学生更是等得着急,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会因为无法顺利完成任务而丧失信心。老师以往用于新授课的微视频,此时可以解放教师重复劳动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不必每个点都请教老师,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停下来反复学习,琢磨参详,直到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个作业作品。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每节课的微视频发布到云平台,让学生在课余也能进行观看,如果学生有新的发现也可以回复,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让我们的课堂进入微时代。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