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汉国
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88年10月,是红水河中游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瑶族自治县。是布努瑶创世祖先密洛陀的故乡,拥有“布努瑶文化之乡”之美誉。生活在县境内的布努瑤人民属瑶族众多支系中人口仅次于盘瑶的第二大支系,即布努瑶支系,自称“布努”“东努”“卜努”。自古以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布努瑶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的“祝著节”是布努瑶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布努瑶民间已流传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布努瑶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祝著节的名称
祝著节的名称是根据布努瑶族习惯的口头语音并套上相应的汉字组合而成,并没有固定的名称。“祝著节”最初称为“达努节”,瑶话称为“节东努”,即“瑶人节”,这是布努瑶民间最为古老的节日称谓。有的布努瑶地区也称该节为祖娘节、二九节等,其义分别为过节密、过二九等,皆为过“祝著节”之意。“达努”是布努瑶称谓用语,意为“不忘记”和“怀念”,“达努节”即怀念始祖母密洛陀的节日。
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布努瑶群众的意愿,将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从此才有了一个统一的叫法。从布努瑶话来看,“祝”即“十”,与“除”谐音,颇有“除夕”之意,即最后一天;“著”即“九”,“祝著”即“十九”“除九”。从月份上来说,每月的最后一个逢九日就是“二十九”,也就是说,五月的最后一个逢九日即“五月二十九”,故“祝著”是布努瑶“五月二十九”称谓的谐音,又是“廿九”这个数字的瑶语读音;从汉语上来看,“祝”即庆祝、祝福、祝贺之意,至于“著”,因布努瑶作为瑶族的第二大支系,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山地民族,过去由于刀耕火种、狩猎等生产生活方式有土著居民的特征,使用“祝著”这两个字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也符合布努瑶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政府通过对这一节日的命名,并将其作为一项少数民族政策确定下来,这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的反映。
祝著节在布努瑶民间常称为“瑶年”,亦称“鬼节”,节日一般从五月廿三日开始,直至五月廿九日结束,时间为七天。祝著节不仅指五月廿九日这一天,一直以来是泛指从五月廿三日至廿九日为期七天的节日。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整个瑶寨鼓声荡漾,歌声悠扬,酒肉飘香,沉浸在节日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
祝著节的起源与传说
关于祝著节的来历,纵观有关布努瑶历史文化的研究专著,结合布努瑶聚居区有关民间传说故事,比较集中于以下两种说法:
(一)祝著节是瑶族先祖九黎族的战胜庆功日
1.由国家民委编辑出版的《关于民族文体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卷》称:“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达努节相传是先人反抗土司斗争取得胜利的纪念节日。”《河池地区民族概览·瑶族》称:“相传上古之时,密洛陀于五月二十四日率领众多大小善恶神入弄,所以每年此时人们即开始社坛认祭,时至五月二十九日。”
2.大化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蒙桂芳先生于2013年9月出版的《布努瑶历史传说故事》(中国文化出版社)中的《“祝著”节的来历》里说,祝著节是密洛陀为纪念战争胜利规定的节日。
3.河池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院蒙通顺先生于1994年在《民族大家庭》第6期发表一篇文章称,祝著节是远古布努瑶先民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纪念日。
(二)祝著节是布努瑶始祖母密洛陀的生日
在布努瑶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密洛陀即老祖母、老母亲,是布努瑶的女始祖,创世之母,是一位创造万物的伟大女神。祝著节是布努瑶为了纪念始祖母密洛陀而特有的传统节日。”这一说法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布努瑶民间传说故事;二是有关“密洛陀”研究专著的论证和记载。
祝著节的过节习俗
祝著节是布努瑶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固定的过节习俗,主要包括:祭拜先祖、聚会宴饮、敲锣打鼓、跳铜鼓舞,酿制甜酒,还有吹奏唢呐、唱始祖歌、对唱情歌、推杯笑酒、打陀螺等,有的地方还举行射击弓弩、斗鸟斗鸡、比爬竹竿、板鞋竞速等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集中鲜明地表现了布努瑶的民族特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祭拜先祖。祭祖是祝著节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一般以家庭式、香炉式祭祖为主,即一个家庭或一个香炉为一个祭祖单位,非集中式、联合式祭祖。布努瑶认为,祝著节前,密洛陀和“洛刚”已经率领众多鬼神汇集于屋,等待供奉。因此,布努瑶过祝著节时,每个宗族都有固定成俗的祭祀日,届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感恩追始,祈求保佑,代代相传,亘古不变。
祭祖分为两个阶段,仪式庄严而简朴。第一个阶段叫作“交清交命”:摆一个小桌子,从神台把主香炉请到供桌上,其意是请“洛刚”来到供桌上来,点上三支香,桌上放五个碗,全倒盖在桌上,另有一个盛半碗米粉,桌边放一坛甜酒,然后,由一位老者坐在桌边念咒诵经,呐神请祖,把将要宰杀的畜禽交给“洛刚”和九位大神公后方能宰杀,以示对祖先的崇拜和尊重;第二阶段叫作“还愿”:在靠近神台位置的桌上摆放熟肉、饭菜、米酒,点上三支香,然后由家主祭祀以密洛陀为主要对象的祖先,他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今日我族过祝著,家中酒肉摆满堂,还未动筷先祭祖,邀我先祖先来吃,请我先祖先来喝,拜请先祖别忘记,从今以后发慈悲,保我人丁安又康,佑我六畜兴又旺”。最后焚烧纸钱,意为“给金给银”,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然后全家人才摆桌进餐,大宴宾客,开怀畅饮。
祭祖是布努瑶自古以来形成的从不间断的过节习俗,每一句咒语,每一炷清香,无不紧扣着布努瑶期盼和祝福的心愿、尊崇先人的礼教,表现布努瑶人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崇敬,寄托着布努瑶对祥瑞的祈求、对未来的憧憬。
聚会宴饮。祝著节期间,布努瑶族以宗族或家庭为单位,采取轮流做东的形式,以瑶家独特的方式,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酿制香甜的米酒,准备丰盛的食品,宴请亲朋好友,欢欢喜喜同庆本民族的传统佳节。常年居住在外或嫁出去的子女在节日到来之前都要回家来,跟父母亲和亲戚朋友相聚,共吃一餐团圆饭,同饮一杯香甜的瑶家米酒,其乐融融,好不热闹。从五月二十三日开始,今日这家请酒,明日那户宴客,一直“吃”到五月二十九日才结束,整个瑶寨鼓声荡漾,酒肉飘香,洋溢着浓浓的温情和亲情。
敲鼓跳舞。祝著节离不开铜鼓,这是布努瑶祝著节节日文化的历史遗存。祝著节前十天或十五天,藏有祖传铜鼓的布努瑶人家都要择吉日举行杀牲供祭、祷告密洛陀的开鼓仪式:主人将公、母两面铜鼓摆放在堂屋正中桌子上,鼓旁供着一碗米酒,点插三支香,由鼓主面对铜鼓念经诵咒,邀神请祖,然后在鼓身(多为公鼓)敲打三声,而后将铜鼓悬挂起来尽情敲打。铜鼓“噼啪嘭砰”的浑厚激昂之声,山鸣谷应,撼动心魄。
酿制甜酒。酿制甜酒是祝著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祝著节前四五天,布努瑶家家户户都要煮甜酒,以感谢创世之母“密洛陀”的恩德,祈求密洛陀保佑族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甜酒多以糯玉米、小米或红薯为原料,其制法是将玉米颗粒磨成粉末,筛出米糠,然后用热水搅拌成干饭状后放到小蒸笼里用慢火蒸熟后舀起,待稍散热后,拌入甜酒药粉,放进干净的小箩筐里发酵,待有了酒香后就移放到小坛里密封起来,平常日子毋开坛私尝。等到农历五月二十九这天,家主才将酒坛抬来放在神台供桌边,由屯里一兄长作一番喃神请祖并祭在天之灵的始祖母“密洛陀”后,全家人才开坛畅饮。其酒液略浑,醇香浓郁,风味独特,喝后口中留香,特别顺喉。
对唱情歌。节庆期间,布努瑶男女青年身穿本民族服装,三五成群,相邀在赛鼓场、坳口或是树阴下对唱“撒旺”“读飞”等山歌,有两人对歌,也有三人对歌的,人数不限,组合自由。形式上有求歌、接歌、抢歌、盘歌、斗歌等,内容上有生产歌、生活歌、农事歌、季节歌和情歌,也涵盖国家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等内容。歌词诙谐,妙趣横生,此起彼伏,精彩纷呈,使人感受到布努瑶族“歌舞文化”的艺术魅力,不少男女青年趁着对唱缠绵的情歌寻找心中的伴侣,谱写浪漫的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