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辉
科学区作为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补充与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的另一重要场所。在科学区,幼儿可以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个别化自主探究。在教育实践当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在科学区的探究兴趣不高、对一些探究材料单纯摆弄、探究不深入,浮于表面等等。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支持幼儿在科学区主动探究:一、因势利导,投放区域材料,激发探究动机;二、“精耕细作”,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探究热情;三、“进退有度”,合理支持,推动探究过程。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强调了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科学区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支持幼儿在科学区中主动探究,让幼儿乐在其中?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以期支持幼儿在科学区主动探究、发现,使幼儿真正成为科学区的主人,最大限度发挥科学区的价值。
一、因势利导,投放区域材料,激发探究动机
所谓因势利导,即指适当从幼儿角度出发,顺应幼儿心意,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在尊重幼儿好奇心、兴趣及自发问题的基础上,投放区域材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而丰富的材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保障。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好奇,幼儿会自发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蚯蚓有没有眼睛?哪种球更容易拍起来……”适当满足幼儿好奇心,针对幼儿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投放材料,让幼儿有机会探究自己的问题,可以促使幼儿更主动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同时也更能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问题被人重视,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世界、动脑思考,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抓住幼儿兴趣点、巧设材料收集站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第一点即:“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探究、创造的动力。因此,科学区材料的选择,可从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考虑。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时应有目的地观察,从中选取有价值的点提供材料。也可以利用谈话、询问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有疑问的物品来园,形成材料收集站,让幼儿享有材料投放的权利,在科学探究中更加主动。
例如:幼儿在自然角给花草浇水时发现浇水桶和自制矿泉水瓶喷壶喷出的水距离有远有近,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这个点扩展,提供支持性的水枪、瓶身带孔的矿泉水瓶、眼药水瓶等材料,让幼儿探究水位与水柱喷射远近、水的压力等科学现象。又如: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废旧时钟、发光手电筒、玩具汽车、按动圆珠笔等幼儿感兴趣的物品。幼儿提出:为什么手电筒会发光?为什么车灯会亮?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发现电池的运用、正极与负极、电路原理,继而帮助幼儿整合经验。
(二)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投放材料
正如陶行知所述,“生活即教育”,或是正在开展的主题、游戏,或是幼儿生活中所见有闻,幼儿从所接触到的事物中获得一定经验。教师应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投放适合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立足经验基础上开展探究,当他们在拿起一份份探究材料时便不会毫无头绪到想要放弃,相反,幼儿的“试一试”会更主动、持久。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思考投放的材料可以引发幼儿哪些经验,可以让幼儿获得哪方面的发展。
例如:班级开展《桥》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到桥梁的构造、桥梁的秘密,有了一定主题经验,幼儿产生搭建桥的想法。如何搭建桥梁会牢固?怎样的桥能承受更多的重力?适应幼儿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纸、积木等,投放记录表,让幼儿进行搭桥实验。
二、“精耕细作”,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探究热情
幼儿的科学探究建立在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的基础上。在立足于幼儿经验、自发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材料虽然让幼儿有一定的兴趣,但时间久了幼儿热情褪去,最后恐变得为探究而探究,无法活跃幼儿思维。对探究情境“精耕细作”,利用情境假设,创设问题墙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能有效点燃幼儿探究热情。
(一)情境假设,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在科学探索区中,利用情境假设,通过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情境,对提供的材料稍做加工,改变形式,使得有些枯燥的科学探究改变形式,更能点燃幼儿的探究热情,幼儿的主动游戏会更持久。因此,教师可以在情境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激发幼儿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例如:在科学区,教师单纯提供了一些电线、毛线、电池、开关、电珠等材料让幼儿探索“灯泡亮了”。一开始,幼儿比较感兴趣,但孩子们多玩了几次后就不玩了,如何让这份材料继续发挥它的价值,重新点燃幼儿探究热情?教师经过反思、与幼儿讨论之后,决定结合正在开展《桥》的主题,在观察到几名幼儿利用各木板、纸板、钉子、胶带、绳子等材料制造的吊桥上没有路灯后,鼓励幼儿充当桥梁修理师,给桥梁安装路灯。如何让这座吊桥上的路灯亮起呢?可想而知,之前单纯投放的那盘电路拼装材料可以派上用场了。
(二)創设问题墙,鼓励幼儿解决问题
在科学区中,师幼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存在疑问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有些幼儿在科学区单纯摆弄材料,探究目的性不强。因此,通过创设问题墙的方式,幼儿和教师可以将自己对科学的疑问、猜想、争议通过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展现于墙面,并时刻提醒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验证,让幼儿在科学区探究的目的性更强。问题墙能够激发孩子们探究热情,让孩子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让幼儿与区域的互动更加多元。问题墙的开展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教师可结合探究内容具体选择。
1.观察记录型。简单来说,就是幼儿按照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记录。例如在探索“有趣的弹性”时,幼儿发现皮筋、绳子、弹簧、橡胶等等物体中具有弹性,从而得出弹性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众多物品当中。
2.观察比较型。即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概念模糊时,运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另一种事物与其比较,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新事物的概念的过程。
3.答案收集型。即幼儿根据问题墙上提出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答案张贴在墙面,最后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答案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得出结果的展示形式。例如“什么材料能导电?”幼儿根据问题,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验证,有的发现铁丝会导电;有的发现铜、银也能导电……最后幼儿根据结果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得出金属类的物品能导电的结论。
4.讨论辩论型。即当幼儿能够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给予鼓励,并不急于给出答案,随着时间的流逝,答案自然水落石出。例如在自然角观察实验时,教师带来半截胡萝卜放入水中,询问是否会长出新叶,有幼儿猜测可以,因为胡萝卜喝了水就会长叶子;有幼儿觉得不行,因为胡萝卜只剩下一点点。教师鼓励他们将自己猜测记录下来,将半截胡萝卜放入装了少量水的盘中,鼓励幼儿细心观察。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幼儿发现胡萝卜真的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从而得出实验结果。
三、“进退有度”,合理支持,推动探究过程
在幼儿园科学区中,幼儿只有经过自身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才能进行真正的探究。要鼓励幼儿自身动手动脑,教师作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除了在材料投放、环境创设上多加思考外,在如何引导、支持幼儿探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
(一)“退”—— 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
科学区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和科学教育一样,从来不是被动地让幼儿接受知识,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区域氛围让幼儿自由猜想、验证。
1.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通过尝试纠正错误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的认知观点难免有所不同。在面对幼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想法时,教师应充当一个“隐形者”,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有时候,在发现幼儿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刻,不要急于纠正,应鼓励幼儿通过自身尝试,让幼儿自己意识到错误并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幼儿操作、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幼儿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被接纳被尊重,就更敢于表达并尝试自己的想法。一句话,教师要管住手,管住口,让幼儿真正成为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人。
2.不打扰,时间空间有保证
科学探索活动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核心价值。幼儿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隐形地给予时间支持、空间保障。一方面,教师在分隔区域时,应注意科学区有一定的封闭性,保证幼儿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内探索。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材料的开放性,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的多样化,应实现区区联动,让幼儿在空间上、材料的取用上更加开放。换句话说,只要幼儿存在“真”探究的行为,盥洗室、活动室、户外等一切地点皆可供幼儿所用。
此外,科学的探究活动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经历从“关注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設、实验操作验证、得出结论分享和交流”的过程。因此,想要达到让幼儿主动探究、深入探究的目的,还应该确保幼儿可探究的时间充足。在每次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当确保科学探索区准时开展活动,多鼓励幼儿进行尝试、操作,鼓励幼儿坚持完成探索活动。
(二)“进”——指导幼儿探究过程,及时评价
在科学区让幼儿主动探究,并不是说轻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对幼儿的探究及时引导,合理评价和幼儿的主动性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参与?当幼儿在探究当中遇到超出自身经验范围的难题时;当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当幼儿向教师投来寻求帮助的焦急目光时;当探究因材料欠缺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停滞不前时......教师应该现身加以指导。在幼儿探究有了结果之时,教师应组织幼儿交流评价,总结提升经验,通过评价也让成功的幼儿更加自信,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总之,支持幼儿在科学区中积极主动探究,就应当注重多从幼儿角度思考幼儿需要的是什么,保护幼儿好奇心,注重尊重幼儿兴趣和自发问题;在科学区通过设置问题墙等形式引发幼儿与材料、环境多元互动;教师也应适当允许幼儿犯错,在充足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保证幼儿开展主动探究。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