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硕 金强
摘要:国内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操作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规范、欠科学之处,包括时间安排、导师分配、论文选题、写作把关、成绩评定等,本文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本科;毕业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本科生专业理论素养的考查,也同样是对专业业务水平的考查。目前,每年国内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数千人,编辑出版学本科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毕业论文的共性有:专业性、规范性、原创性和基础性,其中专业性应围绕编辑出版学的历史、理论和实务三个方面展开。笔者试图结合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术和实践发展要求,就毕业论文组织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毕业论文时间节点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首先是共性问题,一般来讲,毕业论文开题筹备与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的时间存在矛盾,而且难以有效避开。本科生对于考研和考公务员绝大多数都较为重视,毕业论文的开题阶段恰好处在备考前后。而学生准备开题报告的时间从通知下发到实际递交,笔者认为应不少于20天。大四学生在第二学期一般没有必须返校的要求,因此不适宜安排开题。因此,笔者建议开题时间应至少先于各类重要考试一个月。
此外,适当延长毕业论文的写作期限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来说势在必行。对于准备充分的学生,应鼓励其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选题申报。具体来看,每年9月至11月,学生约有两个月相对安稳且可以自由掌控的时间,这期间安排开题较为适宜。导师组可以在两个月中设置数个工作日,分期分批审查学生的开题报告,直至完成。这样可以避开与考研考公务员的时间碰撞,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毕业论文的总体写作时间实际上也等于延长了两个月左右,这期问,部分不考研和未专注于找工作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论文撰写,在第一个学期末即可基本完成初稿,再通过第二个学期的反复审视和修改,做到“慢工出细活”。
二、毕业论文导师分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按照职称高低来分配指导学生数量的做法较为通行,即先按学生总数和指导教师总数进行平均数演算,稳定副教授指导学生数,将讲师指导数向教授转移。随着教师队伍职称级别的提升,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一些院系没有中级职称教师,容易造成指导学生数的绝对平均。教师的个人精力、指导学生的热情及在研课题的数量都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分配学生前仔细询问教师指导意愿。
此外,学生选题日益新颖与导师指导论题偏旧之问也存在矛盾。大多数学生的传统文献检索能力偏弱,文献阅读水平也有待提高,但他们对于网络和电子媒体的关注度和使用水平普遍较高。特别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研究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数字出版物、数据库出版、微信微博的学生日益增多,其中不少研究课题对于较年长的指导教师来说缺乏亲身接触,这些教师已较难从实际观点和写作内容上给予指导,而多从逻辑结构上把关。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多交由青年教师指导完成。
应提倡导师和学生互选制,并设定多个阶段来保证双向合理选择。师生学术兴趣契合、关系融洽、勤于联络、乐于沟通更易于写出高质量论文。应支持和鼓励师生间自由结组和双向互选,避免师生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偏差过大而产生交流障碍。一般来讲,导师应该提前告知毕业生可提供的指导题目,现在网上流行一些编辑出版学专业选题库,总量有数百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导师每年可提供的论文指导数量和题目大致方向应该在大四第一个学期的一开始予以公布,鼓励自由申报。同时,也应鼓励学生们自主选择导师。导师经过资格审核初步确定合适人选,对没有能够被教师规划课题选中的同学,应鼓励他们提供自己中意的选题,由导师进行第二阶段的选择。仍落选者应该进一步规划选题并再次申报,也可通过随机方式分配导师。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必要时导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小合适、难度相宜的选题,并鼓励学生从日常作业中发现选题。
三、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指导教师确定下来之后,就进入了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应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部分导师指导学生过多,无法全部安排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可以分成两个团队,一部分跟导师做课题,一部分自选题目。部分学生可能对导师提供的课题不感兴趣,也可请学生提供自选选题,然后学生提交研究思路和提纲,由指导教师审定。作为本科生论文,学生选题应该尽可能细微和具体,避免做一般性的、全局性现象研究,比如研究童书出版、学术出版、跟风出版、盗版现象等。一般来讲,学生多是对此类出版现象存在基础性感知,缺乏细致观察和全局把握,拟题偏大者居多。部分学生自选的题目偏于老旧,如不掌握新材料,对论文写作没有主观能动性,师生间较难就该题目展开深入、细致、有效的交流。
优质论文始于占有优质的一手资料、选题新颖独特、有启发和创新意义。这对于具有宽阔研究领域的编辑出版学来说,尤为重要。出版单位可以在选题库设计方面发挥作用,如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定向投放一些研究课题,供本科生写作毕业论文时选择。在这方面,尤其应该鼓励学界与对口的或本地的业界对接。还应该鼓励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公布选题库,以方便不同高校之间、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进行选题参考。
应鼓励学生多做与自己相关相近、资料充足的调研类题目。比如研究某一出版社、杂志社、微信公号的,一定要与研究对象取得联系并实地调研,对于实在有困难的,导师应帮助协调。应鼓励学生多结合自己所接触的业界资源做基础性的调查访问和统计,多做“解剖麻雀”式的工作,比如笔者所指导的本科生先后完成了对《望益》《建国漫画旬刊》《河北民國日报》《警风》《烟》等十余种民国时期保定期刊的初步研究工作,填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
应鼓励本科生提交专业作品,如提交书、报、刊、网、公众号等自己亲手参与策划制作的有分量的作品,作为论文形式的补充。笔者认为可以先在出版专业硕士中实行,待成熟后,推广到本科生中。外部环境方面,应多为学生创作作品提供助力,比如鼓励实习出版单位提供相关便利等。总体而言,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应向毕业设计转型,提倡施行理论和实践性作品双认可的制度。
应鼓励学生形成横向题目联合。目前,以笔者观察来看,同级同班之间主动形成课题横向联系的很少,跨届形成纵向联系的则更少。笔者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以往所有毕业生的论文选题,让他们发现其中的价值,并做接续式研究。也应鼓励学生就某一课题进行符合逻辑的拆解分工,各取所需。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广、研究客体多,更应跳出传统书报刊的窠臼,选取新颖别致的题目,如“出版社标语口号研究”“网络文学版权的权益漏洞研究”“车载有声读物研究”等。
四、毕业论文写作把关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毕业论文的整个把关过程不亚于编辑一部书稿。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后,应接受导师组在开题报告会上的提问和质疑。开题报告的审核周期应适当延长,并实行盲审制度。此外,开题报告会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因为学生与导师组交流的时间过短不利于发现问题。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迫于写作难度而想更换题目的也为数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开辟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更为合适的选题和思路,防止出现学生不愿意写,教师不愿意指导的尴尬局面。此外,在教师和学生都对选题满意的情况下,学生也有可能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忽略论文写作。在论文写作前期师生之间一般很难保证有规律性密集联络,学生一般都是在临近提交日期开始密集找老师,这样就会造成教师负担突然加重的情况。笔者认为,过程掌控应该遵循“细水长流”的原则,严格按照研究计划执行。
过程管理应实施网络管理、纸面管理和会谈管理“三道关”制度,保证学生与导师多次充分沟通。在长达半年多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以网络管理为主,纸面管理为辅,在论文的最后修改阶段,师生必须多次会面。整个指导过程都应该完整真实地体现在过程管理材料中,且纳入到毕业论文的档案中去。因绝大多数论文的初稿都通过网络提交,因此建议导师为学生设定小组长,以统一步调,卡好时间节点。对于总体把关后基本成型的论文,学生应该按照论文最终格式要求打印纸质版交给导师,由导师进行至少三次的纸面批阅和修改。当然,整个纸面修改过程也可以辅之以师生会谈。集体会谈和单独会谈都应记录,确保每一次见面都有成效。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要自觉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并严格按照出版标准和编辑规范操作。
五、毕业论文等级评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答辩过程应实现科学化。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一般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在整个评分过程中,三者应相互独立。答辩组导师之间对于某一篇论文的写作水平认知存在差异性时,应该先单独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论文提交后的各评分环节至关重要,应实施匿名打分。评阅教师的指定存在一定随意性,论文送交评阅教师之前,应该按照匿名的方式和专业贴近原则发放,保证论文评价专业、客观、公正。因此,除指导教师评分是非匿名外,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都应该采用匿名评审制。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论文审核应该执行高标准,自觉按照书稿质量检查和编辑加工要求来操作。
答辩并不是论文的最终结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还应在答辩委员会的建议下进行及时修改。因此,部分过程管理材料应该在毕业论文修改完毕、准确无误后再填写。建议涉及论文核心内容的过程管理材料,应放在答辩后修改定稿后集中填写,再转由导师和答辩组签字。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辯小组应当全面评价学生论文质量,评语要涉及论文内容,切忌空洞。
此外,论文答辩后评议阶段的单独匿名打分也较难保证,答辩组导师很难有个人独立充分的思考时间保证打分公正合理,因此应该在保证独立匿名打分上多做工作。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般来讲其毕业论文的时效性也很强,因此应鼓励个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修改后及时投递专业刊物发表,或鼓励论文参赛。在目前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生保送资格评价体系中,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加分权重较高,多数已经确认有资格保送研究生的学生均有发表论文的想法或实践,但总体来看,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阶段发表学术论文的比例还不高。导师应该合理引导,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鼓励学生将论文精华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助投合适刊物;鼓励学生多参加征文,或将优秀征文扩充为自己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该成为本科生大学生涯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代表作。通过一篇万字左右的论文,来呈现学生学术思考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并因此形成良好的学术观察和表达习惯,这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