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齐拉西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11-26 11:58许可王德燧田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哌啶甲磺酸拉西

许可,王德燧,田丹

(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广元 628000)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较多,一般在素质、身体健康、性格、环境、生活上存在问题,其在急性激越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兴奋激越、敌对攻击他人,易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而选择合理、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暴力和伤害值[1]。临床上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氟哌啶醇,其对控制幻觉妄想作用较好,但镇静作用差,现已被非传统治疗药物所替代。甲磺酸齐拉西酮作为非传统治疗药物之一,副作用小,治疗剂量小[2]。为了合理选择用药,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本研究将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氟哌啶醇,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60~85岁。纳入标准:(1)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The third edi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CCMD-3)的诊断标准[3];(2)年龄≥60岁;(3)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60分;(4)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excited component,PANSS-EC)≥14分,其中至少有2个项目的评分为3~5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2)对治疗药物严重不耐受;(3)具有酒精、成瘾性药物依赖史。本研究获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规格每瓶含30 mg,批号Z222114,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10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20 mg。氟哌啶醇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针剂(规格5 mg/ml,批号A120615,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10 mg。2组患者使用药物4~6 h后可根据病情需要重复使用,疗程72 h。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临床疗效总体印象量表之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PANSS总分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 h的症状变化;其中CGI-SI量表采用0~7分的8级记分法作出评定,分别为0分(无病)、1分(基本无病)、2分(极轻)、3分(轻度)、4分(中度)、5分(偏重)、6分(重度)、7分(极重)。PANSS评分由阳性症状量表7项、阴性症状量表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构成,每一项均采用7级评分标准进行,即1分(无症状)、2分(症状很轻)、3分(症状轻度)、4分(中度)、5分(偏重度)、6分(重度)、7分(极重度),总分2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对患者治疗前(T0),治疗2 h(T1)、8 h(T2)、24 h(T3)、48 h(T4)、72 h(T5)的兴奋激越症状进行PANSS-EC评分,包括兴奋、敌对性、紧张、不合作、冲动控制缺乏5个项目。药物副作用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口干、嗜睡、震颤、肌强直、静坐、流涎、头颈摆动、摆腿、姿势固定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高血压、冠心病、吸烟及饮酒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治疗前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PANSS-EC比较

治疗前、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2-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氟哌啶醇组比较,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发生肌强直、震颤、流涎、头颈部运动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

PAN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CGI-SI: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5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PANSS-EC比较

PANSS-EC: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excited component. Compared with T0,*P<0.05; compared with T1,#P<0.05. T0, T1, T2, T3, T4and T5represent before treatment, 2 h, 8 h, 24 h, 48 h and 72 h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表4 2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的病症,患者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方面均互不协调、相互分裂,且会伴有幻觉、妄想及紧张等症状[4]。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力要求迅速、安全、有效,以期平稳过渡到疾病的巩固治疗阶段。研究发现[5],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使多巴胺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脑组织内多巴胺数量增多,从而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处于长期兴奋状态。另外,中枢5-羟色胺以及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参与了神经分裂的发生发展。

氟哌啶醇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中枢多巴胺受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控制狂躁、妄想等表现,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可能造成锥体外系反应增强,如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长期被氟哌啶醇抑制,使多巴胺受体增多,停药后病情反而加重[6-8]。齐拉西酮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好,并且锥体外系反应也很少见,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对前者的亲和力要低于后者。齐拉西酮使患者的耐受性增强,且用药剂量减小,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阳性和阴性症状,特别适用于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国外有研究表明[9],肌肉注射甲磺酸齐拉西酮对患者的急性激越行为起效快、作用强、无镇静过度、无急性肌张力异常等现象,并且对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抑郁、焦虑现象有所减轻。本研究中2组患者PANSS-EC评分与治疗前都有显著降低,特别是在治疗后2 h、8 h下降较快,表明2种药物都可快速、有效控制患者兴奋激越症状,减少发病频率;治疗72 h后,2组患者CGI-SI及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表明2种药物对治疗老年精神分裂均有较好疗效,但2组间比较,CGI-SI及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2种药物疗效相似,但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治疗后的评分数据总体低于氟哌啶醇组,效果似乎更好,因此有赖于进一步扩大样本数研究。除此之外,齐拉西酮还对5-羟色胺1受体、5-羟色胺2C受体、5-羟色胺1D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及组胺1受体也有亲和作用。但该药可延长Q-T间期时间,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10-14]。本研究结果发现,甲磺酸齐拉西酮组的肌强直、震颤、流涎、头颈部运动发生率与氟哌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说明甲磺酸齐拉西酮不良反应轻,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更容易耐受,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甲磺酸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起效快、作用较好,两者差距不大,创新之处在甲磺酸齐拉西酮显著地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其副作用低的机制可能为齐拉西酮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低于5-羟色胺2受体。且甲磺酸齐拉西酮应用β-环糊精钠做为增溶剂,可使甲磺酸齐拉西酮分子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使药物利用度提高,增强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哌啶甲磺酸拉西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基于新型多孔二氧化铅电极处理哌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