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洁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2016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将全民健康问题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目标,由此,学校体育无疑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场域。长久以来,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从近些年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峻,仍然是学校体育工作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体医融合”理念——即“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从理念层面和执行层面为当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与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学校体育应在“体医融合”理念指导下开展好学校健康教育,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1 体育健康教育与“体医融合”理念的内在关联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医融合”承载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历史使命,极具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体医融合”的本质“是体育学科提供手段和方法,医学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将常见的体育运动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之处方化,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2]“体医融合”理念,可以说是将体育与医学两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在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体育进行非医疗性的健康干预,从而达到“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体医融合”不是将体育与医学两方面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社会所有人群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势互补,融合并施。“科学的体育运动在防病和康复两个健康维度均有重要贡献,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链条中有重要意义。二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协调发展”。[4]故此,“体医融合”自然成为新时代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在现代教育观中,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认为,运动能够促进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认为,体育是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是促进人类健康的终极目标。[5]此外,在健康促进的实践层面,体育与医学也密不可分。例如,早在1880年,美国成立的体育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主要是由美国一些知名高校,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体育部门负责人发起和组织的,其负责人均具有医学博士学位。[6]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联合美国医学学会就曾发起“运动是良医”的倡议口号。[7]可见,体育与医学不仅有着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这一共同目标,而且两者的有机融合将会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故此,本文所探讨的“体育健康教育”这一概念,就是以“体医融合”理念和医学基础理论为科学指导,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融合,以体育为手段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8]这也对应了“体医融合”的理念,强调学校体育在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组织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个融合了多种专业门类,其中可涵盖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生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实践与分析、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学、体育康复学、医务监督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从指导、监督、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将体育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融合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体育健康教育与“体医融合”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不仅呼应了“体医融合”理念的宗旨和内涵,而且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
1.2 体育健康教育:“体医融合”理念与学校体育的契合点 早在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9]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10]可见,青少年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更是学校体育改革亟待突破的难点。
紧随《纲要》的出台,2018年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在全国校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基于此,学校体育作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场域,亟待剖析严峻的现实,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大力度融入健康教育,而体育健康教育正是“体医融合”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契合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体生长发育、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全面、切实、合理地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体医融合”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科学、系统、实效地建立体育健康观、掌握体育健康知识,突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困境,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催化作用。
2.1 教育地位问题 体育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无可厚非,但现实却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体育健康教育当前处于一种失位的状态,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学校体育的教育地位有着直接的关联。这一现状有其历史原因,即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轻视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性缺陷,学校体育在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11]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也在“中考”中加大了体育考试的权重,但学校体育的现实情况仍然是为应试服务,并未充分发挥出其真正的教育价值和健康价值。
2017 年中国青年报社对学校体育的一项调查显示:“59.5%的受访者指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仍在,学校重智育轻体育倾向突出;87.7%的受访者期待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力度”。[12]学校体育相对弱势的教育地位,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刘龙飞等学者在对贵州省几所中小学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体育不是正式学科;健康就是不生病’等观念在多数家长和学生间大量存在”。[13]沈建华等学者对上海市中学生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融合现象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只有35.0%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结合健康教育,58.1%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会结合,6.9%的学生认为教师从不在体育课上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结合健康教育”。[14]在高校,虽然体育在课程的落实上有所保障,但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并不理想。由此可见,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不但没有形成常态化和规范化,甚至处在“可有可无”的境地,体育健康教育在当下学校体育中的开展尚未形成良好的环境和土壤。
2.2 专业师资问题 “一支适应中国教育发展需要,主动思考和实现教育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15]学校体育肩负着青少年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教师的师资建设则是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保证。《纲要》提出“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这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因素,否则在教学中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从现实来看,当前学校体育教师仍然无法满足切实开展体育健康教育的需求。例如,王强等学者在对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测评研究中发现,“承担学校健康教育任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普遍较弱。城乡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发展不均衡,且不同阶段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发展差异大”。[16]刘运东在对聊城市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聊城市高中体育教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健康知识不够全面,实践课中体育教师结合健康教育内容的情况也不理想”。[17]郁洁调研了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指出“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专门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的任课老师”。[18]由此可见,体育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也势必成为发挥其教育价值的阻碍。
2.3 课程设置问题 体育课程设置是直接影响体育健康教育具体落实的因素,或者说,体育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据的位置或比重,将直接决定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比如,“美国从幼儿园到11级都没有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但是他们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设置、教育大纲、教材体系与管理服务体系”[19]。与之相比,“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强烈影响,竞技运动项目始终占据着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地位”。[20]这一现实也体现在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中,“我国学校体育一直存在只注重技能传授不注重知识教学的不良现象,忽视了对学生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安全等基础体育知识的培养”。[21]
课程设置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年来,学校教育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校体育不重视甚至忽略健康教育的现实,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课程设置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体育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作为指导”。[22]为扭转这一现实情况,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同时规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23]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4]但实际落实情况与相关政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据了解,“近年来杭州市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小学才刚刚开始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教育,但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课时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25]“聊城市大部分高中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中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37.1%的体育教师上一学年只上了0~1个课时,42.9%的体育教师上一学年只上了2~3个课时,只有2.9%的体育教师在上一学年上了6个学时及以上”。[26]体育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及其落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成为“重体育教育轻健康教育”的直接反映。
2.4 内容规划问题 体育健康教育内容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到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学校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整合。郭鸿波等人在对比了美、日、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后发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国外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27]李勇在对比国内外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时发现,“从新西兰、加拿大安大略省和日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其健康教育内容与我国的健康教育内容的范围大体上是相一致的。但我国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相互整合或者融合的目标”。[28]刘舒鹏等学者在对比我国各级学校最新人教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时发现,“在大、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编排中,并没有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些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使得小学、中学、大学教学在内容编排上存在重复设置与脱节和出现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重复现象,也没有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规律”。[29]体育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但目前我国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简单化、碎片化等现象突出,无法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指导需要,影响到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纲要》指出,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之于学校体育工作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并科学合理地建构、发挥其健康价值。体育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中凸显“体医融合”理念的典型代表,是学校体育工作中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培养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病症,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现代三维健康观:“健康不仅要身体发育正常,功能健全,体质强壮,对疾病和自然环境有高度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有健康的情绪,愉快的心境,以及适应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能力。”[30]毋庸置疑,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故培养学生建立起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相互关系的正确认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体育健康教育应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使学生正确掌握健康的内涵、外延及科学评判标准;指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机体与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紧密关系,即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所独具的多元价值,是促进自身健康的有效手段。
3.2 普及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把“双刃剑”,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目的的重要前提就是做到“科学和合理”,否则将背离初衷。“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的教授和体育项目的实践,却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和体育知识的灌输,使学生难以肯定体育锻炼的价值,难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31]因此,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原则和方法是强健体质和促进健康的基础和保障。普及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也是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且体质健康状况因人而异,而是否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将会对体育锻炼效果,尤其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促进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故此,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中普及体育锻炼原则和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符合体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提高其科学性;也能使学生掌握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兴趣需求;同时作为促进健康或康复的手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效果,进而更愿意坚持体育锻炼。
3.3 传授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学校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防治意识建立和知识传授,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将对学生和学校产生不良影响。体育健康教育可以传授给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种类、起因、机理、规律及预防措施和急救、康复手段,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缺乏、运动过量和不当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不同功能造成的影响,了解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规律和结果,提高运动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掌握一定的预防方法、急救技能和康复手段,有效规避运动风险,进行非治疗性健康干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安全、健康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保障,也是“体医融合”理念的有力体现。
3.4 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经历着“亚健康”问题的困扰。据调查研究显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作息制度,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生活方式,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32]有学者指出,“儿童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后的健康,与他们所选择采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联系。”[33]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有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内化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而坚持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34]“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35]利用学校教育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健康的意义,指出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终身体育是“个体接受终身体育思想和实施身体锻炼行为的过程,是人一生当中各种体育活动之总和”[36],即全面可持续地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长效手段和途径,同样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不加以重视,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将不复存在。”[37]可见,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场域和阶段。由此,在学校体育中广泛开展体育健康教育,从认知层面,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地认识运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从实践层面,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体育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逐步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完成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成功过渡,以推动实现全民健康这一长远目标。
4.1 加快落实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纲要》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根据《纲要》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建设健康中国为指导思想,从“体医融合”理念的角度出发,融合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确立一套有效全面开展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机制,以保障体育健康教育切实有效地在学校体育中落实和生效,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2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建设“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是《纲要》中对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建设的具体要求。学校应大力引进体育健康教育专业教师,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再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的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合格体育教师。经常性的开展课题研讨和学习,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保证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体育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健康知识普及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并能及时了解和学习专业新动向和新知识,将其融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质量。
4.3 深化实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将加强普及体育健康教育提上重要议程。围绕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国家应组织体育健康教育相关学科专家针对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大中小学生,建立各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整理编写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借鉴现代化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建立一套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反映教与学过程的效果,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层面客观评价学生成绩,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体育健康教育朝着普及化、常态化、科学化方向前进。
4.4 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与社会医疗的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国家体育总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军教授提出了实现体医深度融合的“三融合”路径模式,即“技术融合、资源融合和话语权融合”。[38]因此,学校开展体育健康教育,同样需要学校与社会在“技术、资源、话语权”上实现共建共享,即体育运动知识技术与医疗知识技术的共享;体育系统的人力、场地、设施等资源和社会医疗资源的共享;学校体育教育与医务宣传指导话语权的共享。正如德国学校体育和医疗的跨界融合:“将青少年在校期间的体育运动、生活饮食纳入监测、保障体系,通过医疗诊断为学生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强度、适宜运动项目以及相关的医务监督提供方案,并且未雨绸缪地在学校推广运动健身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常识”。[39]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与社会医疗的共建共享,是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医疗深度融合,全面开展体育健康教育的有益途径。
当前,党和国家把全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医融合已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是时代的选择,是国民的诉求。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普及、强化健康教育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体医融合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理念和方向。学校体育应立足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深度融合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切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