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丁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西安 712046)
对于学校体育,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2016年4月,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高校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均在不断增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的同时,亦需要承担包括但不限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体育在育人中的特殊功能、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掌握终身受益的健身技能等重要任务[2]。那么,体育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到底有哪些?如何实现这些价值?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与本文相关的理论文献90余篇;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网站和报刊搜集政策文件及新闻报道10余篇,在仔细研读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探讨体育在高校育人建设中的价值、路径问题。
2014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把“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作为五大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这样的规定不仅是对体育学科具备育人能力的肯定,亦是赋予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独特的育人优势的任务。
2016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4]”。从这些表述能够提炼出,体育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1/4,其不仅要在课程建设方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立德树人,还要在文明校园创建方面充当“排头兵”和“先行者”,通过各类校园体育活动在育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7年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做了详尽要求[5]。其中,文件中还明确指出,通过展示一批体育艺术文化成果来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
通过研读上述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能够让人获悉这样一种信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我国最高领导人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讲话及政策文件中必不可少的语句描述之一。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体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其在上述讲话及文件中关于目的的表述已经从单一的“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增加为“强化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和“发挥体育、艺术等学科综合育人功能”等。这些表述及文件要义皆在扩充体育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体育育人的功效。
2.1 学校体育方面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分支,关于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论述可谓是不胜枚举,而且与此相关的理念和提法亦非近来才有。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便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以此来说明三育并重,并严肃地批判了我国几千年来“重文轻武”的腐朽教育观,明确指出“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的弊端是“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进而提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的文而兼武的观点[6]。从这一论述能看出青年毛泽东充分揭示了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辩证关系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与其形成呼应,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发出齐声“呐喊”的还有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这两篇文章均揭露了当时人们在认识学校体育时的弊端,介绍了科学的锻炼方法,倡导“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具有宝贵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7]。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教育界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已经认识到当时教育界在开展学校体育方面的不足及体育在育人方面的功效。如安徽肖县教育科在《我县在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便提及,“不少教师单纯强调智育而忽视艺体课,使得担任艺体课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得不强调重要性”[8]。这一结论反映了当时县级教育管理部门对问题把握的深度情况及人们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针对体育在育人方面的功效,丁福昌等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所在高校学生德智体诸项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德育好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上往往更自觉,而且德育好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上,还在学习、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能够有所体现。与此同时,丁福昌等人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学生经常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效率[9]。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此研究的探讨并未停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向深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在育人建设方面的作用,这点无论从我国国家领导人的论述还是学者的研究中均能得到验证。
2017年6 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明确讲到: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10]。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一文中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为足球运动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工作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登峰还分别从国家、民族、社会、教育和个人等视角来论述,认为:学校体育不仅有振奋、提高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而且还是教育的基石和个人成功、幸福的基础[11]。
邵天逸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进行审视并认为: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公平与公正意识以及正确的竞赛胜负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社会道德[12]。另外,也有一些中小学校长发表观点,如胡进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着重体现在提升学生体质、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同时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13]。
以上文献梳理无不在表明学校体育对于学校在育人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等“十大育人”体系来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这些举措为我国高校育人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使得育人建设有了全新内涵。那么,高校在面临新的育人建设任务中,体育的价值究竟有哪些、路径如何构建就成为体育学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于此,本文拟对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体育在高校育人建设中的价值和路径研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学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视。
2.2 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如何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进行了众多理论探讨,其中不乏一些值得品味的观点。
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及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均表明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教育学界对此进行了丰富且颇有意义的探索。王传旭认为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它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在调节学生情绪和动机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能力[14]。
周庆元和胡绪阳在《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文中首先对原有的学生素质结构认识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德智体”“德智体美劳”等表述不能肯定地在认识理论上得以科学论证,进而提出了学生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应由体格、心格、智格和行格四部分组成的“四格”理论,体格即身体素质、心格即心理素质、智格即智力素质、行格即行为素质[15]。
从这些理论成果能延伸出这样的观点,即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四格”理论中“体格”的重要手段,它在健康人格塑造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这点,体育学界亦有学者撰文论述,钟秉枢认为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健四肢,还在增进智力、提高情商、培养社会意识和塑造现代人格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16]。
蔡克勇认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展到内涵更加丰富的历史进程,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包含学习时间、方式和内容等在内的最大的选择机会。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最终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张扬[17]。按照这样的观点和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且广泛的教育教学改革,幸喜的是这样的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一直进行着,诸如日前公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便指出要“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这一看似阻却学生个性发展、剥夺学生享有对教育“选择性”的举措,实际上恰是迎合了蔡克勇上述的观点即“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张扬”。因为已有大量实践能够证实:为了片面追求高分,部分家长执着于高考成绩外的加分,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兴趣所在,让孩子整日奔波在各大补习班之间,沦为考证的工具[18]。
除了上述教育界和体育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如教育部前思政司司长冯刚教授在《论青年全面发展与青年教育》中提出:当前,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教育思想,要以强化理想信念与价值养成完善“德”育,以启发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发展“智”育,以练就健康体魄与理性平和心态加强“体”育,以培养文化底蕴与高尚情操推进“美”育[19]。
以上内容是从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教育部等获取的部分文献资料中提炼的关于“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可能并未穷尽所有研究成果,但足以代表一些研究主题和动向。由此可见,当今学者对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的认知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养成;2)体育运动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有的素质与能力之一。
3.1 炼铸身强体壮的身体素质 尽管关于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学说和论著已有很多,而且从国家到个人亦均能认识到这一价值,但此处仍要作下说明。有报道称“北京近一半报名入伍大学生征兵体检不合格”,2013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共有2400人应征报名,体检合格的大学生士兵为1260人[20]。而这样的报道并非一家所言,中国军网也在2018年对“征兵体检”作了解读,认为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现在并非缺乏营养导致体检不过关,而是营养过剩、肥胖和缺乏运动等问题绊住了大学生应征入伍,如此也才有了报道中的打油诗:寡动饱餐罕健康,天之骄子欲操枪;奈何体检关难过,携笔从戎憾无望[21]。
事实上,不仅是新闻媒体对当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多有诟病,不少研究也在表明北京市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并非特例。学者们对江苏[22]、浙江[23]、新疆[24]、重庆[25]等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及分析均在表明,与大学生身高、体重、肥胖率呈现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耐力、爆发力、速度等的依旧下降。这样的报道和数据在令人深思反省的同时,亦在提醒人们,炼铸身强体壮的身体素质是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首要价值。
3.2 培育人性平衡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核心是超越[26]。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努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亘古不变的价值旨向。培养人的核心在于保持人性中的平衡:勇武而不粗野,文明而不柔弱。要想保持这样的平衡,开展体育活动可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点已经被许多实践证明,如清华大学坚持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内外结合,督促学生进行锻炼,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目标一致的工作内容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举措。如此全方位的大学体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方位的大学体育教育效果显著,并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7]。
与清华大学全方位大学体育教育实践形成呼应的理论学说主要集中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在此方面颇有建树的于素梅博士提出了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由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3个方面,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6个要素组成[28]。要想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于素梅提出应把握好兴趣点和抓好育人时机[29]。以“抓好育人时机”为例,如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做出一些“朝人不朝球”的动作时,此时体育教师(或裁判员)若能及时判罚“违反体育运动精神”并告知侵害者“篮球场不是撒野耍泼的地方,篮球运动鼓励勇武,但坚决拒绝粗野”,那么这一判罚和警告就被认为是很好的育人时机。所以,在合适的时机做出适当的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更为关键的是塑造他们人性平衡的体育精神。
3.3 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养成 高校大学生在身心方面日益成熟的同时,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亦逐步增强,这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人格的塑造养成是评价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身心发育等原因的影响,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否定型、自恋型等人格障碍和现代享乐派、现代非道德派等副现代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缺陷使得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理想信念缺失、自我认知迷茫、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学界给予了足够关注。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主要体现为自主自立、自信自强、自爱自尊、自规自律[30]。对此,早年间就有学者从埃里克森“生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出发,运用实证调查、测量等研究方法,论证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的正面影响,最终验证了“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假设[31]。
然而,在实务界,具体来讲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人们对此的认识仍旧不够全面,如2016年12月由国家卫计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就没有任何涉及关于体育方面的字眼。
在此要说明的是,这样讲并非指责该文件不够权威和准确,相反文件中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如由教育部牵头,民政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的“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明确写到:“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32]。这样的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大部分形式是由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组织开展系列以体育运动、情景剧、团训等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月)来完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无形中肯定了上述的学术论证。
4.1 构建“以生为主”的学工—体育融合推进机制 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简称“学工”)主要负责大学生思想、党建和管理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业务职责涉及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和学生公寓管理等,因学校设置缘故,可能存在不同情况。普通高校体育部门主要承担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学校运动队竞训等任务。尽管2个部门的分工和主要职责存在不同,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诉求是始终一致的,这既可以看作是目标相符,亦可视为理念同归。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政治性、思想性、组织性、主动性和系统性是其鲜明特点[33],而这些特点与我国体育的发展特色也是基本吻合的。于是,融合两者共同推进高校育人工作就剩下路径问题了。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实践可供参考,例如:我国高校大量开展的纪念“一二·九”冬季长跑接力比赛,就是高校为了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开展的体育运动赛事;中国女排走进北京大学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江苏女排走进常州大学等来弘扬“女排精神”;清华大学为纪念马约翰先生而开展的系列“马约翰杯”,在清华人看来,能够拿到“马约翰杯”不仅是荣膺清华体育的最高荣誉,而且也是对某一院系学生工作水平、凝聚力甚至综合实习的全面衡量。这些案例为构建“以生为本”的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了范本,也启发人们进一步开创更多适合本地或本校特色的学工—体育融合推进育人路径。
4.2 适时开展全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我国中小学尤其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近十多年来已经发生很多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教育部门的评价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等方面。这从教育部的官方统计[34]和汪晓赞等学者的调查[35]中能够得到验证。然而,作为学校体育最后一个阶段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却略显迟缓,教育部体卫艺司2002年8月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如今看来是否可考虑适时作出修订。因为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需要作出一些转变,体育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追求和评价取向需要转向,建立一种促进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关乎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制度势在必行。
实际上,有学者在2011年就提出,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育人为本还没有成为指导体育课程改革带有全局性的教育理念,且体育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连贯一体的育人体系,并提出“育人为本”呼唤体育课程目标建设的新思维[36]。然而这样的学界呼唤,直到2016年才在实践中得到响应。2016年4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下,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作为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全面育人价值,促进本市学校体育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37]。此举在实现上海市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科学衔接的同时,也为全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些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
4.3 在《青年发展规划》下积极发挥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价值 高校共青团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力量,其在高校育人建设中的价值有独特优势。对此,笔者以“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结果只有2篇文献,这足以说明目前关于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在这2篇之中,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亚男的《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体系研究》比较清晰地梳理了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价值体系,文章提出,坚持群众性并把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满意度看作是衡量高校共青团育人效果的首要标准[38]。结合本文主题,高校共青团在育人建设方面和体育相关的重点工作,着重体现在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简称“三走”活动),该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学联在2014年联合启动,在全国高校广泛实施,效果则因地而异。之所以水平不一,高校是否紧紧围绕“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和“以学生特点为导向”是关键因素。
诚然,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价值不应仅从一个活动来衡量和体现。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简称《青年发展规划》),对事关青年的10个重点领域提出发展目标,其中对“青年健康”的发展目标是: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39]同时,提出了10大重点项目,与“青年健康”对应的是“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这种以党和国家的名义颁发有关青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新中国以来的首次,其分量和影响不言而喻。于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当然应该以《青年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包含但不限于“三走”活动的体育类工作,并在其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成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机制。在大思政环境与合力的促动下,在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视角下,挖掘学校体育的价值并积极探索其育人路径是新时期我国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学生全面发展视角来看,学校体育在高校育人建设中的价值主要包括炼铸身强体壮的身体素质;培育人性平衡的体育精神;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养成。要想实现这些价值,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适时开展全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构建“以生为主”的学工——体育融合推进机制和在《青年发展规划》下积极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第二课堂育人功效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