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26 13:04彭浩波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7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身心高中学生

彭浩波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普通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户外运动可将高中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至公园、丛林、山地等,与学校操场的单调环境相比,具有更良好的空气质量、更丰富的地形条件,更利于学生体育课程的参与和兴趣的培养。常规高中体育教育课程中,对学生体能和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在一些方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方面有一定限制,可结合户外运动将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延伸与拓展,实现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高中作为人生中的黄金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身心发展方面,高中学生无论是生理水平还是心理水平都与成年人的水平接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情,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也更愿意参与一些具挑战性、竞争性的活动。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迅速,且为力量发展的高峰时期,体育运动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较大负荷的运动具有一定承受能力。

从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高中体育教学需结合高中生青春期后期的特点,户外运动的方式与其探索欲望、独立意识较为一致,身心发展的程度也适合户外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将高中体育教学与户外运动相结合,较好地运用至高中体育课程中对高中学生体育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 户外运动的特点

2.1 户外运动开展的自然性特点

户外运动的根本特点是运用人力或自然力,利用人类自身的动力和自然动力,来让参与者直接参与和体验。户外运动从最初产生,就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它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人类体验活动,参与者需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培养自然环保意识并能够较好地融入自然,得到身心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外运动与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截然不同。在户外运动过程中,活动的场所和环境都是处于自然状态,这些自然场所本身有自己独立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形式,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庞杂,因此,存在比较大的变化空间和可能性。人们在这种自然存在状态下的环境里进行活动,必须不断认识和应付这些可变因素,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直接受到环境的控制和影响。正是这种控制和影响,使参与户外运动的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认识和理解活动的环境,从而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应的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

户外运动的开展强调了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而非人工运动场所,因此对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户外运动时有一定的限制,但将具备一定自然条件的场所如公园、营地等可一定程度上进行代替。

2.2 户外运动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在自然条件下开展, 变化因素较多,环境较为复杂,户外运动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强。2000年左右户外运动相关课程逐步在高校开展,由于其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魅力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课程的参与度高,为户外运动目前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先将户外运动作为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并招生,10余年来许多著名高校纷纷开始设置户外运动课程,如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贵州医科大学等。目前高中学生与自然的链接极度缺乏,难以有机会亲近自然,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挑战呈现疲乏感,结合户外运动提升体育教学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意义重大。

2.3 户外运动的独特体验性

户外运动的开展需要团队的协作,与许多个人体育项目不同,它需要同伴的相互信任和帮助,不是单方面个人能力的强弱能够决定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都能够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这种体验感不是所有体育活动能够达到的效果。户外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而具有风险和技能的运动,参与的学生将会直接面临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是一项较为全面的体育运动方式。

3 户外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 户外运动在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运用

传统体育理论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甚至许多高中学生由于高考升学压力等方面原因未能进行体育理论方面的课程教育,导致对体育知识、体育安全、体育方法等方面知识性储备严重不足。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体育对健康的意义和价值,面对基本的运动伤害没有防护和紧急处理技能,在体育相关方面的知识匮乏使学生在将来生活中体育观念树立也面临一定问题。

户外运动理论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涉及面较广且与生活的结合度较高,如动植物、天气、水源、急救、徒步、着装等,既是知识又是生活技能,既有趣又有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热情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能提升高中学生对生活生存技能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3.2 户外运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在面临繁重的各科学习压力下,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和参与性是体育教学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强度适合的户外运动可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其集体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3.2.1 户外运动在体育课程导入部分的运用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的导入和准备部分是课程顺利开展、防止意外伤害进行安全提醒的重要过程。学生的热身活动对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和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运动准备。

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准备过程形式较为单一,如枯燥的慢跑、拉伸等令学生失去兴趣,运动准备的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可结合户外运动游戏的内容,将导入部分情境化,用代入的形式将热身活动转化为学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模式来开展,如传统体育课程中的慢跑热身可以运用户外运动中定向的方式来进行,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距离和路线,完成慢跑途中的打卡任务。采取这样的形式下,教师可以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负荷的掌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发放不用的线路和距离,这样既可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目的,也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区别训练。

3.2.2 户外运动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户外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溯溪、漂流、野外生存、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探洞、滑雪、定向、独木舟、骑马等。大多数项目是在校园中无法开展的,那么将体育课程的教学空间进行转换,设置到学校附近公园、绿道等安全环境中进行,可规避纯自然环境的风险问题,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施。可有效地将户外运动与常规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把跑、跳、投等体育技术技能与户外运动融合形成新颖的体育课程内容。例如,在公园中,把体育课程需完成的技术动作训练内容安排到公园的各个合适场地,轮流由学生进行相互把关,学生需要徒步抵达并完成相应内容,当然,抵达并完成后应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也可在适合的地点安排户外技能如结绳技术、先锋工程、徒手集体任务等穿插在课程过程中,作为体能的恢复和技能学习的补充内容。

4 结 语

日、韩、美、俄等国家的中学户外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较为盛行,各种户外运动体育教学的计划被广泛实践。我国高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户外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体育兴趣,提高高中体育课程质量,训练学生身心素质能力,适应社会,建立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教学与户外运动的结合与运用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身心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冬季户外运动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