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龙娟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中心小学,山东 威海 264400)
我国教育部门在2016年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内容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部分就是幼儿的体育健康教育,《纲要》中还明确提出了体育是实现幼儿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帮助幼儿进行身体锻炼,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品德意志,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从而实现幼儿身心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对幼儿成长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时,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体育活动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幼儿起不到应有的锻炼作用,甚至出现幼儿受伤的情况,对幼儿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帮助幼儿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全方位身心素质水平的提升。
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体育活动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身体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的工作、学习自然无从说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对全民族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提升,体育活动从娃娃抓起,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给予充分重视,因此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活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活动,它关乎着幼儿的身心成长。然而目前的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由于认识程度不足,未能正确理解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常常出现观看的幼儿数量较多、实际活动的幼儿数量较少、排队等待时间较长、活动锻炼时间较短的问题,导致幼儿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不足,无法实现合理科学的身心锻炼。除此之外,在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时,由于过度强度游戏性,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以游戏来代替体育教学,导致幼儿无法掌握体育活动中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技巧,将游戏概念与活动概念进行混淆,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教学效果。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人生起步阶段,蹒跚而行的幼儿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其他阶段较为薄弱,自然无法开展过于复杂的学习活动。而体育活动不同,体育活动适用于全年龄段的正常人,即便是婴儿也会手舞足蹈地进行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涵盖着多方面的素质,如学习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但在诸多素质之中,身体素质是最为基本的素质,如果没有了良好健康的身体,自然无法进行其他素质的培养和增强,因此需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教学。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在进行制订时,应当对幼儿身体活动规律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参考,制订出符合相应客观要求的活动方案,将幼儿作为活动主体,通过身体练习的方式来促进幼儿身心发育,实现各项身体机能协调发展,起到发展智力,增强体质,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和道德观念。通过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基础体操联系能力、身体基本技能能力、基础体育活动能力,如果不能在幼儿园中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那么就无法实现对幼儿进行规范基础动作技能的培养,无法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幼儿教学工作者,应当加强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工作力度,帮助幼儿在得到合理营养调配的情况下实现身心的充分成长,从而为幼儿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成长打好坚实基础。不能盲目地顺从幼儿意愿,过度注重游戏性,这样会导致幼儿无法进行合理的身体锻炼,影响到日后的学习成长。
在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时,应秉承幼儿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对幼儿各项身体机能进行充分培养,通过一定程度的身体练习来确保幼儿能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在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时,应当遵守全面性原则,坚持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幼儿,对幼儿的整体年龄特征进行充分考虑,活动内容应当设置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活动内容,达到适度的练习密度和活动量,避免出现练习密度和活动量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当练习密度不足、活动量过小时,会导致幼儿身体各区域无法得到有效活动,无法实现锻炼目的;当练习密度过高、活动量过大时,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负担,影响到身体健康。目前部分幼儿园中,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出于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考虑,在进行活动时过度注重基础动作练习,轻视了身体素质培养力度,回避了那些对于幼儿来说危险程度更大、运动强度更高的体育活动,导致幼儿无法充分锻炼身体,不能正确地迎接困难和挑战,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安排时,应面向全体幼儿,对全体幼儿的身心状况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更好地对幼儿身心进行锻炼培养,实现全方位水平的提升。
在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时,应当对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除了要考虑幼儿身体情况外,还要对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心理水平进行考虑。不同幼儿之间,在体质、活动能力、健康情况、心理层次上都有着不同之处,有的幼儿活泼好动、身体强壮,有的幼儿体弱瘦小、反应迟缓,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设计时,应当对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提供与之相符的活动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幼儿之间的身心发展情况,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锻炼,提升身心水平,实现全方面机能的协调发展。
体育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集体性和社会性,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层次的提升。在体育活动中不能过度重视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应将体育活动所蕴含的社会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开朗、乐观、勇敢、积极、遵纪守法、直面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镇定、精神集中、定位准确、动作协调,锻炼幼儿自制能力、自信心和集体意识,从而将体育活动的社会性作用彻底发挥出来。
传统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基础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具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育规律,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点。但在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过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智力进行培养,导致幼儿感觉无趣枯燥,无法主动参加进体育活动中。而当前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将幼儿作为体育活动的主体,从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智力进行入手,将幼儿的潜力全面发掘出来,强调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体育活动过度游戏化,导致体育概念与游戏概念相混淆,忽略了基础体育动作技能知识的传授,造成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无法正确练习体育动作,甚至直接开始游戏,无法进行教学,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时,应当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结合2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将幼儿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共同发挥出来,结合音乐,通过游戏法来传授各项基础运动知识技能,注重发挥幼儿个性特长,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成长。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事业里,幼儿体育教学是其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心,实现全方位均衡发展。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遵循全面性、个人性、社会性的原则,采取传统幼儿体育教学和现代幼儿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对幼儿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