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对策研究

2018-11-26 13:04杨文东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全民资源

杨文东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高校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物质资源,更具备其他体育健身场所不具备的专业人才储备,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这一政策,是我国当下促进全民健身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观念日益加强,对健身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城市建设的早期雏形已初步完成,城市建设已经不具备在大幅度增加居民健身场所的条件,对此只有开展地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方能解决推进全民健身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1 高校资源服务社会现状

1.1 社会服务缺乏专业化

现阶段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的服务缺乏专业人才的管理与指导。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资源的服务者和管理者是后勤、物业。非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服务,很难对社会人员参与体育运动起到实质的指导作用。地方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提供契机;一方面进行适当的收费可以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还可以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合作方式、沟通交流、开放时间、体育设施的维护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对接。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与服务,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设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社会团体竞赛组织经验不足产生安全隐患、对体育设施使用方法错误,导致设施损坏或者缩短使用年限,也可能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甚至对学生产生一定的隐患。这也是现阶段高校难以推进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根本原因,高校需要吸收专业的维护、指导和服务人员,以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1.2 社会服务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地方高校体育资源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以承办社会团体大型竞赛活动为主,如企业运动会,个人去高校进行体育运动的很少。单一的组织形式严重的阻碍了社会服务的效果,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一直难以推进,高校资源的开放形式也逐渐变成高校对社会团体的单向服务。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主要针对社区组织进行有偿或者无偿使用,但参与社会活动的以老年人为主,这也导致了高校场馆内的社会活动者年轻人比较少见。高校体育设施的服务人群要多元化、多样化。高校除了要开放体育场、篮球场等室外设施,还要对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内篮球、排球、音乐教室等其他室内设施进行开放,使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的服务多元化、全面化。

1.3 社会开放服务缺乏合理性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不合理性体现在3个方面:(1)开放的广度不够全面;(2)组织形式比较单一;(3)开放时间与社会人员不匹配。这些不合理性均是高校体育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现状是很多高校体育设施的管理者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甚至是聘请的社会人员,管理者缺乏应有的体育知识与经验,造成设施管理者实际是“看门人”“收费者”。另外,高校体育资源在开放过程中,缺乏对社团的系统管理,基层体育社团活动混乱无序,活动效果不佳。再有,高校对体育设施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制度考核与奖励机制,很难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况且体育设施的管理者多为非编制内的合同工,专业性不强,职业规划不完善,如无相应的奖励机制很难保证对社会服务的质量。

2 高校资源服务社会可行性

2.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在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整合高校体育资源,拓宽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渠道,利用高校优秀的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政策方针。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国家的方针针对性地制定了符合地方高校特殊情况的政策,确保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保证高校体育设施得到合理的利用,保障社会人员对健身的需求,全面推动全民健身的开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均对高校体育资源社会服务提供了支持与鼓励。

2.2 人才优势

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一支现成的具有丰富体育理论知识、高学历高指导能力的管理指导队伍。他们本身从事体育行业且对体育教育充满热情,指导能力优秀并且具备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能够满足普通民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如果将体育教师引入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无疑是高校体育健身的一大亮点,将会吸引足够多的社会团体及个人利用高校优秀的设施及人力资源进行体育锻炼。实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可以促进体育教师融入到大众健身,帮助教师深入地了解我国全民体育的发展现状,不但能给其施展才华的机会还能促进教师理论研究的开展,广大民众也能接受更正规、更系统的体育知识,促进民众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不仅能够解决民众体育锻炼的设施需求,还能在专家的指导下正确地健身。

2.3 场地资源优势

据调查了解,我国校园体育场地约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0%,其中高校体育场地占全国的4%,且体育设施先进,高校的体育资源具有社会体育设施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的对高校进行资金投入,使得高校的体育资源越来越丰富,且能满足最新理论的要求。高校大量的体育设施除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外,还有部分剩余。对于过剩的体育资源,学校要做好管理,加强使用效率,服务好社会的需求。

2.4 时间上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场地的使用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上课时间,清晨及晚间的使用频度并不高,而这段时间这是社会人员进行体育锻炼的高峰。此外寒暑假时高校学生几乎全部离校,体育设施长时间没人使用,如果高校能够将体育设施在这段时间对外开放,不仅能够供广大体育爱好者锻炼使用,还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而在寒暑假期间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地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

2.5 促进高校名利双收

(1)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一直以来依靠的是国家财政的支持,高校体育经费不足是一直困扰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将高校体育资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对外开放,不仅能够服务社会体育健身的需求,还能对前来锻炼的人进行适当的收费,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教学的开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育设施维护的资金,减轻学校的负担。(2)高校将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不仅对广大群众的全民健身有好处,还能增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增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 高校资源服务社会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更新教育观念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复杂和困难程度远超想象,除了高校要适当做出调整外,政府不仅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去往高校参与体育锻炼,鼓励社会团体进入高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协调高校、社区、企业、组织之间的利益平衡。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在最大程度上开放体育资源,促进全民健身。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高校的教育目标和方式,促进更多的群众与社团进入高校进行体育活动,使高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前了解并参与社会体育,在学生毕业之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体育技能与组织体育活动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走入社会后仍能对全民健身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体育资源社会化

基于高校丰富的物质资源与社会无法满足全面健身的体育设施需求的基本情况,高校应该积极了解健身市场动态,构建健康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商业性体育资源的运作方式,向社会开放高校体育资源,深度挖掘体育消费潜力。高校主动将体育资源社会化不仅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提升高校的收入来源,还能帮助社会团体有效的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减小社会团体组织体育活动的成本支出,并且能够提出活动相关的经验,极大地提升社会团体组织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3 成立体育资源共享机构

群众体育多依赖所在的组织机构,如社区、单位或者商会等,这些组织一是很少组织体育活动,二是体育场地及活动经验有限,很难开展有效的活动。而高校不仅具备足够的活动场地,还有非常专业的体育人才团队,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社会组织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全民健身的服务工作。地方高校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共同协商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共同促进全民体育的健康发展。当然高校对社区、社会组织不会是一对一,要建立全城高校与全城社会组织的资源共享网络,以达到体育运动效率的最大化。

3.4 成立体育人才资源库,实现人才互通

高校除了拥有充足体育物质资源,还有众多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高校与社会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体育人才的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在推进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储备,从高校体育教师之间,挑选一批组织体育活动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体育工作人员,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建立体育人才库,根据各社会团体活动目的和方式的不同提供知识与经验的支持,协助各团体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5 建立以高校为核心的全民健身网络

高校体育资源全面开放,高校体育人才提技术支持,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以学校为核心向周边的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拓展,建立起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吸引学生、社会人员、企业员工积极地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以点带面,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全民健身的有效实施,促进高校体育资源与群众体育锻炼所需的设施和谐发展。

4 结 语

城市的体育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阻碍了全民健身的发展。随着全民健身与群众体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服务社会团体,是促进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发体育资源,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服务群众体育的意识,开放体育场地,整合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全民建设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全民资源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全民·爱·阅读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给资源分分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