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南枝拳为例

2018-11-26 12:01林伟贤周进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物质

林伟贤,孙 虹,李 壮,周进国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级各地文化管理部门纷纷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1]十几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许多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年代久远,缺乏整理,传承人口的大量流失等,导致无法申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濒危的边缘;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处于博物馆型的消极保护状态;众多列入体育非遗项目的传统体育或多或少地在现代社会生存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1]

揭阳南枝拳是揭阳区域历代先民创造的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体现潮汕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潮汕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保留着潮汕文化原生状态以及其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研究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点、功能分类等视角出发,并以潮汕南枝拳为个案,试图从功能分类的视角,提出一种新的传承思路,为今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身体技艺与技能形式存在,与先民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区域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后期深入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的前提基础。[2]

1.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一种身体技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一种“身体文化”,与群众民俗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区域先民通过肢体运动来表达意识、思想、情感等为主要目的,并给区域民众带来了强身健体的附加价值。[3]在我国古代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下,强身健体并不十分重视,而是更注重社会活动的仪式化,文化传递的教化价值,由于科技的限制,社会庆典或者娱乐大多采用具有身体技能的活动方式进行,形成了一种习俗,一种制度,而这些身体技术却给人们带来了强身健体的附加价值,并推动了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在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方法、途径的诞生,身体技术不再是唯一表达情感和意识的方式,人们庆典的方式也多样化,在身体活动严重不足的现代社会中,这些项目的仪式化功能价值也就日益消退,强身健体这一功能价值方凸显出来。

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项目对参与者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潮汕民俗舞龙需要挚龙者有较好的上肢力量、柔韧和耐力素质,是一种对挚龙者的体能极限挑战的项目[4];醒狮突出一个“醒”,得在“跃”、“扑”、“扎”三方面下功夫,最考验舞狮者的技术与武术功底[5];英歌舞是把武术、舞蹈、喜剧融为一体的民间庆典项目,是民间节日民俗庆典及健身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练习武术的辅助方法;[6]龙舟运动是一项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项目,ATP-CP 供能和无氧系统是龙舟运动员的主要供能方式;[7]咏春拳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理五脏六腑,从而达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8],可见现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项目是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一种民间身体技艺。

1.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先民的民俗祭祀、军事、生产劳动和休闲娱乐等社会活动紧密联系,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到2014年为止,国务院一共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104项。[9]广东省一共拥有市级体育非遗项目237项,包括省级体育非遗项目8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按照刘亚2011年的分类,可分为:龙狮和麒麟类(舞龙类、舞狮类、舞麒麟类)、传统舞蹈类、民俗类(竞速类、特色民俗类)和武术类等[10]。可见仅是广东范围内的体育非遗项目就已经是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从大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流传,其社会功能不外乎民俗祭祀、战争技击训练、生产劳动技能培养和休闲娱乐等,与早期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如潮汕民俗舞龙活动多在民间岁时节日、游神赛会期间开展……舞龙即是潮汕人迷信与信仰寄托的产物……即使是现代,潮汕民俗舞龙具有浓烈的封建迷信色彩;[11]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每逢春节,舞狮队即至各村寨舞狮拜年,恭贺新禧,恭祝新年大吉,以示消灾灭害,预报平安吉祥,英歌舞被认为具有驱鬼神、镇邪恶、保平安、求福祉的作用,每逢春节、元宵、游神赛会等日子各村镇纷纷组织英歌舞排练及表演……英歌舞的产生是源于生活,表演的许多动作来源于生活,如英歌舞中的“布田”源于农民耕作的插秧动作,又如惠来地区英歌舞的“童子拜观音”,源于当地民众拜神祈祷的动作;龙舟竞渡起源之一于吴越、荆楚一带崇拜龙、祭祀龙、模仿龙的仪式,是以龙图腾崇拜为原始精神依托和内在文化支撑,它与先民特定的生产、生活、信仰、习俗等自发地结合在一起,也是先民求雨或求晴的祈仪;[12]武术动作元素来源于生产劳动,军事为武术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原始巫风和图腾为武术舞化提供了可能。[23]

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体育非物质文化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归宿。潮汕民俗舞龙表演和比赛,隐喻了潮汕人们自我归属为龙的传人,彰显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潮汕人一种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种族精神;醒狮文化内涵丰富,被视为安详、守护、辟邪、吉祥的神物,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英歌舞蕴含着区域的风俗特色、生活习惯,启发民众向高尚的精神风范去寻觅生活的意义;赛龙舟是先民的一种图腾祭仪,一种是表明自己的“龙子”的身份,强调自己与图腾的关系,另一种是为了报图腾庇佑之恩,表达对图腾的感激之情;[14]种类繁多、流传广泛的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家本体论的哲学思想,也是农耕社会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在练习过程中讲求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成果。[15]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枝拳”的个案传承与发展研究

2.1 南枝拳的发展历程

南枝拳动作简练、动作刚劲、能攻善守、灵活多变。凤眼拳点穴,近身擒拿、手足并用,步稳力沉、步走四面,拳打八方、进退快捷,连消带打,步法灵活。《简明武术辞典》中记载,南枝拳内容有拳术、大刀、铁尺、双钩、棍等。拳术有猛虎击洞、四步拳、削竹拳、连环拳等20多种; 手型有风眼、顶腕、单指、爪、拳、掌;步型有弓步、马步、吊马、扑步;腿法有跳跃、侧踢、收腿踢、踩腿。[16]《中国武术大辞典》中记载南枝拳的套路分三级: 四步、削竹等属于初级的“小拳”,着重打基础,掌握刚劲; 三角、倒节等属中级的“中拳”,着重体会手脚身马的配合,达到协调一致,踏四桩、百鸟朝凤等属于高级的“大拳”。[17]

南枝拳在潮汕一带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南枝拳在潮汕地区分为二脉:一脉是普宁、潮阳县附近一带。著名弟子有陈四大、陈任夷、陈宏、谢坤记等人。陈四大在普宁县开馆授徒,发扬南枝拳,学者甚多。民国初期,由陈汉波(又名陈良城)继承传授,后由其弟弟陈良深继承兄业,在普宁、澄海两县传授,从学者来自潮安、饶平、南澳、潮阳等地。其间亦有来自东南亚和港澳的学徒来求学。另一脉为揭阳县一带,陈南枝在揭阳县授徒时收了七位徒弟,他们是黄国荣、魏肉园、周玉添、洪利、林庭、洪唧、许英豪。艺成后,许英豪侨居国外授徒发扬南枝拳,时至今日,国内外有多位南枝拳传人开馆行医授武,便是陈南枝老先生所传的这一脉的伤科正骨医术和拳术。民国初期,黄国荣在揭阳县中学任武术老师,并与本县的几位教授南枝拳师傅协商,成立了国术馆,由黄国荣任馆长。南枝拳成为连敦睦、东道、北关、元龙、朝桂、树德等小学的必修课。[18]

解放后,揭阳县文化馆成立武术组,经常组织武术表演,南枝拳多次参加地区和全省武术运动会。改革开放以来,南枝拳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当代传人多次参加县、市、省体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表演和比赛,得到社会各界同仁的赞许。随着南枝拳市场的繁荣和比赛进一步的规范化,南枝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由揭阳市武术协会组队参赛的广东省第二届、第三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取得了多项一等奖;以地区为单位组队参赛,参加的广东省体育局系统举办的展示各地竞技实力的武术名次赛,也取得了十多项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2008年初,揭阳市武术协会组队(16人团队)参加了香港第六届国际武术锦标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岭南传统武技——南枝拳的技法和魅力,得到47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几千位武术界同行的赞赏。南枝拳于2009年加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 现代南枝拳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自南枝先生传南枝拳于揭阳、普宁以来,拳术套路的技术原理和动作方法基本不变,但是,练拳者个人对拳术内容和技法的理解,加上个人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传承下来的套路技术特点和风格等存在各自不同的差异,这是事物变化的历史必然,也是南枝拳拳种的进化;另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项目在大政策下,应随形势,也进行了改革。在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代新型社会转变的历程中,南枝拳的传承与发展有以下特点:

2.2.1 “竞技”挤压“传统”,传统南枝拳快速萎缩

1960年国家将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 1989年中国武术协会组织部分专家创编了“南拳竞赛套路”,由此成为各类武术比赛中的竞赛项目。国家一系列的举措把南拳拉进了竞技路线阵营,逐步形成了现代竞技南拳套路,从国家角度看,这些规定南拳拳械套路在一定层面上即代表了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等省流行的所有南派拳种。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民间的传统南枝拳备受冷落。本来拳械套路、桩法相当丰富的南枝拳,在官办武术的参与下,上百套拳械套路被淘汰,甚至绝迹。在民间,界外人士对武术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表演性强、实用性弱,虚幻性强,现实感弱的印象。中国传统武术正在年轻一代人心中丧失立足之地,与之相反,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却在中国许多地方不断升温,并成为许多城市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首选,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另外,目前,在政府的支持下竞技武术对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学校的武术教学中,多年来也一直偏向于竞技武术、样板武术,相反,传统武术方面的人才一直发展缓慢。大部分的裁判员、教练员为了成绩一直致力于竞技武术方向的发展,国家的武术等级评判也多倾向于竞技武术,以竞技武术的标准为标准,许多年轻人为了拿到二级以上的运动员证不得已放弃了传统武术的练习,这对传统武术人才方面的培养打击是巨大的,传统武术的规范培养模式空间一再压缩。

2.2.2 遭遇“老骥伏枥”的传承瓶颈

南枝拳的主要传承区域在潮汕地区,主要是集中在揭阳地区。从目前南枝拳传承的整体情况来看,二、三代的传承人大多为男性,且年龄主要集中在70岁左右,青少年一带的第四代传人只有极少一部分。虽然南枝拳参与训练的人数总量在逐渐壮大,但老年人居多,且训练强度与时间大不如从前。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民族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与封闭的生存土壤逐渐消失,武术的防身功能淡化,年轻一代学武兴趣大减,目前从事南枝拳的人员,老的老,少的少,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忙于经济创收或忙于生计,即使参与训练,也是处于休闲时锻炼身体,充实生活的一种调节。南枝拳逐渐走向式微。虽然南枝拳在揭阳有开设武馆,以及中小学都有开展授课,但是由于学制的问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南枝拳虽有一定受众,但很难达到精通甚至担任传承人的境界。如果不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随着老一辈传承人年龄老化和去世,掌握南枝拳精髓、核心技术的传承人的数量将锐减,极有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窘态。

2.2.3 传承方式的转变

宗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传统的宗法意识极为强烈的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纵观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史,每一个优秀拳种的产生都含有极为明显的时代、宗族、地域的特征。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它是由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王朝中的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维系形成的。而南枝拳与中国其他传统武术一样,其形成、传承及发展皆源于于宗族、家族观念。

民间各家传统武技在明清形成,至后来的传承与发展,多以口传心授,形成名副其实的“口耳之学”,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拳道秘要,先贤得之不易,一个是怕失传,第二是怕所传非人,所以不肯轻易形诸笔墨而留遗迹。因此,历来武术的传承遵循严格的师徒制,这种严格的秘密传承状态恰好形成了传统武术“百家争鸣”的局面。程大力教授认为:进步与发展未必全然是在开放的状态下产生和完成的[19]。武术相对秘密和封闭状态的传承,却有利于习得者人格品德选择和拳种技术创造的纯洁。 南枝拳的发展同样遵循这种最基本的师徒传承发展模式,也正是这种方式使得南枝拳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直到现当代,师徒制依然是南枝拳传承的最主要方式。

南枝拳在近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能够保持自己的风格而存在,与它的拳理成熟度、武术文化形态的相对稳定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南枝拳为扩大影响力,在由师徒传承、家庭传授向学校教学引进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其固有风格。早在民国时期,南枝拳的第一代传人黄国荣先生就有所尝试,且效果显著。民国初期,南枝拳的第一代传人黄国荣师傅在揭阳县中学任国术教师,主教南枝拳,在黄国荣师傅的倡导和不懈努力下,他与该县教授南枝拳的另外几位师傅协商,后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成立了当时潮汕地区的首家国术馆,由黄国荣任馆长。自此以后,南枝拳成为敦睦、东道、北关、元龙、朝桂、树德等小学课堂教学的必修课,奠定了南枝拳在当地传承、发展的基础。现在,在南枝拳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南枝拳在学校的推广传承已成为一种针对青少年技艺教育的传承方式,并逐步推广。

2.2.4 南枝拳发展资金之困

广东省财政厅、文化厅2014年修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国家级、省级名录项目保护传承经费的主要开支范围包括:理论及技艺研究费、传承人及传习活动补助费、民俗活动补助费、资料抢救整理及出版费、文化生态区保护补助费等。本课题工作组对南枝拳传承人黄烈楷先生采访过程中得知,南枝拳于2009年申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政府拨款10万元作为南枝拳的保护和传承活动的资金。但是对于庞大的保护工程而言,可谓是微乎其微,杯水车薪。对南枝拳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物质保证,其资金用于《办法》中所涉及的理论及技艺研究、资料抢救整理及出版、普查宣传、培训传习等,但仅仅这些对整个传承工作来说远远不够。《办法》中还规定专项资金分配时遵循对上一年度省财政或中央财政已补助的项目,本年度原则上不予重复补助的原则,这无疑又给南枝拳的传承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分析

从南枝拳的产生、发展及现代发展的状况来看,南枝拳与其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具有军事抗敌的防御功能或宗教信仰仪式功能;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存在于民间,与民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不适应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缺乏传承人和资金。虽然具有多方面的相似,但是不同的体育非遗项目的具体形式不相同。因此,想要做好庞大的体育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也要进一步深入采用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达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3.1 确保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项的“制度”保护

目前,我国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只有部分散见于各级体育法规中的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五条指出:国家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2005年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要求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11年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记录、建档等保存工作”,“加强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等保护工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政府制定和建全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来作为依据和保障,需要健全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作为依托,需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积极配合。可见完善的法制建设是对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保证。

3.2 建构政府、学界、民众、学校,四位一体的传承与保护体系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各种社会体系中,因此传承与保护需要众多系统共同努力。以政府为主导,学界为依托,民众为主体,学校为核心的机制,系统化、全方位的联动,才能更快更彻底地开展传承与保护工作 。政府处于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主导地位,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前期资金的提供者, 体育非遗项目能否得到良好的保护与有效的传承要看政府的这个风向标;学界方面则是众多专家、学者为主体,发挥科研优势,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对众多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研究、解读,分门别类,是体育非遗项目科学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以南枝拳为例,2011年出版的专著《南枝拳》以及众多研究南枝拳历史、技术、价值等一系列方面的期刊、文章对南枝拳在理论层面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民众则是传承南枝拳的主体力量,南枝拳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学校是南枝拳传承与保护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南枝拳与现代教育接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学校是提供人才支撑和科学理论的理想场所,也是获得再生力量的重要渠道。当前潮汕地区很多学校把南枝拳列入体育课程中,这对南枝拳的传播、普及和弘扬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整合一切有利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资源,建构政府、学界、民众、学校四位一体的体系,可以使非遗体育项目的抢救、保护、传承、申报迈向新台阶。

3.3 完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发展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网络以其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即时互动等优势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与传递信息的首选。 在新形式下,网络信息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要快速赶上现代体育项目,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网络技术是不二的选择。我们可以在原有体育“非遗”网络传播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体育非遗项目向快速、健康方向发展。例如南枝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3.3.1 利用“非遗”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构建“互联网 +‘非遗’”发展模式,通过网络传播平台,在传承人风采、发展史、套路特色、文化价值、基地发展、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等方面进行传播与展示,让南枝拳精神文化更快、效率更高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辐射。

3.3.2 在已开通的南枝拳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继续完善软件配套设施,建立数据库、南枝拳网站等新媒体,实现信息化的储存、发展和共享。

3.3.3 利用公共大屏幕、光盘、新闻媒介等播放与介绍,使南枝拳得到全方位的宣传。

3.4 引导体育非遗项目回归或转移原始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传承骨干力量,推动传承工作的广泛开展

任何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与流传,在历史上必有其特殊的社会价值。现代的传统体育之所会出现濒危消失的现象,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传统体育项目了生长的土壤,现代社会的转型,科技的发达,导致许多传统体育的功能失去了发挥的舞台。在新形势下,引导体育非遗项目发挥核心文化价值,转化体育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这是我们开展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体育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中的短板,我们应尽快弥补。

南枝拳等传统武术的功能的精华部分是注重实战,具有非常好的技击实战作用,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其精华部分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而对于原始功能是祭祀等仪式化的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应当分析其糟粕,吸取精华,引导这类项目的社会功能的转化,使其继续在新社会形势下发挥社会价值。总之,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原始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传承方式,以达到共同繁荣,百花齐放的目的。

3.5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加强南枝拳在民间体育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民间体育是节日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活跃节日气氛、提高参与者的素质、磨砺人们的意志品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民俗节日中大力开办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与表演,增加人们对体育传统文化的认识,使民众获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常态化,体育非遗项目的宣传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潮汕民俗节日中,我们可以举行南枝拳的实战比赛或套路表演,既提升节日气氛,又可以增加人们对南枝拳的认识,也为南枝拳成为潮汕地区全民健身的推广做好前提准备。

4 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所处的地域环境和社会活动之中,它是区域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与社会各方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功能分类这一视角进行研究,对保护与传承体育非遗项目,是一种思路。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技艺,它与区域先民的民俗祭祀、军事、生产劳动和休闲娱乐等社会活动紧密联系,表现形式多样,是区域民俗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南枝拳为例,南枝拳具备了军事实战与健身功能,与区域先民的军事防御等社会活动紧密联系,现代南枝拳的风格演变为“竞技”与“传统”互相结合,以及在现代传承方式由原来的宗族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家庭传授向学校教学引进的改变,遭遇“老骥伏枥”的传承瓶颈及专项资金匮乏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传承与发展体育非遗项目的策略与看法:专项的制度性保护;建构政府、学界、民众、学校,四位一体的传承与保护体系;完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发展;引导体育非遗项目回归原始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传承骨干力量;充分利用民俗节日,加强体育非遗项目在民间的影响等策略。随着国家非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发掘体育非遗项目共同特点的同时,应根据体育非遗项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承途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非遗项目的现代社会价值,使其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这才是最理想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万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 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119-128

[2] 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归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 4) : 119 - 120

[3] 崔瑞雪,苏代国.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点的分析及分类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 V5) [C].长沙: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2011.412-416

[4] 孙虹,林伟贤.潮汕民俗舞龙的社会功能与价值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6(6):70-74

[5] 徐旭,张天成.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50-53

[6] 方港,郑旭东,邱心贤,林文弢.广东民间体育“英歌舞”的创编[J].体育学刊,2010,17(8):98-101

[7] 张志成,池建,李兵.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模型的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3):128-132

[8] 隋国曾.咏春拳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2):86-88

[9] 李斌,李兴平,李小艳.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4):96-100

[10] 刘亚.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31-36

[11] 孙虹,周进国.潮汕民俗舞龙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60-63

[12] 姚正曙,何根海.龙舟竞渡的起源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6):36-38

[13] 史文锋.浅谈武术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2011,8(5):14-16

[14] 杨武,鲁生,晓剑,等.简明武术辞典[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5]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16] 广东省武术挖掘整理组. 广东拳械录[M]. 广州:广东省武术挖掘整理组编印,1985.8

[17] 程大力.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8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