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思路

2018-11-26 05:29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体育教师体育

王 荣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当前,我国在社会形态上已然步入信息化时代,不管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速度,都位居世界首位。在“互联网+”推动经济形态不断演变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时代亦已到来。具体而言,互联网在多个层面对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高校学生营造有机可循的学习环境,亦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教育”式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内,体育教学工作者需持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变革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评价方式,将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体现于体育课堂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精神享受。

1 “互联网+教育”缘起与内涵

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从经济学层面对此概念进行了解析。自提出以来,“互联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其实就是互联网在创新2.0背景下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与新业态,是知识社会的互联网形态演进。通常,“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则表示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的催化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容易出现新形态,刺激各传统行业追求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相遇同样催化了传统教育的改革。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多是学生坐在教室内,教师站在讲台上,教师讲、学生听,进行面对面的教与学。而在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只需一种能够上网的终端媒介便可整合与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摆脱时间与空间束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从本质层面看,“互联网+教育”模式恰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分离阶段,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这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一种创新,可基本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此模式下,教师真正承担起教学活动的引领者与组织者的任务。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定位性思考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怎样加强体育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身体活动的延伸性学习是教育工作者需重点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应用的生力军,他们带有身体活动的“革命性”变革,体育教师需对体育教学进行新的思考,转变当前教学的成规形式,解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课兴趣低下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体育”要求“互联网+”成为现代高校体育课程的新生应用力量,体育教学改革需以此为重点追求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室内竞技体育教学为例,作为室内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竞技体育教学不可仅仅将竞技本身视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重要的,应与学生当前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相结合,让他们明确知晓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与知识,能够把握体育课程与知识形成的前因后果,实现体育学习效果的真正提升。不然,学生很容易失去借助互联网获取知识的强大背景,造成思维模式的固定,对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使他们失去体育实践的主动性。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

3.1 增强师生互动性

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及成熟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启了人们无限互动的大门。科技的发展以人为基础,而“互联网+时代”又以生存的信息化为其未来发展走向,增强了人们之间联系与沟通的密切性。高校体育教学以讲解与动作示范引领为重点,这对师生的有效互动提出要求。体育动作的讲解不能只是“你讲我听”,教师应让学生有所悟、有所问,在悟中理解、问中得解、练中有解。若体育教师只注重对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单纯讲解与传授,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互联网+”可联系教师与学生,增加互动次数,让他们在通讯联系沟通中互通信息,以此,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动向,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向,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新模式的优势,同时关注教与学,在依托网络平台硬件实施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网络软件支持的有效性。

此外,“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还要加强学生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以信息互联的方式实时向教学反馈,体现体育教学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遵循。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会基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及时与教师互动,难以避免各类学习盲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盲点的传达,师生之间信息沟通尚且欠缺,更无从谈起实时互动,学生很难真正学到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法运用正确的思维思考并解决学习中的各项问题。对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观察,改善与创新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与相关教学平台实施互动教学,将讲解重点放于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感悟、体验与理解上,帮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师生互动、相互促进与推动强化学生的运动训练,真正实现教师讲对学生学的服务。

3.2 信息技术化教学

虽然互联网已越过传统媒体,日益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来源,只要人们需要的,互联网上几乎全都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但是,由互联网引发的负面问题同样很多。在学校方面,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交友方式不健康、网络暴力等问题屡见不鲜。高校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重任,需坚持教育改革的初衷,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体育教学应将信息化与技术化教学模式视作重点,体育教学关于技术标准化的要求非常严格,例如,教学中的篮球、乒乓球、游泳等教学项目所需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标准。目前,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致使教师不能一遍一遍地向学生示范标准化的动作,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进行标准化动作的制作,或者直接利用互联网寻找合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课后更好地学习与巩固所学体育项目提供便利,掌握相应的标准。

3.3 教师反思与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教学对教师提出实时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就教学工作进行探索,时刻学习、认真体会、深刻钻研,良好体现体育教学理念与价值观,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予以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是对高校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过程的体现。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并不缺少实践,他们欠缺的是经过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并加强的自我反思意识。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理念,寻找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高效率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适当转变学生的知识、感情、技能与思想模式,将体育教学理念、授课艺术、教学思想以及专业技能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体育授课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学习技能与学习精神的相互融合。这种环境下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与影响,学生在变化中逐渐成长,在成长中实现师生、生生共同进步,这将是体育教学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有效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效率高低的认知受到教师与学生双方认可与评价的共同影响,如果只有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学生并不认为有用,那么这样的教学便不是完全有效的教学。此外,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对部分学生有用,其他学生并不认为教学满足了他们的具体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亦不是完全有效的。教师不是实效观测的出发点,真正能够体现教学效果的是学生。体育教学并非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若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还同先前一样,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为着眼点,并未将其转变为“学生学”,他们的教学工作必然是低效率的,即使被称作有效教学,也只是教师教得有效,并非学生学得有效,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并非体育教师应当追求的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有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为着眼点,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详细分析与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情的明确是体育教学到岸抛锚的前提条件,它们共同向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供保证。有效教学必须与学生发展相适应,进行学生学习所需以及教师对学生要求的探寻,以此为依据因材施教。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细心引导,与国家规定相联系,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体育教师还要设计与多样化学生特征相适应、有利于学生特长发挥的教学模式。教师自身具有的教学风格与技巧、教学观念以及受教育背景等同样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追求进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升。

4 结 语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可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研究的进步,在优化体育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水平、加速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令高校体育教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界脱颖而出。高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寻找“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新思路,以此推动高校甚至社会体育运动的快速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