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红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现阶段,国家和社会教育界人士都非常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党在十八大会议上曾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迫使教育界相关人士和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做出相应的变革,寻求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出路,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至全面进化的。改革开改后,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逐步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这里的现代化就包括人和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体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个体素质等,要与外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下,我国国民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必须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我国国民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身体素质、智力状况等都必须得到积极提升,才能进化成一名有时代责任感、能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的身心健康的现代化“人”。这就要求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将“以人为本”作为的基本教育出发点,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落实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的现代化建设者上。学校是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成长为现代化人的主要载体,学校要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一个现代化的人,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先实现现代化,具体到学校体育发展方面,主要是指学校体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体育教学设施等必须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能有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合理地占有现代化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权利。简单而言,在改革开改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必须朝着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学方向发展,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增强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虽然我国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整个社会普遍重视智育发展、轻视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根本不受重视,经常处于被边缘化、被弱化的尴尬地位。许多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不足,有的学校任意更改国家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根本无法真正落实国家规定的青少年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更是处于一种十分随意的状态,体育课被看作一门教学副课,其课堂教学时间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受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中庸,提倡礼让,追求平和,以和为贵,同时再加上道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思想的影响,整个中国社会重文轻武,对体育认识不足,人民大众普遍不太认同充满运动活力和竞争精神的体育。许多人认为学习体育就是插科打诨、不务正业。(2)受社会发展现实的影响。改革开改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各行业的的竞争不断加剧,城乡落差、东西差距等各种社会不平衡现象突出。这就使得人们更关注决定生存生活质量的一些事物,许多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观念上都过于注重知识教学,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智育”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核心,而看起来和学生将来生存与发展关系不太大的体育自然被边缘化和弱化。
现阶段,制约我国学校体育事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落后,教学场地、基本的教学器材和教学设施匮乏,这种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更为明显。以河南省的某贫困县为例,在该县约有30%的中小学在体育教学方面没有任何资金支持,其余的中小学虽有专门的体育教学经费,但经费额较少,通常只能占到学校总经费的2%。至于我国广大的西北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其基本的体育教学设施和体育器材更是明显不足。许多中小学的400米跑道破损严重,没有经费进行维修,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运动跑道,还有的学校连篮球、排球以及足球等这些最基本的教学器材都配备不足,根本难以满足实际的体育教学需要。
体育教师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直接执行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至于那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更是匮乏。同时我国的体育教师分布还存着明显的地区差异问题。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体育教师数量已接近饱和,供过于求,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内陆偏远地区,许多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都是选择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此外我国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教师以专科生和高职生为主,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体育人才少之又少,这就制约了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和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十分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长远发展。
体育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为人服务的,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所以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愉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博、奋力进取的精神等。但是在我国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的人文价值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我国许多学校往往过多地热衷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感受,将体育的“育身”功能与“育心”功能严重分离。(2)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设置上一般都是安排那些实用性强、竞技性强的项目,很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安排一些趣味性强、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滋养学生的心灵。(3)教学方法单一化和重复化。目前在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手段主要是运用单一的重复训练化,不断追求体育技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注意学生的情感投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显然与体育学科本身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最终锻炼目的是相背的。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导致整个社会对体育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反映到学校教学方面就是许多学校普遍重视智力教育,边缘化体育教学,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大力督促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并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明确的改革目标,使广大中小学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改变体育课程长期的副科地位,依据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将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许多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不足,体育教学条件差、基本的体育教学设施严重匮乏,这极大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国的教育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各地区教育部门可以对所属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状况展开详细的调查。依据实际调查结果,结合国家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硬件要求,制定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金额,科学合理地投入学校体育教学经费,并明确规定只准用于体育教学场地、体育教学器械和体育教学设施等的完善和改进,以防经费被私自挪用。同时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在一些具体的决策上还可向学校体育发展倾斜,如政府在新建学校时,要事先规划好充足的体育场地。另外政府应科学制定各项扶持性政策,积极鼓励社会机构和社会团体捐资学校体育建设等。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许多学校即使配备了专业体育教师,但是体育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国一方面要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为学校体育教学配备业力能力较强的师资力量,不断丰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定期强化他们的专业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和西北偏远地区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于愿意到农村地区和西北偏远地区任教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此外,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的测评考核和奖励机制,使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从而有效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吸引那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人才到学校任教。
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富含人文精神,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愉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体到学校体育实践教学中,就是在体育项目设置和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从学生的基本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运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把人的情感、思想意志、艺术审美等各类生命元素有机融入现代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增强体质、发展个性、愉悦心灵、磨炼品质,为学生将来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
新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时代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但我国学校体育依然存在着教学地位边缘化、教学资金不足、教学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人文价值缺失等发展短板。这就需要我国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壮大学校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以此来突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成功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