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佑坤 郝 旭 李雪婷
经穴推拿小腿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效果研究
程佑坤1郝 旭2李雪婷1
(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研究按摩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效果,在体育系1502班中随机抽取10名男生并将其随机分为经穴推拿实验组和自然恢复对照组,每组各5人。均采用力量训练方法使小腿三头肌疲劳,实验组采用经穴推拿方法恢复,对照组采用自然恢复,两组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后即刻、经穴推拿或单纯休息后即刻、经穴推拿后24小时或自然恢复后24小时进行自身访谈、描述自我感受、填写访谈提纲,同时观察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反应。实验表明,实验组在按摩后各个时期小腿肌肉疲劳程度明显下降,对照组在疲劳20分钟以及24小时后疲劳程度与运动后即刻无差异,肌肉酸痛感甚至上升,经穴推拿组的肌肉酸痛程度和身体疲劳程度明显小于自然恢复组,经穴推拿组恢复效果明显,24小时后受试者基本可恢复到之前状态,而自然恢复组疲劳情况明显,24小时后出现明显的肌肉酸痛。结果表明,运动后经过经穴推拿能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且较自然恢复效果明显。
经穴推拿;运动性疲劳;恢复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如果以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依据欧阳萍等人所提出的标准进行判断 (见表1) 。
瑞典生理学家冈奈乐·伯格制定了疲劳的主观感觉等级表,使原来粗略的疲劳分析变为较精确的半定量分析。具体指标见表2。
表1 疲劳程度的判断表
轻度疲劳中度疲劳过度疲劳 自我感觉肌力下降,呼吸困难,工作能力下降身体发沉,头晕恶心难以入睡,全身疼痛,头晕呕吐,脉搏经24小时恢复后仍很快。 皮肤严重发红特别发红,或略苍白苍白可保持几天 血色稍红相当红紫红 排汗量不多较多非常多 呼吸中等轻快显著加快表浅,有时呼吸节律紊乱 动作准确性下降动作明显失误无力完成动作 注意力不够集中,领会能力下降不集中,反应迟钝集中不起来。执行口令缓慢, 只有大声口令才能接受 情绪如果训练和期待效果一致会高兴否则情绪低落对训练价值产生怀疑,厌恶,害怕,希望停止训练意志消沉,不想训练、 比赛,甚至拒绝教练的要求。
表2 疲劳程度等级量表
自我感觉等级判断 非常轻松6-7( ) 很轻松8-9( ) 尚轻松10-11( ) 稍累12-13( ) 累14-15( ) 很累16-17( ) 精疲力竭18-20( )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大运动量训练后常出现肌肉僵硬、肿胀,甚至一些肌肉还会出现麻木无力。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恢复,之后四到五天甚至七天才会稍有缓和。
郭子渊对运动员赛后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进行推拿,采用推、按、捏、弹、拨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手法。结果表明,运动后采用经穴推拿有明显消除下肢肌肉酸痛感,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许多研究表明,穴位的推拿对疲劳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国内学者周英男等进行“刺激经穴调整运动员生理机能的研究”。通过经穴推拿的方法,对24名受试者实验,采用自然对照法,对其运动前和运动后大腿伸肌产生的疲劳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经穴推拿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腿伸肌最大力矩、作功量、功率三项指标衰减值无显著性差异,当进行穴位按摩(揉捏、按压阳市穴、梁丘穴、血海穴、足少阳胆经风市穴)后,两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旨在通过自身对照实验观察分析经穴推拿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效果,以积累经穴推拿运用到实践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推广经穴推拿。
抽取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1502班10名男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人,进行实验。受试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前无任何肌肉疲劳现象。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表3)。
表3 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 刘泽亮2118065 黄景涛1918166 郑强2017775 王瑞泽2116865 许明瑞2017761 弓利国2017065 黄杰2117365 赵永峰1917264 李善机1916367 王浩1918065
1.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福建中医药大学网上图书馆、5730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经穴推拿消除或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相关论文,明确经穴推拿有关手法及一些按摩时注意事项。对这些资料认真阅读并进行整理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法
两组受试者充分热身,然后进行小腿三头肌力量练习。实验组进行经穴推拿方法放松,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方法处理,单纯休息。
1.2.3访谈法
对受试者进行访谈,访谈时间分别为运动疲劳后即刻,自然恢复后即刻和经穴推拿按摩后即刻,以及运动后一天,并要求填写访谈提纲,描述运动后感觉,了解运动后各个时期的自我感受。
1.2.4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运动疲劳后即刻、运动疲劳按摩后和运动后自然恢复后的肌肉酸痛程度和自身疲劳程度
长江流域水库群调度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协调各方利益的管理难度大。长江大型水库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分别有流域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及水利部门、发电公司或者电网公司、河流开发公司等,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水库各自为政,必然会出现上下游水库之间争水,导致一些水库蓄不满水,或者蓄水时间集中在汛后1~2个月内,给长江流域整体利益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要实现流域统一和协调的水库群蓄水方案,必须建立起必要的管理体制,协调防洪、抗旱和生态调度与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兴利调度之间的关系。
比较分析两次实验运动疲劳后经穴推拿组以及自然恢复组和的肌肉酸痛程度和自身的疲劳程度。
比较分析实验后二十四小时经穴推拿组和自然恢复组的肌肉酸痛程度和自身疲劳程度。
表4 运动疲劳后即刻受试者肌肉酸痛程度(单位:人)
分组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实验组0023 对照组0140
表5 运动劳后即刻受试者疲劳程度(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实验组041 对照组140
表6 运动疲劳后即刻主观感受等级表
自我感受等级 112-13稍累 214-15累 314-15累 414-15累 512-13稍累 614-15累 714-15累 812-13稍累 914-15累 1014-15累
注:表6中1-5为实验组,6-10为对照组。
表4表5分别是疲劳后10名受试者的肌肉酸痛程度和疲劳程度,可以看出大多受试者是中度酸痛和重度酸痛,疲劳程度大多为中等。表6实验组与对照组疲劳程度没有明显差异,疲劳程度大多集中在14~15这个等级,大多都是累,在运动负荷后感到身体沉重,肌肉酸胀,疲乏无力,达到人体疲劳。
表7和表8中运动疲劳后经穴推拿组肌肉酸痛程度多为重度酸痛和中度酸痛,疲劳程度集中在中度和重度疲劳。按摩后即刻肌肉酸痛程度大多为轻度疲劳甚至无酸痛。疲劳程度也是轻度疲劳占大多数。表明受试者在疲劳后即刻进行经穴推拿按摩后肢体感觉轻松,肌肉松软,僵硬度减少,肿胀感下降。疲劳程度减轻。
表7 实验后经穴推拿组按摩前和按摩后肌肉酸痛程度(单位:人)
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按摩前0154 按摩后即刻2620
表8 实验后经穴推拿组按摩前和按摩后疲劳程度(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按摩前172 按摩后即刻640
表9、表10显示,运动后自然恢复组即刻与休息20分钟后肌肉酸痛程度与疲劳程度的人数无明显变化。可以得出20分钟的自然休息对疲劳的恢复作用很小。
表9 实验后自然恢复组运动疲劳后即刻和运动后20min肌肉酸痛程度(单位:人)
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运动疲劳后即刻0154 运动疲劳后20min0262
表10 实验后自然恢复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0min疲劳程度(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运动疲劳后即刻172 运动疲劳后20min190
从表11可以看出,实验组经穴推拿20分钟后疲劳程度大都集中在8-9这个等级,等级相对于疲劳后即刻下降两个等级,对照组疲劳感多集中10-11和12-13这两个等级,相对于疲劳后即刻下降一个等级。可以表明经过经穴推拿按摩后疲劳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自然放松。
表11 实验组经穴推拿后与对照组自然休息20分钟后主观感受等级表
自我感受等级 18-9很轻松 28-9很轻松 38-9很轻松 48-9很轻松 56-7非常轻松 610-11尚轻松 712-13稍累 810-11尚轻松 910-11尚轻松 1012-13稍累
注:表11中1-5为实验组,6-10为对照组。
表12 两次试验后按摩组实验后即刻按摩与按摩后24小时肌肉酸痛程度(单位:人)
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按摩后即刻2620 按摩后24h4600
表13 两次按摩组实验后即刻按摩与按摩后24小时疲劳程度(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按摩后即刻262 按摩后24h820
从表12和表13看出,按摩组运动疲劳后即刻按摩与按摩后24小时肌肉酸痛程度与疲劳程度差别不明显,无酸痛人数增多,中度酸痛人数为0。可能是经过当天睡眠和休息后肌肉酸痛程度略微下降。
表14 两次实验后自然恢复组实验后20分钟与运动后24小时肌肉酸痛程度(单位:人)
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运动疲劳后20分0253 运动疲劳后24小时0262
表15 两次实验后自然恢复组运动疲劳后20分钟和运动疲劳后24小时疲劳程度(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运动疲劳后20分钟190 运动疲劳后24小时280
从表14和表15看出,自然恢复组运动疲劳后即刻和运动疲劳后24小时候人数没有很大变化,主要集中在重度疲劳。表明受试者在运动疲劳后不经过任何情况的干预会出现肌肉酸痛、僵硬、肿胀等状况,关节出现无力,影响肢体活动范围。
表15 实验后24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肌肉酸痛程度统计(单位人)
分组无酸痛轻度酸痛中度酸痛重度酸痛 实验组4600 对照组0262
表16 实验后24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疲劳程度统计(单位人)
分组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 实验组820 对照组280
从表15和表16可见,实验组肌肉酸痛程度多为无酸痛和轻度酸痛,中度酸痛和重度酸痛没有,疲劳程度也是轻度疲劳居多。对照组的肌肉酸痛程度多是中度酸痛,轻度酸痛和重度酸痛各有两人,疲劳程度以中度疲劳为主。可以说明在运动后经过经穴推拿按摩比自然放松恢复的快,恢复效果明显。
实验和访谈表明,在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后,对受试者进行经穴推拿按摩较自然恢复者的疲劳恢复效果明显,经穴推拿可以使受试者短时间内恢复到之前水平,可以缓解肌肉在大强度运动后紧张程度,减轻肌肉的僵硬肿胀感,起到恢复疲劳的作用。
在各个时期受试者运动疲劳后的自我感觉不同,在疲劳后,多数感觉到肌肉酸痛,肿胀,肌力明显下降,动作的准确性下降,出汗量明显,踝关节感到无力,甚至疼痛,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还有受试者厌倦训练,无力继续完成要求动作。
进过经穴推拿按摩后,受试者普遍反应肢体感觉轻松,肌肉松软,僵硬度减少,肿胀感下降,肌力稍有恢复,第二天进行追踪访谈中,并没有明显的肌肉酸痛,心情愉悦,可以进行正常的各种训练和活动。
在不经过任何干预及自然恢复后,各个受试者普遍反应肌肉肿胀、僵硬,甚至出现痉挛,如果继续进行练习,排斥情绪明显,身体感到疲惫无力,在第二天进行追踪访谈中,有明显的肌肉酸痛,肌肉依旧僵硬、肿胀,影响肢体正常活动。
在训练结束或休息中进行经穴推拿按摩,穴位按摩得当的话,可以缓解疲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使身体更快的恢复。在运动后采用经穴推拿按摩时要采用正确的体位和适当的手法,操作由轻到重,动作速度均匀有力,幅度不可忽大忽小,动作稳柔,自然流畅。
就本实验而言,经穴推拿能有效减轻运动疲劳后的肌肉酸痛情况和疲劳程度,促进疲劳的恢复。但具体按摩的穴位,目前无统一标准;按摩者手法、力度等不能保证对每一个受试者都完全一样。国内应用经穴推拿方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比较广泛,在实践中,对训练后运动进行经穴推拿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明显,理论研究大多在临床报道。
4.1经穴推拿能有效减轻运动疲劳后的肌肉酸痛情况和疲劳程度,促进疲劳的恢复。
4.2运动疲劳后,通过经穴推拿之后和24小时后肌肉酸痛程度和疲劳程度较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疲劳恢复效果较明显;自然放松后的疲劳程度在疲劳后即刻、自然恢复后即刻以及24小时后无明显变化,肌肉酸痛程度略微增强,影响肢体正常活动。
4.3运动疲劳后,经穴推拿即刻或自然恢复即刻和24小时后,经穴推拿恢复较自然恢复效果明显,恢复时间快。
[1] 毛亚杰,周蔷.对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5).
[2] 汪光胜.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中医按摩探索[J].湖北体育科技,2008(03).
[3] 魏翀.探析按摩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07):34-35.
[4] 葛廷云,赵斌,尹素清.对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氧自由基代谢理论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4):83-85.
[5] 孙志坚,韩玉利.经穴按摩对中长跑运动员疲劳消除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6] 成守仁.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常用的恢复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7] 刘莉,董玉峰.谈运动按摩[J].科技信息,2008(27).
[8] 田惠林,葛廷云,刘春燕.足反射区按摩促进大强度有氧耐力运动疲劳消除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03):340-342.
[9] 刘建宇,刘黎明,李广周,等.经穴推拿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01):141-145.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Point Massage Legs on the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CHENG Youkun, etal.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China)
程佑坤(1992—),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