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云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社科部,广东 广州 510405)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2016年8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将突出公共体育的服务职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体育场馆作为满足群众体育资源需求的重要场所,彰显体育场馆的公益属性,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体育场馆,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优化资源配置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围绕实现公共体育均等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分配体育场馆资源,有助于更加全面发挥体育场馆的效能,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规划。[1]
公共体育服务是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的总称,包含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发布、体育事业发展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公民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丰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公共体育服务的本质是将体育服务相互制约与作用的一些因素整合为整体,让有限的资源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服务最大化,保证公民体育需求。而体育场馆资源是公民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优化体育场馆资源能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升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发展水平。[2]
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不同人群、时段、项目,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体育服务,更好体现政府职能。一般情况下,体育场馆是政府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窗口,多元的公共体育服务能创新体育服务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充分享有使用体育场馆优质资源的权利,更好投入到健身中,提高全民健身的参与度,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进程。
体育场馆归政府管理,属于公益性单位,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公益性的特点决定其长期以来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体育场馆发展停滞不前,优质体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盘活,大大降低了国有资产运作效能。将体育场馆置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范畴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利于优化供给内部结构,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更好激发体育场馆的阵地效应,服务于民,让更多的人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此外,体育场馆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全面提高体育场馆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优化服务供给,保障公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彰显服务型政府的效能。[3]
首先,未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场馆进行设计的初衷,往往是考虑体育竞技比赛的需要,体育场馆统筹兼顾的性能不到位。体育场馆场地资源没有从“多功能利用”这一理念出发,没有统筹兼顾赛事前后的不同需求,资源利用率偏低。当然,也没有充分考虑体育场馆周围群众的体育需求、人口结构及密度等综合方面的因素,势必会出现“大场馆、小需求”的问题。[4]其次,没有对体育场馆的功能进行全面考证,充分考虑城市及今后发展规划,体育场馆场地资源布局脱离了人口规模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体育场馆是城市公共体育发展的名片,体育场馆的数量、人均占有体育锻炼的面积,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当地公共体育发展水平,体育场馆建设是大型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如果不统筹考虑体育场馆对全民健身的效能,势必会浪费公共体育资源。
首先,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惯性长期存在,不能适应体育市场发展需要。体育场馆属于事业属性,在进行体育场馆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受传统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影响,依靠体制优势,很难改变长期运营管理惯性,缺乏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积极性与动力,不能去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运营管理效能大大折扣。其次,运营管理创新机制迟缓。体育场馆在开展运作管理过程中,机制创新迟缓,不能从体育市场、公共体育服务的视角出发,开展管理运营工作,有的甚至出现了单一性服务产品,体育场馆长年得不到有效利用。伴随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日渐多元,瑜伽、室内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身操以及太极拳等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因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停滞不前,场馆不能从现实诉求出发,进行科学的改造,场馆使用运作大打折扣。[5]此外,体育场馆缺乏策划、组织大型公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没有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营销服务意识淡薄,处在被动状态。当前,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因为理念的不到位,特别是对专业性相对强的项目,场馆自然不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即便是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也缺少创新思维,采用中规中矩的宣传方式,未建立互联网思维,难以将有效的信息传达给潜在客户群,宣传效果差。
体育场馆的主要职能是满足群众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让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形成常态,吸引并激发广大群众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积极投身体育健身活动,但因为体育场馆在设计、运作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能将体育场馆的优势充分呈现给群众,群众对体育场馆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竞技体育上面,这样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6]此外,体育场馆传统的运作方式,长期以来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人才的引进、使用及管理存在明显的“短板”,场馆人员传帮带存在滞后性,导致管理人员不足,即便是群众希望能在体育场馆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但因人力、安保等的束缚,也不能很好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首先,优化场馆功能设计。一是注重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升级改造,突出“多功能”,全面兼顾赛前、赛后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的差异,创新性使用活动座椅、临时看台以及场地转换等多种方式,提高体育场馆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对新体育场馆的设计,不仅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考虑今后体育场馆所在区域人群的人口密度、体育消费、结构以及体育诉求等,从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出发,确定好体育场馆的规划与设计,避免出现前面提到的“大场馆、小需求”的尴尬情况。在规划过程中,要科学组织好建设、体育、环保、国土、交通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体育场馆的运营、功能、选址等进行多方论证,充分考虑区域、城市今后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群众诉求等,规避因布局不科学等问题。[7]其次,建立完善的体育场馆配套设施。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需要配置合理的体育设施,让体育场馆更科学实用。一是始终坚持以公共体育服务为核心,确保体育场馆场地设施数量与质量。通过深入当地实际考察场地设施的数量、质量需求情况,提供和需求相匹配的场地设施。二是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完善体育场馆的配套设施,健全体质监测中心、停车场、医务室、公共淋浴间等馆内基础设施,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也要科学完善体育场馆周围的配套设备,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配合,完善场馆的基础交通设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享受到体育场馆所提供的优质公共体育服务。
创建智慧服务运营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体育馆资源优化配置率,更好保障体育馆的运作。首先,提高财政支持水平。体育场馆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体育场馆的运作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所以,政府需要扩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运营管理中的资金需求。一是结合体育场馆运行的现实,群众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适当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性投入,提供充足资金,让场馆能有更多的财力和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相结合,更容易开展相匹配的体育公共服务。二是政府建立支持体育场馆发展的专项资金,通过设立公共体育服务专项资金,确保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有序推进。与此同时,适当税费减免力度。税费制度的大力实施,是科学推动社会收益的分配公平,激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经济、文化与政治等实现和谐发展。一般来讲,对体育场馆征收费用采取公益性、经济性“一刀切”模式,势必增加了体育场馆的经济负担。考虑到公共体育服务的公益性特点,需要实行优惠的税费扶持政策,减免或降低税费,考虑结合体育场馆的运行情况,灵活调整税费。[8]因此,提高财政支持力度,有助于确保体育场馆基础作用的发挥,更好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
其次,引入互联网+智慧化服务运营机制。一是借助网络创新多元服务。尝试将互联网运用到体育场馆资源优化配置上。借助“互联网+”,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效能,扩大资源供给,全面优化公共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互联网交易模式兴起后,迅速形成规模,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造。“互联网+”模式在服务业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体育场馆资源也要借助互联网加以优化配置,通过手机客户端应用,让体育场馆能运用好这一平台,开展好综合性服务。市民通过手机应用软件,轻松获取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效能。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推送体育场馆的位置、开放时间、场馆资源等,这样不仅能宣传好体育场馆,扩大其覆盖面,也能吸引潜在群体,到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炼。当然,充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的消费理念呈现碎片化、消费理性化以及圈子化等特点,用户通过实时点开客户端软件,获取信息及服务,这样体育场馆在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全面利用好移动客户端、互联网等向公众提供多元化创新服务,扩大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达到优化公共体育资源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化推送服务。大数据技术能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好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场馆资源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化服务。在开展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和体育工程、体育研究以及医疗研究等部门建立健康数据库。伴随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生产以及运用,健康大数据在体育范畴内的应用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和体育的融合进一步加深,诞生了智慧体育。围绕健康数据为主的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为体育场馆的人群提供精准化服务,让人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能获得自身的健康情况,这样不仅能科学丰富公共体育场馆的资源供给,也能在智慧体育建设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体育服务以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作为奋斗的目标,而体育场馆凭借其丰富的体育资源,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强大支持。体育场馆资源优化配置是科学促进结构调整,充分体现体育资源分配的实效性,结合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诉求,进行合理优化,既要突出其公益性,也要注重激发其内生性活力,协调政府、群众、场馆等不同主体,善于探索各自的契合点,全方位提高公共体育发展水平。但还要看到,体育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在短期内政府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政府也要对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体育场馆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