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相斥与整体共谋
——欧洲足球联赛的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

2018-11-26 01:34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足球联赛西甲英超

梅 婷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

1 形成欧洲足坛格局的重要动因

作为世界上受众面最为广泛的体育运动,足球不仅成为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兴致所在,也始终是体育研究领域中炙手可热的常见议题,而其中代表着当今足球最高技战术水平的欧洲职业足球联赛则自然又成为了这项热门研究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代欧洲足坛强弱格局的此消彼长与动态变更,更是引发了相关学界的持续讨论。综观当前关于欧洲足坛格局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对这种格局的呈现特征及球队技战术等表层元素的发觉与归纳。但事实上,在这些表层元素的背后,有着一组虽然隐匿但又至关重要的关系左右着欧洲足坛格局的生成与呈现,这就是联赛运营过程中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同的联赛及俱乐部的运营方对于这对关系的理解、把握及互有差异的取舍措施成为了决定着绿茵对抗的隐匿之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与探讨。

2 整体上的相互借助

首先从整体上看,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无疑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相互借助关系,尽管二者中一个是指向经济利益的最大赢取,一个是指向竞技水平的理性提升,可谓是动机迥异,但彼此在达成各自目标的实践过程中确也有着互为重叠的部分,算得上是殊途同步。

2.1 立足于市场规则的联赛运营

众所周知,职业足球运动时至今日已经来到了一个高度商业化、资本化的时代当中,特别是在职业联赛起步较早、运营较为成熟的欧洲地区。因此关于欧洲足球,我们需要确立这样一种认识,即足球已不仅是纯粹的竞技体育活动,而同时具有着商业活动的基本特征,职业足球赛事也不仅是两个球队之间的技艺对抗,它还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的一件基于球迷欢娱体验而流通于市场的商品,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营法则,因此职业足球中的竞技规律需要对商业逻辑进行借助。

我们以英超联赛为例来看这种借助关系的必要性,尽管英超联赛在当下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拥有着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较高的竞技水平与均衡性,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球市,[1]以教练员为中心负责人的管理制度上也较之其他联赛更为先进,[2]。但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英超及其前身英甲联赛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处于竞技水准较低的层次,欧洲三大杯的赛场上鲜有佳绩,与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联赛存在着巨大差距,甚至一贯被看作是五大联赛中影响力最为微弱的法甲联赛与被排除于五大联赛之外的荷甲联赛都涌现出了像马赛、阿贾克斯这样扬威于欧洲三大杯决赛的球队,而英超仅是在世纪末的最后一年由曼联赢得了一座欧洲冠军杯奖杯。追本溯源来讲,英国足球顶级联赛之所以能够在十年时间中迅速崛起,成功关键便在于精明的商业经营对竞技规律的反哺作用。先于新世纪后英超球队的强势崛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英超联赛的主办方便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之其他欧洲联赛更为先进与完善的商业运营体系。例如敏锐地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资本之于包括足球产业在内的本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始普及于美国体育产业的付费观赛趋势,率先在欧洲主流联赛中摆脱了联赛转播权仅面向本国电视商出售的局限性,而向全球范围进行转播权招标,在英超元年的1992年,以当时令人瞠目的三亿零五十万英镑的价格将五年的联赛转播权出售给了由美国资本所掌握的天空体育,成功地破除了国内ITV与BBC两大电视商对联赛转播权的常年携手压价,由此开启了一个转播权营销的良性循环,进而积累了雄厚的财力。而日渐阔绰的英超联赛及俱乐部在对所拥资本的运用上明显体现出了符合竞技规律的诸多方面,如根据英足总的规定,联赛转播权收入的25%用于青训及对低级别街区足球联赛的支持,保证了本国足球的梯队建设及足球运动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再如得益于良好的商业运营,财力充实的各家俱乐部在人员引进上底气十足,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高水平外援及教练,特别是先后有像温格、贝尼特斯、穆里尼奥、瓜迪奥拉等欧陆顶级教练的加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本土球员在技术细腻性上的一贯劣势及战术运用上的相对单一,使其接轨于欧洲足球的先进理念,同时曾经破旧到难以为继的球场也都得到了翻修或是重建,足球从业者收入大幅攀升。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尊重商业逻辑的运营方式所带来的资本积累,使得英超联赛在承受了80年后期低迷之后,能够较为迅速地重新回到职业联赛的正轨,并且逐渐弥补与修正联赛在竞技层面上存在的欠缺。

2.2 依托于竞技水平的商业品牌构建

我们在承认当代足球的商品属性的同时,亦不能简单地认为在职业足球联赛的运营当中,足球是单向地依赖于资本市场,同样需意识到足球产业的市场价值也依赖于足球运动所能呈现的竞技水准本身,特别是通过卓越的竞技水平来构建自身的足球品牌,而对竞技规律的遵循无疑又是提高竞技水准、进而构建优势品牌形象的必由之路。因此,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的商业逻辑同样存在着对竞技规律的借助,以此提升本国联赛或俱乐部自身的品牌形象来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这种借助竞技规律来践行商业逻辑的成功案例在当代欧洲足坛屡见不鲜,绝大多数欧洲职业足球联赛的商业价值都是与该联赛的竞技水平休戚相关。以德甲联赛为例,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段短暂的高潮期之后,德甲联赛的竞技水平处于下降态势,但是联赛运转方根据德国联赛的立足于本土球员的传统特征及旗下俱乐部财务能力的现实考虑,并没有急功近利地鼓励各家俱乐部去不切实际招募高水平外援来填补本土球员新来交替的空档期,而是从青训系统入手,努力培养新一代的高水平本土球员,经过了几年时间的蛰伏,集中涌现的优秀青年球员进入各家德甲俱乐部,迅速提升了联赛整体上的竞技实力,以2010年拜仁慕尼黑俱乐部获得欧冠亚军为代表,德甲球队时隔八年再度重返欧冠四强行列,标志着德甲联赛在竞技水平方面的重新崛起。而随着近年来德甲联赛赛场实力的长足进步,其作为足球产业商标的品牌形象也不断攀升,特别是在2012-2013赛季,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两家来自德国的俱乐部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为德甲运营方在转播商的谈判中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保证其在之后两个转播周期内转播费合同都实现了大幅的提升, 其中2017-2018赛季到2020-2021赛季,德甲联赛本土的转播费用合同达46.4亿欧元,超越了常年在吸金榜上萦绕于德甲之前的西甲与意甲联赛,攀升至欧洲各国职业联赛中仅次于英超的第二位。与德甲联赛在困境中的“循序渐进”之策相反,作为欧洲五大联赛中竞技水准相对孱弱的一方,法甲联赛则借助金元势力入主的契机,充分利用巴黎圣日耳曼、摩纳哥等强队的迅速崛起以及伊布拉希莫维奇、法尔考、卡瓦尼、内马尔等大牌球星加盟对联赛竞技水平的提升作用,开始努力打造新的联赛品牌形象,继而寻求更多的商业利益,并且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法甲联赛运营方的上述策略似有“拔苗助长”之嫌,但其也是根据本国联赛特点所作出的合乎竞技规律的正确选择。法甲联赛不同于德甲联赛拥有着依赖本土高水平球员的传统,惯常来讲,法国的高水平球员都是外流向英超、西甲等联赛效力,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骤然而至的外来资本的高效利用,在短时间内积累赶超其他欧洲主流联赛的商业品牌效应,无疑是法国足球产业在当下可选择的最明智之举。

3 局部上的彼此对立

除了上述对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间的整体性契合关系的肯定,我们同样也需要发觉二者在局部上存在冲突与对立。

3.1 商业利益对竞技规律的限制

商业逻辑对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竞技规律的限制存在于诸多方面,主要体现为两种基本的矛盾,即受众的观赛习惯与合理的联赛运转模式间存在的不相一致,以及联赛运营者的商业初衷与体育运动本原间的不相一致。

英超联赛作为当今欧洲商业运营最为成熟的职业足球联赛,其内部所体现出的竞技规律对商业逻辑的妥协也是最为显著的。例如英超每个比赛日会安排一些在气温燥热的下午、甚至是中午进行的场次,限制了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与比赛的技战术含量,这种有悖于竞技规律的赛程安排背后彰显的就是商业性动机,英超的海外市场开掘在五大联赛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其在2007-2010 三个赛季的转播权在海外市场获得了 6.25 亿英镑的高价合同,[3]从时差上看,英国本地的中下午场比赛时间正是占英超海外市场最大比重的亚洲地区的收视黄金时段,抢占亚洲市场的商业目的左右了这样的赛程安排。再如英超联赛以比赛的流畅性、高节奏的攻防转换而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拥趸,这里除了英国足球注重速度与粗线条对抗的传统特征以外,英超联赛所设定的较为宽容的裁判判罚尺度也是保障这种比赛流畅性的关键所在。但是这种判罚尺度之于竞技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它使球员置身于更加危险的比赛环境,而且客观上纵容了以粗野犯规对抗细腻技术的比赛方式,迎合受众观赛习惯的商业动机再次压倒了足球运动应有的竞技规律。

而且在当前的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中,联赛运营方的第一身份往往是商人而非足球人,这种主次秩序使得竞技规律屡次溃败于商业逻辑面前。回到英超联赛的案例当中,商业上的精妙运营与巨大成功使得英超联赛成为了一种更加内源性的足球产业体系,[4]典型的如阿森纳俱乐部,多年罕有冠军入账的尴尬赛事成绩却伴随着常年居欧洲前列的净利润,球迷的愤怒无法左右商人身份的俱乐部管理者对现状的志得意满,维持英超前列的成绩足以保证阿森纳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争冠野心无疑成为了被排斥于商业逻辑之外的不必要的奢侈与冒险,包括功勋教练弗格森退休之后迅速滑入低谷的曼联俱乐部,即便赛场成绩乏善可陈,但商业能力依然翘楚于欧洲。上述现实案例尽管更加彰显了英超联赛的商业成功,但亦不可否认其造成了对于竞技水平提升的惰性心理。而且国内联赛中巨额利益空间造成了对欧冠联赛及欧联杯联赛的相对轻视,例如英超球队参加欧联杯比赛中常会采取二线阵容出场的消极比赛态度,因为在英超联赛中确认夺冠或是保级的商业利益远远大于在欧洲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如此处置策略显然不利于通过在与其他联赛球队的比赛过程中实现技战术交流互渐,这也是英国球会及英格兰代表队在战术打法方面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英超俱乐部在欧冠联赛中成绩最为突出的2007至2009三年,优异的成绩依然不能完全掩饰高举高打的技战术落后性,当暂时的强力外援流失与老化之后,竞技上的疲软旋即出现,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2009年之后英国俱乐部在欧洲赛场的成绩退步。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商业逻辑对竞技规律的限制不仅存在于英超,它在这整个欧洲职业足球联赛是具有普遍性的。例如英超颇具特色的中下午场比赛已经被其他联赛所效仿,西甲联赛在2011年便开始了类似的尝试,在不久前结束的2017—2018赛季巴塞罗那对阵皇家马德里的“国家德比”首回合就被安排到了西班牙当地时间下午,即北京时间晚八点这一适宜亚洲观众的时间段进行,而意甲的重头戏“米兰德比”的比赛时间已经连续两个赛季被定格在了意大利时间的中午开球。

3.2 竞技诉求对商业运营的桎梏

由于动机上的差别,竞技规律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逻辑的推行,特别是关于竞技水平的诉求成为了足球产业中实现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一项桎梏。

拥有着卓越的技战术实力,同时又普遍负债经营的西甲联赛便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毋庸赘言,西甲联赛在更多的时间里都占据着欧洲足球联赛竞技水平的最高点,其旗下球会在欧冠及欧联等国际赛事中的大放异彩即是明证。但这里需要发觉的是,西甲联赛的这种一军突起是基于在竞技规律与商业逻辑间的失衡而得来的。西甲联赛旗下在俱乐部所有权方面的会员制决定了赛场成绩在俱乐部经营中的举足轻重地位,俱乐部的第一领导人,即俱乐部主席由全部会员选举产生,而会员又以球迷群体为中坚,换言之,俱乐部高层权力结构取决于球迷对赛场成绩的满意程度,因此,超出了俱乐部财力可承受范围的球队阵容投入成为了西甲联赛的普遍现象,2011与2015两个赛季因大部分球队资金受困而发生的西甲联赛停摆尴尬无疑是将这种竞技与经济间矛盾彻底显露。

4 基于两相平衡的政策导向

商业化在赋予足球联赛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当代欧洲足球联赛运营方必须于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间取舍的进退维谷处境,因此,我们在完成了上述对二者间相互关系的发觉与归纳的基础上,有必要再行讨论欧洲足球产业在经济与竞技间寻求平衡的未来发展之道。而关于如何实现更为合理的平衡状态,最为现实有效的途径应是借助超脱于竞技与经济两极的政策力量,足球产业化不应当意味完全随波逐流于资本经营体系,适当的政策导向、甚至是政策干预是促进当代欧洲足球联赛合理发展的必要之举。

4.1 维持联赛的竞争性

当前政策导向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保持足球联赛更广泛的竞争性,这既是调动大多数俱乐部参与意愿的现实要求,也是维系更为广泛的球迷群体关注足球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逻辑施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竞争与积累之后,垄断或准垄断性质的资本势力的形成,它普遍地表现为财雄势大的超级公司对市场强有力的干预与掌控能力,曾经的竞争受益者开始反身去淡化市场中竞争活动的广泛性,出现了由少数大型财团所掌握的资本特权。这种商业逻辑具体到欧洲职业足球联赛当中,则具体表现为几家豪门俱乐部对冠军的长期垄断,或是少数突然注入雄厚资本的俱乐部对市场平衡的骤然打破,[6]久而久之,中小型球会被长期隔绝于夺冠集团之外,随之而来的是品牌价值的无法构建,进入了经济与竞技上双重的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看到,在足球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时代,欧洲各国职业联赛及欧冠与欧联等国际联赛的冠军球队在数目上远远多于20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之后,例如欧冠联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先后涌现出了利物浦、阿斯顿维拉、汉堡、尤文图斯、布加勒斯特星、波尔图、埃因霍温、AC米兰八支冠军球队,而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一数字下降为六支,意甲联赛在20世纪80年代共有六支不同的球队夺得冠军,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一数字仅为三支,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无疑会最终在经济与竞技两个方面危害足球运动本身。依据欧洲足球产业研究者普遍的调研观点来看,职业足球的“竞争平衡”来自于运动员质量的分配与联赛系统内经济能力上的竞争,[5]因此,欧洲各级足球组织需要出台相关的措施限制豪门俱乐部对中小型球会球员资源的挤压以及制定更为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特别是关于后者,毕竟各俱乐部在球员质量占有上的不平衡是以经济基础上的不平衡为根源。在此方面,英超联赛的利益分配政策对中小型俱乐部的保护在目前欧洲联赛中算是相对到位,其运营方制定了诸多平衡各队经济收入的政策,以2016-2017赛季的数据为例,转播费分配榜上占据榜首的冠军球队切尔西的收入为1.528亿英镑,而占据着积分榜与转播费奖励最后一位的桑德兰的收入为9999万英镑,[7]比例约为1.5∶1,并未出现太大的悬殊,相比之下,西甲联赛在2011-2012赛季中,巴塞罗那与皇家马德里分别获得了1.4亿欧元的转播费收入,而其他18家俱乐部平均转播费收入仅为2100万欧元,这也就不难解释历年英超争冠形势较之西甲的更加多元,由此可见,英超联赛的导向性政策应该成为欧洲其他职业足球联赛借鉴与再发挥的样本。

4.2 兼顾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政策力量的介入是为了在经济与竞技间寻求平衡,而非在足球产业中注入新的问题制造因子,因此,相关政策必须在竞技规律与商业逻辑的合理框架内进行制定,避免政策本身成为足球产业发展的障碍,西甲联赛中的政策干预则是这方面的反面案例。如之前所述,西甲联赛规定的俱乐部所有权会员制决定了不切实际的竞技诉求所造成的不理性后果的屡次出现,[8]而每当联赛面临困境之际,西班牙政府则充当了问题的最终化解者,这就更加滋生了联赛运营方失衡于竞技与经济间的有恃无恐。为了实现导向政策的合理性制定,还必须要联动相关行政部门对足球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监督。[9]在欧洲,由于足球组织超脱于政治管辖的民间机构属性,再加之当前足球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空间,自然形成了贪腐的法外之地,近年来关于国际足联、欧足联的相关新闻已是不胜枚举,因此对欧洲各级足球组织的行政监督亦是保证政策介入合理性的应有之义。

此外,除了对政策本身的关注之外,在政策的具体落实上也应当加大力度,维护政策的行之有效。事实上,近年来欧足联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公平政策,但皆被巴黎圣日耳曼、曼城等多金球会以各种“阳奉阴违”的精巧运作所化解,今年夏季转会期内马尔以接受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所有方在其他领域巨额宣传费的方式完成了足球运作体系内的“零身价”转会,无疑成为了对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有效性的莫大讽刺,因此对于政策落实端的深入关切,制定相关的惩戒机制,应当是今后欧洲职业足球联赛运营方的工作重心之一。

5 结语

欧洲经验对于中国足球联赛的启示

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作为当今世界竞技水平与商业价值最高的足球运行形式,其在当下存在众多利弊及经验教训无疑值得中国足球联赛吸取借鉴。较之于欧洲足球产业,更为现实有效行政管理职能是中国足球环境的一大特征,尽管这一特征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经历中制造过一些负面现象,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它因缺乏监管而铸成了昔日的危机,但在各方面管理更加完善的当下,富于效力的行政职能同样为中国足球联赛提供了一种协调商业逻辑与竞技规律的难得机遇,事实上,这也正是欧洲职业足球联赛所欠缺的调节机制。中国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较为薄弱,但是拥有着由庞大人口基数及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所组成的市场优势,雄厚的资本力量为竞技水平的提升创设了一定的可能,如果能够利用好这种行政管理优势,在足球运动规律内部有效地调拨资本,无疑会极大地促进中国足球联赛的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足球联赛西甲英超
英超
认识足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