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作的人挥洒自如,却难以说出究竟,无法将自己的写作能力传授给另一个人,即使嫡亲子嗣亦是,而有些不会写作的人,有些人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下笔之后就抓耳挠腮,捉襟见肘。就是因为人们一直没有弄清楚写作者面对的主观和客观是什么样子的。
写作者都要面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困扰,仿佛分清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后,写作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朱伯石先生提出了“三级飞跃”的写作理论。“三级飞跃”说的特点是,在物(材料、生活)到“意化”之间发现了“感知飞跃”这个中介,使得客观生活、材料通过感知为意化创造了条件,使意化成为可能。并在意化到外化之间发现了内孕这个中间环节,实现意化向外化的转化。但是,“三级飞跃”中的“内孕飞跃”与刘锡庆先生的双重转化的意化一样,都是想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让写作者轻松地从客观世界过渡到主观世界,仿佛只要让写作者从客观世界进入到主观世界了,文章就能写成了似的。裴显生先生提出的“雏物化”观点显然是企图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说文章是对生活的反射时,或者说,社会生活决定写作行为时,人们都忽略了写作面对的语言特质问题,或者说,写作到底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主观和客观。
应该说,写作的学生都面对两个写作者,一个是范文的写作者——文章样式和模型的创建者,一个就是从事写作的自己。此时,写作的学生面对的主观世界也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个世界既包含了主观情感创作激情,也包含着作者自己积淀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现实事件和场景;而范文中主观世界同样也包括了范文作者的主观情感创作激情,也包含着范文作者积淀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现实事件和场景。但是,此时,写作者面对的客观只有一个,就是范文提供的文章样式和模型。这个客观的东西也是以主观的形式存在的。从一定程度上讲,当一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他面对的已经没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客观世界,都是哲学意义上的主观世界。当他写“树”的时候,他就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树,而进入了自己生命中的对“树”的情感和他所读过的写“树“的文章中。
写作者眼中的客观物即文章的样式和模型,应该是主观和客观交融的东西。文章的样式和模型已经融合了主观和客观,是结合体,或是结晶体,是现成的文章,是写作者将外界的自然和社会生活,通过个性的语言加工后的语言成品。从事写作活动的写作者,面对的其实不是外在于自己的冰冷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已经融入了写作者个人情感中,成为写作者的主观,而此时写作者面对的客观,则是一篇篇活生生的文章成品在写作者脑海中存留的积淀,写作时他需要提取“文章样式和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写作者积累的文章模式和模型越多,他的写作储备就越多,他的写作能力就越强。
为什么要厘清“写作者面对的主观和客观”这个问题呢?因为当写作者总是从活生生的客观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的时候,他所积累的只是浮在生活表面的一些事件和图像,这些事件和图像是无法生成文章的构思和结构的。寫作者一旦进行写作,他面对的客观只是一篇篇范文形成的文章样式和模型的时候,写作教学的着眼点就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写作教学的方向也就会发生豁然开朗的逆转。这个逆转的根据是写作的独特之处,语言特质。通俗点说,谁能给写作者提供语言特质,谁就占据了写作教学的关键部位。提供语言特质的唯一途径,就是语言成品——文章。
文章是阅读课的概念,而写作课的范文我们要称之为“文章样式和模型”。文章是浑然一体的,即使读者读完了,也不会主动寻求除了内容之外的其他东西,而称之为“文章样式和模型”,就是说,我们把它当作“写作中介”,能促使学生将文章中关于写作的一些要素提取出来,于是才成为了样式和模型。“能力来自于模型”,这是建构主义最经典的言说,当然也适合于写作教学。写作者正是凭借这些积累的“文章样式和模型”学会写作,而教师正是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文章样式和模型”来完成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不只是教师创作的问题,还要加入教学要素;也就是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写作。简而言之,写作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教学平台上学会写作。这个平台实际上是一个个大小各异异彩纷呈的文章样式和模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弄清楚写作者面对的主观和客观是什么的问题,他就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游离语言特质的写作教学素材,这样的写作教学当然是隔靴搔痒,胶柱鼓瑟。
贾亮亮,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