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经筋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2018-11-25 10:41杨梅王雪梅王蓓蓓程颖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

杨梅 王雪梅 王蓓蓓 程颖

摘要:傣医经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由于历史原因,经筋理论缺乏整理提升,目前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的现状,研究尚属空白。通过文献整理、临床调研、田野调查、跨文化比较等方法,构建傣医经筋理论,对于丰富、完善傣医理论体系,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傣医学学科创新发展,以及保护传承傣医药学,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傣医学;经筋理论;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7-0079-03

傣医学是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核心,“雅解理论”、“三盘学说”、“风病论”为特色的具有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傣医学知识体系中,气、血、脉、筋等概念占有重要地位,傣医学在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时均有涉及。然而,目前傣医学理论体系中仍缺失完整的经筋理论,经筋理论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1 傣医经筋理论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经筋的概念及内涵研究 傣医学认为,筋是人体组织结构之一。《嘎雅山哈雅》[1](人体解说)一书中记载:“人体全身共有50根大筋,似冬瓜藤粗,分布于人体的各部,从颈部到足部左右各有5根,颈侧部到胁、肋部左右各有5根;胁肋部左右各有5根;颈部到上肢外侧部左右各有5根;颈侧部到上肢内侧左右各有5根。小筋有600根,围绕大筋分布,有的似琵琶弦粗,有的似纱线细,更小的有700根,最细的有7000根。”明确指出人体筋之形状、数量及分布。但从其描述来看,将之称为经脉或者经筋更为确切。傣医学经典对于经筋概念的界定,为研究经筋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1.2 经筋理论在傣医临床中的应用 傣医臨床诊治疾病过程中,较为重视对筋、脉、气、血的诊察及调治。散在的经筋理论已被广泛用于阐释病机、诊断疾病、诠释药效和推拿治疗之中。

1.1.2.1 阐释病机 傣医学认为,许多疾病存在“气血不通、筋脉失养”的病机,故常以“活血通气、接骨续筋”治之。如:心绞痛、高血压病(风气过盛型)[2]的病机为“瘀阻心胸,血脉不通”,治以“除风通气,活血止痛”为原则;寒性偏头痛的病机为“水寒血冷,气血运行不畅”,治以“补火除寒,通血止痛”为原则;骨折病机多为“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为原则。

1.1.2.2 诊断疾病 傣医诊察疾病时,通常运用望、闻、问、摸四诊来收集病情资料。其中摸诊(赶朴害)即包括对人体肌肤、四肢、头面、胸腹、肩背部等部位之经脉、气血、筋等进行诊察。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傣医擅长运用摸法来诊病,他们通过手指触觉感知患者经脉、筋上面是否出现结灶性、瘀滞性、累及性、牵涉反应性、收缩性等异常征象,从而判断人体内脏的病变。

1.1.2.3 诠释药效 常用傣药的功效也与筋、气、血有密切关系。不少药物具有通气活血,通血止痛,舒经络,舒筋活血,续筋接骨,强筋壮骨等功效。如:抱冬电(薇子)具有“通气活血”功效;嘿麻柳糯(飞龙掌血)具有“除风通血止痛”功效;汪欢(香芋)具有“舒经络,祛风湿,止痛”功效;嘿柯罗(青牛胆)具有“利水消肿,除风止痛,舒筋活血”功效;埋嘎筛(龙血树)具有“通气血止痛,续筋接骨”功效;管底(三叶蔓荆)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湿止痒,强筋健骨”功效[3]。

1.1.2.4 手法推拿 傣医外治法以“十大传统疗法”为特色,主要用于机体保健与疾病防治。十大疗法中的“沙雅”刺药疗法、“过”拔罐疗法、“咱雅”擦药疗法、“闭”推拿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的功效。以上四种方法的正确施治,当以经脉或经筋的分布、循行和主治范围等理论为依据。经验丰富的老傣医往往能在患者病变部位触及到阳性条索状物,于是运用分筋、理筋手法剥离条索状物体,使病变部位恢复如常。如:治疗偏头痛用手指掐患者双足大脚趾的下部以止痛;治疗月经不调,则按压两膝外侧和内踝处即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常通过推揉、按压、牵拉腰腿相关的经筋以达到治疗效果[4]。

总之,在傣医药学知识体系中,早有气血、经脉、经筋等概念存在,遗憾的是经筋的知识尚处于零散、混乱、残缺的状态,未能提炼、升华至理论层面。由于缺失对它的总结、归纳、提炼,导致临床诸多有效的诊治实践无法进行理性解释。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未曾见到傣医经筋学说研究的相关报道。但印度阿输吠陀医学与泰医学中都有较为完整的脉轮及经脉理论。从知识的传承来说,傣医学、泰医学与印度阿输吠陀医学间存在着渊源关系,经脉理论亦然。印度和泰国传统医学界,脉轮、经脉理论至今仍然在疾病诊治、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傣医经筋理论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因此,研究傣医经筋理论,对印度传统医学及泰医学相关理论的梳理是不可或缺的。

1.2.1 印度脉轮理论研究现状 脉轮(Cakra)最早见于印度最古老的文字传承系列论著《吠陀经》(Vedas)中。之后《奥义书》(Upanishads)、《瑜伽经》(Yoga Sutras of Patanjali)中,也约略提及脉轮是意识的灵魂中心[5]。印度医学最重要的经典《者罗迦集》论述了与心脏相系的“十大脉管”,《妙闻集》认为人体“二十四条经脉”以脐为根本。阿输吠陀医学将人体生命之气运行的通道称为气脉。认为人体共有脉管七万两千条,包括从脐部发出24条重要经络,遍布全身[6]。这些经络可运送流动性物质并传递知觉。主要气脉有三条,即中脉、左脉、右脉。其中,中脉位于人体躯干中央部位,从头顶一直到会阴。中脉上有七个能量中心,称为七轮,从上至下依次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生殖轮、海底轮,简称三脉七轮,构成了人体生命之气的内循环部分。

1.2.2 泰医经脉理论研究现状 泰国传统医学与印度阿输吠陀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经脉理论如出一辙。泰医学认为人体有72000条经脉,主要有十条常被应用于泰式按摩治疗中。其中一些经脉的名称与印度传统医学相似,如泰医的中脉(Sumana)、左脉(Itha)和右脉(Pingala)与印度医学的中脉(Sushumna)、左脉(Ida)和右脉(Pingala)相同。泰式按摩中的许多穴位按压点也与印度传统医学的相同。泰医经脉理论完整地记录了人体经脉的起止、走向、循行分布及所支配的范围,以及穴位名称、主治范围等内容,至今一直指导着泰医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是泰医按摩。泰式按摩师皮尔斯(Pierce美)认为“草药知识、印度医学理论和瑜伽是首先由僧侣们从印度传到泰国的。除了佛寺,遍布全泰国的寺院依然是各种医学知识的丰富来源。”[7]传统泰医认为气血在人体内部沿着经脉流动的过程就像水沿着小溪一样流动,有的部位如激流倾注,有的部位滞涩不前,气血的起伏和流动一刻不停,按照身体各部位的需要进行分配。经脉若受到阻塞,生命能量就会流通不畅,其供给出现障碍,继而引发疾病。通过对相关经脉、穴位实施行推拿、按摩、香薰以及药物敷贴等治疗,能够缓解或治愈疾病。

从现有资料分析看,经筋概念在傣医经典中早有记载,经筋理论散见于傣医临床诊疗中,但至今仍未梳理完善,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仍未凸显,目前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的现状。而泰医、印度传统医学则有较为完整的脉轮或经脉理论,且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有明显的差别。

1.2.3 印、泰、傣传统医学关系研究 我国傣族大部分聚居地区与泰国同属于印度文化圈,有相似的文化,包括文学、哲学、建筑、音乐、宗教信仰等。佛教是印度古代科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印度传统医学即随着佛教传至中国及东南亚各国。傣、泰、印传统医学历史上存在着渊源关系。首先,三者有共同崇拜的医祖--耆婆(Jīvaka Komarabhācca)。作为印度传统医学中最负盛名的医学家耆婆,相传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王舍城的名医,其学术思想随佛教传播至印度周边许多国家。在泰国,称他为施瓦格·龚玛帕(Shivago Komarpaj),许多泰医认为他发明了泰国草药、按摩和指压穴位疗法,他的雕像被供奉于祭坛上,按摩师在给病人治疗前要向他祈祷并请求他的指引。傣医称他为龚麻腊别(Komarabhācca),傣医认为他是傣医学解药的创始人,被供奉为医祖。当然,耆婆学术思想的流传不仅限于印度文化圈,隋唐时期《耆婆五脏篇》、《耆婆脉经》就已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中就载有“耆婆治恶病方论”。可以说,传统傣、泰医学均源自于印度传统医学,在传播过程中分别与不同地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中,融入新的元素。

其次,三者基础理论如出一辙,傣医学“四塔”理论与泰医学“四元素”理论,均源自于印度古代哲學思想,即世界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构成。由于地域、文化、语言相近,三者在思维特征、文化背景及学术内涵均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傣医、泰医、印度传统医学三者均有拔罐、擦药、推拿、药敷、睡药疗法等外治法,三者所采用的方法及内容极其相似;在三者的传统医学经典中所描述之“筋”“经”的数量、形态及功能也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傣医学与泰医学同源于印度传统医学,傣、泰传统医学之间的差别极小,可以看作为同一种医学在传播中的地域化。

2 傣医经筋理论研究的意义

2.1 完善理论体系,促进学科发展 学科领域是知识创新的主战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傣医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有新的理论被阐释、发挥,其理论体系不断充实、完善、提高,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然而,傣医学中经筋理论的缺失,极不利于傣医临床的创新发展。因此,构建傣医经筋理论,完善傣医学知识体系,是促进傣医药学科发展的基础。

2.2 指导临床实践,拓展适宜技术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与先导。临床上,傣医诸多药物功效的阐释涉及到经脉、经筋概念;傣医特色外治法的正确施治,必须以经脉或经筋的分布、循行和主治范围等理论为依据。因此,通过系统整理经筋理论,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拓展傣医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之路。

2.3 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对外交流 傣族作为跨境民族之一,其主要聚居地属我国西南与邻国传统民族医药交汇的富集区。傣族与泰国、缅甸、老挝的主体民族泰族、佬族、掸族等民族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习俗和传统医学相通,文化交流和传统医药交流源远流长。加强傣医药文化向周边国家辐射,同时汲取其他民族医学的精华丰富完善傣医学。以医药文化为契机,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对于促进南亚、东南亚民族医药资源的开发合作,增进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

3 思考

傣医药作为独具特色优势的民族医药,其知识体系的不断补充、完善及提升,是其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傣医药知识体系中缺失经筋理论的现状。笔者认为,构建完整的傣医经筋理论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深化文献收集整理 以往对傣医药知识体系、傣医药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拟以傣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为基础,从中挖掘、整理与傣医经筋理论相关的内容。并与印度传统医学、泰医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汲取印度传统医学三脉七轮及泰医经脉理论的精华,梳理傣医经筋理论的思维特征、文化来源、学术内涵,以及临床实践应用价值,从而构建傣医学经筋理论。

3.2 实地调研提升理论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调研及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参与观察、问卷调查、跟踪访谈等多种形式,如,医院见习,采访当地有代表的医生、文化人士及民众等方式,挖掘、整理经筋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疏理、提炼,最终构建傣医经筋理论。

3.3 强化理论-实践-理论模式 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既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经筋理论是否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必须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因此,经筋理论研究还需请临床傣医专家审核,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直至普遍认可为止。最终构建的经筋理论,既要有傣医特色,又要符合临床实际。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是傣医学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忽视这一环节,势必阻碍傣医学学科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傣医经筋理论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的现状,通过文献整理、临床调研、田野调查、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傣医经筋理论的思维特征、文化来源和学术内涵,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最终构建傣医学经筋理论。对于充实完善傣医理论体系,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傣医学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艳芳.嘎牙山哈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杨梅.傣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朱成兰.傣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45.

[4]和媛媛,邰先桃.中医推拿和傣医推拿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2):11-12.

[5]艾诺蒂·朱迪斯,林荧.脉轮全书[M].台北:積木文化出版社,2014:27.

[6]廖育群.印度医学的“脉”与“穴”[J].中国科技史料,2001,22(2):152-167.

[7]C·皮尔斯·赛尔盖罗,唐明川.泰式按摩百科全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

(收稿日期:2018-04-09)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综述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