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洪
摘要:目的 觀察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纳入观察的中风SHS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均接受中风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包括刮痧和中医封包治疗的中医特色护理,4周后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和患肢疼痛评分(VAS)。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明显上升,而VAS评分则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疼痛,进一步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中风;中医特色护理;刮痧;中医封包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7-0096-02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呈现出发病率日趋升高和发病年龄日趋年轻的态势,伴随出现的各类并发症亦是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于中风后1~3月,患者早期表现为中风偏瘫侧肩部疼痛活动不利,手部水肿、疼痛,后期可发生手部肌肉萎缩、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心理功能[1]。近年来,笔者对这类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中风专科收治的中风SHS患者64例,根据SPSS18.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6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排序,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3~70岁,平均(56.8±12.5)岁;中风病程2周~3月,平均(1.8±0.8)月;缺血性中风21例,出血性中风11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57.3±12.9)岁;中风病程2周~3月,平均(1.9±0.8)月;缺血性中风22例,出血性中风10例。经SPSS18.0统计软件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均符合正态性分布,且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第7版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肩手综合征的诊断参照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所建立的肩手综合征评估标准,中风患者表现为偏瘫侧肩手的疼痛、皮肤潮红、表皮温度上升、手部活动受到限制。排除标准:年龄大于70周岁者,精神神志异常者,中风病情进展或生命体征不平稳者,患侧肩手部有明显的外伤或感染,伴有肩周炎、类风湿等疾病可能影响疗效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中风病的常规中西医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维持水电平衡、针灸、康复训练等。对照组患者每日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患者饮食低脂、低糖、低盐,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体位护理注意患者良肢位的摆放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①刮痧:患者平卧后暴露偏瘫侧上肢,用活络油沿偏瘫侧上肢阳明经涂擦,然后用刮痧板与皮肤成45°角沿阳明经从末端向近心端刮,以局部皮肤发红变紫为度。每周1次,连续刮4次。②中药封包治疗:采用健缘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HNJY001A型)治疗,按照说明书将绑带依次固定在患侧上肢的肩臂和手部,打开电源每次治疗30min,每d 1次,每周连续6次后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SHS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功能障碍和疼痛,由同一康复治疗师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最高分为66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高代表上肢运动功能越好;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患者自行对患肢疼痛评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评测时间包括纳入观察开始时和干预4周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置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观察指标对比(x±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 讨论
作为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学者们的共识是多种病因影响交感神经,造成末梢神经血管障碍,同时肩关节微小损伤,长期不运动造成废用性萎缩,导致血管神经反射异常所致,故也将其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2]。本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平片不典型,通常显示节段性骨质缺乏和软组织水肿,并无诊断意义,因此临床中主要依靠肩、手疼痛伴功能障碍来诊断,治疗多依靠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护理则主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营养和体位摆放[3]。
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划归于“肩痹”范畴,但其病因又并非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之痹。中风患者多因肝阳上亢,气血逆行,窍闭神匿所致,患病后久卧少动,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脉,不通则痛则肿。加之患者多年老体弱,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夹杂成痹。日久气血不能濡养肢体,则见关节挛缩。治疗当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因此,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刮痧板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笔者选取手阳明经作为刮痧区域,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刺激能促进经气充沛,血行通畅;而方向由下而上,能进一步促进组织液的回流与水肿的消除[4]。中医封包治疗是以中医外治理论为基础,通过远红外和复合磁场的共同作用,将含有效的活化中药物质的封包敷于特定部位,使药物通过体表毛窍慢慢地渗透入经络血脉,具有调理气血、活血通窍、消肿止痛之功[5]。笔者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干预后,中风患者的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得以明显改善,疼痛也明显减轻,接受中医特色护理患者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且疼痛减轻也更明显。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疼痛,进一步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红,徐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6):272-274.
[2]李彤,孙红伟.浮针疗法结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1):164-166.
[3]刘素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7,(13):1642-1644.
[4]柴哲颖,倪斐琳,周靖.穴位按摩配合刮痧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48-49.
[5]卢小芹,卢慧清,钟少碧,等.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肩手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17):2125-2126.
(收稿日期: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