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青玲
摘要: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老年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的评分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排尿评分为(3.34±1.07)分,体温调节评分为(1.45±0.61)分,性功能评分为(1.39±0.42)分,總分为(10.18±2.09)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为(8.06±1.68)分,运动评分为(16.49±2.50)分,并发症评分为(1.52±0.50)分,总分为(28.39±3.6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DSS评分为(120.04±12.73)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可显著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镇肝熄风汤;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自主神经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7-0038-03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老年神经内科疾病,本病缓慢起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以往的研究多关注患者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的改善,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临床研究显示,98.6%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且其中多数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治疗主要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而有研究显示,左旋多巴制剂甚至可增加患者非运动症状[3]。肝肾阴虚、阴虚风动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证型[4],运用中医学理论丰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可为本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0.83±7.51)岁,病程1~8 a,平均病程为(3.17±2.44)a,6例Hoehn-Yahr分期为1期,5例为1.5期,8例为2期,12例为2.5期,10例为3期。18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4例为高中/中专,9例为大专及以上。对照组中,男28例,女13例,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0.75±7.42)岁,病程1~7 a,平均病程为(3.09±2.31)a,5例Hoehn-Yahr分期为1期,4例为1.5期,8例为2期,12例为2.5期,12例为3期。17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3例为高中/中专,11例为大专及以上。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5]进行诊断。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头颅MRI等资料为诊断依据,同时所有患者经多巴胺制剂等治疗有效,明确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根据《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中关于肝肾阴虚型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同时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其他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有药物、酒精依赖史,精神病史以及依从性不佳不能完成本研究干预措施的患者;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每次0.125 g,每天3次。随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每周调整服药剂量1次,每次调整为增加日服用剂量0.125 g,每日服用3~4次,直至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耐受良好为止,每日最大服药剂量为1.25 g。观察组在服用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上,服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牛膝30 g,代赭石30 g,龙骨15 g,牡蛎15 g,龟板15 g,白芍15 g,熟地黄15 g,生地黄15 g,天麻9 g,秦艽9 g,川芎9 g,甘草3 g。以上诸药,通过本院颗粒药房制成颗粒剂型,以温水冲服,每日服用1剂。连续服用6个月后进行相关疗效指标的评价。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多巴丝肼片的每日用量;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7]、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8]、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9]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量表的评估均有同一研究团队完成,调查员在进行量表评估前均接受统一的培训,以确保量表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OPT-AUT、UPDRS以及PDSS的评分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每日多巴丝肼片用量比较 观察组每日多巴丝肼片的用量为(0.38±0.17)g,对照组每日多巴丝肼片的用量为(0.39±0.15)g。2组患者每日多巴丝肼片用量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COPT-AUT评分结果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的SCOPT-AUT评分结果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排尿评分为(3.34±1.07)分,体温调节评分为(1.45±0.61)分,性功能评分为(1.39±0.42)分,总分为(10.18±2.09)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排尿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COPT-AUT评分结果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2组患者治療前后UPDRS评分结果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的UPDRS评分结果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为(8.06±1.68)分,运动评分为(16.49±2.50)分,并发症评分为(1.52±0.50)分,总分为(28.39±3.6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结果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PDSS评分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的PDSS评分为(101.48±12.95)分,对照组为(101.96±12.38)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DSS评分为(120.04±12.73)分,对照组为(98.81±11.39)分。观察组治疗后的PD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
2.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有关帕金森病临床研究的深入,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诊疗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董宏利等[10]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均存在非运动症状,且非运动症状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在杨雪霞等[11]的调查中,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为明显。本研究采用SCOPT-AUT评分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评分结果越高,说明自主神经症状越严重。观察组治疗后的排尿、体温调节、性功能以及总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这说明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同时,对照组治疗后的排尿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余维度的评分与治疗前无差异,这说明单纯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因此,中医中药的应用有助于优化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
帕金森病属于祖国医学“颤证”的范畴,其发病与五脏气血紊乱均有关系,而其中肝肾虚损是主要的病理变化[12]。本病以肝肾虚损为本,加上风、痰、瘀等实邪互结,阻于脑窍而发为病[13]。镇肝熄风汤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本研究在此方的基础上,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加减。方中以牛膝补益肝肾,代赭石镇肝降逆,两者配伍,使气血平复。龟板、龙骨、牡蛎滋阴潜阳,白芍养血柔肝,熟地黄、生地黄滋补肝肾,天麻、秦艽、川芎通络止痉,甘草调和诸药。方中药物配伍使用,补益患者肝肾之不足,息风解痉,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PDSS评分显著高于
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因此,在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可进一步改善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西医西药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尚缺乏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与西医西药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体系。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这说明本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多巴丝肼片可较好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彭珊,杨飞,张树山,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7,25(5):567-572,594.
[2]张勇,卢祖能,董红娟,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及其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23(5):343-347.
[3]任宝龙,张振帅,赵晓燕,等.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副作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21(7):153-153,154.
[4]熊冻,刘远新,张彪,等.帕金森病中医体质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157-1159.
[5]陈生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5):352-355.
[6]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
[7]Visser M,Marinus J,Stiggelbout AM,et al.Assessment of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The SCOPA-AUT.[J].Movement disorders,2004,19(11):1306-1312.
[8]王冰,徐军,汤修敏,等.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信度和效度研究[J].山东医药,2009,49(28):88-89.
[9]张锦红,彭蓉,杜宇,等.帕金森病睡眠量表中文版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1):3294-3299.
[10]董宏利,刘春风,胡小伟,等.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13-815.
[11]杨雪霞,李鹏.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60-1262.
[12]廉龙江,汪瀚,杨文明,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6,36(6):643-645.
[13]李哲,胡瀛宇,雒晓东,等.帕金森病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4):908-914.
(收稿日期: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