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才
【关键词】 教育教学;学生;主体性;启发;建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2—0055—01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主动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不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无论进行哪个科目的教学,都要从学生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学习活动才有可能产生教师预设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而不是低效的或无效的。那么,怎么样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呢?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进行一系列探讨。
一、主体性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主体性教育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可以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进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三是利用主体性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社会竞争能力的创新社会实践人才。
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是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 ,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種旨在提高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把学生作为被动的,作为“受教育”的“知识记忆器或容器”。
二、主体性教育的方法
1. 主体意识的启发。主体意识是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不可能以一种主动、进取的精神追求上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因为,主体意识是学生对自我及在环境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及创造力的主动渴求。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拥有了主体意识,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求学的目的,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自我的地位、作用,从而真正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当然,每个学龄段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个性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把不同特点、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发展。
2. 主体学习观的建立。主体学习观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主体学习观的核心是,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家长,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或父母的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受教育对象。新课改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想方设法灌输学生知识,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教师的真正作用是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观,掌握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会学、学会和终身学习。
3. 主体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拥有了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观后,就需要把主体学习能力发挥出来,如果不能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意识和学习观只是一种理念,是无意义的概念而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巧设各种任务目标,让学生解决,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加强和实践,学生就能逐步地把理念转化成一种实践知识和实践方法,最终变成自己的方法论实践知识,从而终身受益。
三、主体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1. 目标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主体意识和主体学习观具体到细节中,通过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活动和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加强目标引导。通过多次重复性的指导,学生就会逐渐明白并学会主动学习。
2.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已体现出其优越性,特别是对于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观,掌握主动学习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经常变换学习主题和组员组成。让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探讨问题,从而形成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 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是主体学习观和自主学习法最直接的体现方法。教师要在每个学段根据学生情况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知识发挥出来,把理论变成实践,在实践中把抽象地理念以及观念变成自己的综合能力,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以后解决更大更多的实践问题储备丰富和坚实的知识储备。一旦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社会实践调查,并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就真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达到了会学、学会和会用的教育目标。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