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8-11-23 11:30黄伦宽
卷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首先确立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然后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改革方案,同时抓紧抓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实践教学、教研教改及师资培训几项重点工作,则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必将大大改善,并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布局广泛,发展迅猛,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等发展尤甚。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悖,在全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不断缩编、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要想对口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这给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规格较低,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技能训练不足和动手能力不强,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和就业困难,学生生源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各高等院校必须正确分析形势,与时俱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重塑专业的品牌和形象,积极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扫清道路。

1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与时俱进的复合应用型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入主流、出特色”的基本要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技能”的基本思路,全面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教学工作特色,不断开创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基于前述目标和任务,高校在人才培养时,应以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实践为重心,按照“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根本,适度弱化专业概念;以理论学习为统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强化专业实践;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和培育“后劲”;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应相互协调,并积极与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相衔接” 的四大基本原则,从专业转型、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

2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深化教学改革

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以课程设置为前提,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特色,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理论水平和综合技能。具体措施包括:1)按照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要求,增加英语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2)适当压缩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3)增大实验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力度;4)控制总学分规模和周课时数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加强技能培养的时间;5)加大法律、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课程的设置力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层次和知识视野;6)加强课外实践管理,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7)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3 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始终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紧密结合,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要求,积极争取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改教研、教学名师培养、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各大要素,使其成为推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

4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是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环节,主要策略包括:

第一,通过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学分结构,通过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及课程随堂实验等方式,使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

第二,全面启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各教研室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果。

第三,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工作,出台相关纪律和制度,明确学生课外实践的范围和任务,提出考核标准和獎励办法,使学生课外实践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有序的进行。加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鼓励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的不断出台。

第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学校应以学生所在学院为依托,不断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开拓力度,以基层政府、事业单位、街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为主要合作对象,广泛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本科生的专业实习提供更多的空间,便于培养高技能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5 以教研促教改,不断探索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规律

加强教学研究,修订和编写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是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方面。各高等院校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应仅仅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及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而更应强调围绕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展开教学研究和实施教学改革项目,只有通过研究和改革不断摸清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发展。

6 强化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败。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培训和提高。面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们应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重要的人才保障。

总之,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全球视野、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它不但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就业率,而且能重树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心,显著改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形象和品牌。

参考文献

[1]阳盛益,杨雪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经验借鉴与改革思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25(6).

[2]李跃平,黄子杰,瞿书铭.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8(3).

[3]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2009,(19).

[4]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26(3).

[5]王培章,陈燕玲,高晓宁.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

[6]宋琪,金青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4).

作者简介

黄伦宽(1973-),男,汉族,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与行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