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泽
调查研究显示,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是由感冒或感染病毒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局部神经营养性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和水肿,压迫面部神经,导致轴突问题。在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应尽量改善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减少面神经炎症和水肿,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1]。文章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以及针药结合组,研究了温针灸对面瘫的具体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在16~6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以及针药结合组,每组均为19例患者,三组患者分别给予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以及药物与温针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具体治疗效果[2]。
温针灸组利用毫针对患者取穴用针,针刺穴位选择下关、合谷、翳风、足三里、阳白、地仓等。治疗时患者卧于治疗床,充分暴露皮肤,医护人员对面部针刺的皮肤进行常规性碘伏消毒,取毫针对上述穴位垂直进针,刺入皮肤,并根据不同的穴位调整针刺的深度,直至患者觉得肿胀并耐受为度[3]。在留针过程中,在足三里、翳风、下关三穴处将艾绒以纸巾包裹搓团至枣核大小,中间刺孔后安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艾团1~3团[4]。发病时间较短且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轻刺激,治疗一段时间后,给予患者强刺激。1个治疗疗程为7天,每天治疗1次[5]。先药物后温针灸组,使用激素治疗方法,选择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32020715)3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7天。或者进行静脉滴注,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2889)10 mg,每日1次,连续7天,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减少药量。在治疗14天后,给予患者温针灸治疗方法,具体针灸方法同上,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7天[6]。温针灸与药物结合组,在给予面瘫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其针灸刺激治疗。药物使用与针灸方法同上。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愈:患者口鼻正常,不存在歪斜问题,面部表情自然;显效:患者面部表情自然,但眼裂并未完全闭合,口角基本不歪斜;有效:患者口角与眼裂情况基本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情况并未好转,依旧恶化。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
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效果,且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在痊愈率与显效率方面,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均明显高于先药后针组,治疗显效率与痊愈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中医理论中,面瘫主要因风寒入侵引起,属于口癖范畴,导致患者气血麻痹、脉络失养[7]。对此,中医主要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旨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扶正祛邪。西医疗法费用较高,效果不显著,中医治疗方法复发率较低且起效快,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8]。
温针灸属于经典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应取其下关、足三里以及翳风三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翳风、足三里以及下关属于少阳与阳明两经,分布于面部及耳后茎乳孔附近神经走行的关键位置[9]。针刺上述两条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止痛效果[10],从而在调节气血的基础上达到改善具备症状的目的。同时,温灸治疗不但可以疏通患者面部神经通络,且还可以养血活血[11]。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以及针药结合组,分别给予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以及药物与温针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温针灸与药物、温针灸结合组的治愈率与显效率明显高于先药后针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尽早使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疾病情况[12],提升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