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8-11-23 02:58徐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外科指标体系

徐凯

医师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也是推进医改的重要力量。如何评价医师绩效,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和公平性,引领医师积极投入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期的任务之一[1]。同时,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2]。2016 年10 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3]。《纲要》提出的健康教育、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健康科技创新,为医师绩效评价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在前期研究课题的基础上[4],基于某三级医院构建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该院提供一套绩效考核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2017年9月—2018年7月,课题组结合前期关于医师能力评价的研究基础,在健康中国战略视角下,引入“互联网+”思维[5],注重实际工作导向,结合该医院发展现状,重构医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充分了解目前国内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工作实践,并以《纲要》为框架,梳理医师绩效评价方面的备选关键指标,分内、外科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筛选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6],利用直接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某三级综合医院为蓝本,选取了该院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方面的专家30名进行咨询,其中高级职称占96.67%(29/30),硕士以上学历占83.33%(25/30),临床一线专家占80.00%(24/30),在医院工作超过10年的占93.33%(28/30),熟悉工作实际和医院要求,除临床一线专家外,管理专家为医务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等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部门,咨询结果可信度较高。根据调查结果,两轮问卷调查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均为100%。

2.2 指标体系

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确立师绩效评价的指标(表1)。其中一级指标3个,即工作指标、发展指标和费用指标;二级指标5个,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科研教学、社会贡献、费用控制;三级指标内科18个,外科20个。

2.3 指标权重

在参与咨询的30名专家中,选取10名专家参与指标权重调查,其中内科、外科专家各4名,医院绩效考核小组成员2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发放的10份调查问卷全部回收,8份问卷有效,有效率80%。根据调查结果,分别计算内、外科指标权重(表2、3)。

3 讨论

3.1 遴选核心指标

文献研究表明,目前一些医师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过于追求指标的覆盖面,不少指标体系包括几十个指标甚至上百个指标,不能很好的反映绩效评价的核心要求,不能给予临床医师明确的绩效改进方向;再者,因指标过多,给绩效考核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影响了日常工作效率,也影响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广[7]。

所谓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实现目标的程度,“绩”为业绩,即工作结果; “效”涵盖效率、效益、效果等,用来表示工作的过程,绩效的核心内容包括结果和过程两方面[8]。因此,评价医师绩效,需抓住结果和过程两个重点,设计指标体系。本研究在结合前期课题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不超过20个指标(内科18个,外科20个)的指标体系,从专家咨询结果来看,指标的认可度绝大多数都超过了80%,能较好的反映临床医师绩效。

表1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师绩效评价指标

表2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内科)

表3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外科)

3.2 指标量化和标准化

指标体系中包含的部分指标存在等级差别,如发展指标中的论文、专著,以及科研课题,不同类别的论文、不同层次的课题代表的水平不同,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次打分和按比例换算的办法。同时采用不用的评价方法,对数据的处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采用TOPSIS法,就要求数值同趋势化。TOPSIS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归一化后的数据矩阵,算出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和最劣方案的距离,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该方法对样本资料没有特殊的要求,计算较为简单、应用比较灵活,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效益评价、卫生管理等多个领域[9]。

3.3 专科指标的拟定

临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院岗位结构比例复杂,一些学者针对不同的临床专科,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医师开展了绩效评价的研究,并列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科学评价临床医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10]。本研究考虑到该院工作实际,以及内部管理结构,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区分了内、外科,基本可以涵盖主要的评价科室。但针对影像医学、麻醉医学等学科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3.4 指标体系优化

目前,不少地方开展医师绩效考核后,指标一成不变,影响了考核的科学性[11]。一方面医师绩效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政策变化和医院重点工作实时进行调整;另外一方面指标体系本身也需要经过评价实践后进行优化,才能确保构建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动态调整评估体系、完善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实现评价主体、客体的双向沟通,可以促使绩效评价工作达到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目标,也有助于提升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评价工作与引导医师发展的有机结合[12]。

3.5 政策宣贯的强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评价可以反映该院医务人员对国家有关政策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如紧扣健康中国的医学科普、CMI、医学科研等,与医务人员密不可分;如DRGs组数和CMI两个指标,这已经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评价医疗服务绩效方法,北京市开发了基于DRGs的省级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这两项指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13];再如患者满意度指标,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最终目标。但调查发现,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指标不太重要或者不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专家对国家政策、对医疗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因此强化健康中国等政策宣贯,是该院乃至全国医疗机构需加强的工作之一。

本研究紧扣健康中国政策导向和绩效的核心内容,基于医院实际构建医师绩效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可为三级综合医院病房医师的绩效评价和管理部门提供借鉴。课题组今后将关注门诊以及辅助科室的医师绩效评价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外科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