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岗,王 浩,董文辉,孙鹏飞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丰登农业示范场,河南 周口 466632)
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的群体性状及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作为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直接影响小麦群体的质量和产量[1~3]。适宜的播期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利于培育壮苗,适宜播量在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于穗数、穗粒数及粒重的协调发展[4]。师学珍等[5]研究发现,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群体的分蘖都有影响,播期早,不同的种植密度在整个生育期的群体总茎数表现差异较小;播期晚的差异较大。
本试验所用材料为河南省地神种业农科院自主选育品系,主要探讨了不同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群体性状、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为此后泛麦7030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河南黄泛区农场(东经114°24′、北纬 33°45′,海拔 51m)进行,该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沙壤,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600kg/667m2。
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播期作为主区,设4个水平(A1:10月 24日播种,A2:10月 31日播种,A3:11 月 7日播种,A4:11月14日播种),播种期间隔7d。播量为副区,设 3 个水平(B1:120kg/hm2,B2:172.5kg/hm2,B3:225kg/hm2)。主区长 6m、宽 3m,15 行区,副区长6m、宽1m,行距20cm,设3次重复。田间管理同大田。
记载小麦出苗期、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小麦3叶期,每小区定1m双行,测定小麦基本苗,于主要生育时期调查群体。越冬期在小区随机选点,连续挖小麦20株,测量苗高、叶龄、分蘖数、次生根数量和次生根长。小麦黄熟期随机连续取样30株,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和不孕小穗等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成熟收获期每小区收获3m2脱粒、测产、考种。
以MicrosoftExcel2007绘制图表,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DPSv7.05版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之间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方法。
由表1可知,在不同的播期条件下,小麦均能正常出苗,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出苗时期依次往后推迟1d、3d、9d,抽穗期、扬花期相应推迟 1~7d,成熟期基本无差异。
表1 不同播期对泛麦7030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推迟,苗期各项生育性状总体上呈依次下降或减少的趋势。在同一播期内,苗高大体上随着密度增加而增高;播期A2、A3、A4的叶龄高密度高于低密度,播期A1的条件下,分蘖数随着密度的增高而减少,次生根数减少,次生根长降低;在播期A2下,小麦叶龄、次生根数、次生根长随着密度的增高而增加;在播期A3下,分蘖数随着密度的增高而增加,次生根数减少,次生根长增加;在播期A4下,叶龄、分蘖数、次生根数、次生根长在不同密度下变化不明显。
在同一密度下,苗高、叶龄、分蘖数、次生根数、次生根长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苗高随着密度的增加在播期间的差异增加,叶龄、分蘖数、次生根数、次生根长的差异降低。
由表3可知,在同一播期下,A2、A3、A4的越冬群体、返青群体、成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A1播期下,B2密度的越冬群体、返青群体、成穗数高于B1、B3密度下的群体数量;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播期推迟,越冬群体、返青群体、成穗数呈降低趋势;通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下,随着播量增加,成穗数间差异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播期播量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表3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 (单位:万蘖 /hm2)
由图1可知,同一播量下,株高、穗长、不孕小穗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降低趋势,播期对结实小穗无显著性影响。同一播期内,随着播量增加,株高有上升趋势,穗长、不孕小穗有下降趋势。对不同播期播量下株高、穗长、结实小穗与不孕小穗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播期下,株高、穗长差异显著,结实小穗与不孕小穗差异不显著;不同播量下,株高、结实小穗差异显著,穗长与不孕小穗差异不显著。
表4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图1 不同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4、图2可知,同一播量下,穗粒数在B1播量A1~A3播期下依次增加,A4播期下降低;B2、B3播量下呈总体下降趋势;千粒重、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总体下降趋势。在同一播期下,穗粒数、千粒重、产量随播量增加而呈降低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播量下,A4播期下,B1播量的穗粒数较其他播量有显著性差异;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A2、A3播期的产量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播量下,产量有显著性差异。
图2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表明,不同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的生育进程、苗期生长、群体数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有重要影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小麦整体上呈规律性推迟,小麦拔节、抽穗、扬花、成熟期总体上向后推迟,但到抽穗至成熟期差异越来越小。这与王夏等人和李晓航等人的研究一致。
随着播量的增加,成穗数随之增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早播、播量加大有利于形成较大群体。随着播期推迟,株高降低;播量不同,株高有变化,但差异不明显。A1、A2播期下,播量少产量高,播量大产量低;A3、A4播期下,播量大产量高,说明晚播条件下,要获得高产,需要适当加大小麦播量。
由本试验可知,播期推迟对泛麦7030的穗粒数、产量影响大,对千粒重影响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综合播期播量的互作效应考虑,在沙壤土的耕作条件下,播期不晚于10月31日播种,播量在120kg/hm2和172.5kg/hm2水平上,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