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东,贺晓辉
(1.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保山 678000)
香料烟是国际流行的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国云南保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香料烟,经多年科研和生产积累,已稳定成为我国出口型香料烟的主要种植区域。
品种在烟草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与烤烟相比,香料烟这一群体规模较大的特殊烟草类型,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品种成功应用与否的基础和关键。以往对于香料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其对象品种均是叶片数较少、产量较低的克撒西巴斯玛、伊兹密尔等[1~4]。随着香料烟生产的发展,现在大面积生产从品种到施肥都已有了很大变化。
云香2号是2013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的香料烟新品种,属于多叶型品种,研究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可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配套技术方案和参考依据。
新品种云香2号,2013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试验于2014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风平镇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水稻土,移栽前0~30cm土层土壤有效氮含量96.5mg/kg,有效磷含量8.4mg/kg,有效钾含量75.2 mg/kg。设置两因素:种植密度为主处理,3个水平分别为行株距 40cm×8cm、40cm×10cm和40cm×12cm,分别以M1、M2和M3表示;氮用量为副处理,3 个水平分别为 60 kg/hm2、90 kg/hm2和120kg/hm2,分别以N1、N2和N3表示。采用裂区设计,设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28m2。
调制后烟叶分级按照香料烟分级国家标准GB 5991.1—2000进行,所得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Excel 2007作简单统计分析,并采用 DPS软件进行数据方差分析。
各处理主要农艺性状见表1。
表1 各处理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1可看出,随着氮用量的增加,株高、茎粗、节距和叶片大小均有所增加,而对于叶片数则影响不大。与施肥量相比,试验处理范围内的不同种植密度对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
各处理经济性状见表2。
表2 各处理经济性状
由表2可看出,各处理间均价表现差异不大,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处理M1N3产量产值最高,显著高于N1(氮用量为60kg/hm2)的处理。而M2N2(氮用量为90kg/hm2、行株距为40cm×10cm)时,产量产值表现也较好,AB级比例较高。种植密度较高时,在试验所设置的几种处理水平下,施肥量对产量产值的影响大于种植密度的影响。在试验设置的范围内,3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均价影响较小,而施肥量较低的处理均价表现较好。
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烟田群体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平衡关系。种植密度大,单位面积可采收叶片数变多,产量高,但过高的种植密度会使田间烟株通风透光变差,香料烟中下部叶片光照条件变差,不利于品质形成,且容易感染白粉病。
综合本项试验结果,新品种云香2号适宜的行株距是40cm×10cm,对应种植密度为16600株/667m2左右。本试验结果显示氮用量对于烟株叶片大小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要大于种植密度,这与叶片数较少的品种研究结果相同:施肥量过高,不仅使烟株抗逆性减弱,叶片增大明显,品质下降。由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在中、低密度下种植的香料烟反而是中等施氮量的光合速率最高。综合各项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表现,云香2号在氮用量为90kg/hm2时,在产量、质量两端可获得较为均衡的较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