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组部分播音员在一起留影·
·傈僳语主播王春·
幼年的王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缠着外公让“盒子里的人”说话。她知道,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外公只要轻轻来回拨动盒子上的旋钮,盒里的人就会开始说话和唱歌。那些话语和歌曲,她能听懂大部分;如果外公再拨一拨旋钮,盒子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说的和唱的她就完全听不懂了。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电视机远未走进千家万户,再加上少数民族群众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于是,原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组(民族频率前身)每天播出的傈僳语节目,就成了王春的家乡——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傈僳族群众获取各类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和外公在一起收听傈僳语广播,也成了王春童年最幸福的回忆之一。
让她印象至深的是,当年广播里播放的各类节目,尤其是那些美妙动听的民族音乐,总能激起大家的无限兴致。长辈们常念叨说,没有傈僳语广播之前,村民长期与世隔绝,不晓得大山之外发生了什么。傈僳语广播来到村寨之后,为劳作了一整天的村民卸去了疲惫,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欢乐,傈僳族的生活开始亮起来了。
其实,开办傈僳语广播,只是党和政府心系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一个缩影。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跨境民族有16个之多,不论是世居少数民族还是跨境民族的个体数量,均属全国之冠。在云南,民族团结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祖国富强的头等大事。
受历代统治阶级所推行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分而治之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云南各民族之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隔阂较为严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各方面发展也较为落后。
于是,使少数民族群众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为消除民族隔阂、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奠定基础,便成为解放之初云南民族工作的当务之急。开办民语广播也因此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此,原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省电台)曾做了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不仅于1950年和1952年两次抽调人员随中央访问团、省民族工作队到边疆地区调研参观,为民语广播的筹办做准备;而且于1953年成立了民族组,举办不固定民语广播。苍茫辽阔的三迤大地上空,从此开始有了少数民族群众自己的声音。
受办公环境和资金等因素限制,省电台民族组成立伊始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条件差、责任大、担子重,但他们却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民语广播道路的探索之中。
曾参与其间的省电台新闻部原主任水忠民生前撰文回忆称,民语广播开办初期,除了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之外,还利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基层干部到内地开会、参观学习的机会,邀请他们到电台用本民族语言录音,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内地情况和家乡变化,再通过广播向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传播。
如傣族的召存信、刀有良、刀京版、龚绶,哈尼族的李和才,傈僳族的裴阿欠、祝发清,佤族的魏崖景、胡忠华,景颇族的雷春国、司拉山,藏族的松谋等,都是在各族人民心中具有较高威望的人物。他们的现身说法,不但直接体现了新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而且还提升了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自豪感与认同感,祖国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然而,不定期的广播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需求,民语广播急需向节目固定化、内容专业化、语种丰富化的道路迈进。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1955年,省电台、省边委(原云南省边疆工作委员会)、省民委(原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三家开始研究联合开办我省历史上第一个固定的民语广播。
·第十届康巴艺术节开幕式在香格里拉举行·
·民族广播总监杨在彭(右)在景迈山古茶园采访时与茶农合影·
·傣族章哈演唱录制·
·成功举办“漫梨花开幸福来——中国拉祜族歌曲演唱大赛”·
·直播合影·
·傣历1380年(2018年)勐腊县泼水节直播活动的女主播们·
此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省电台、省边委和省民委的面前: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当中,有22个拥有本民族语言,究竟应该采用哪些民族语种进行广播?
民族频率原正处级业务指导、高级记者赵有义曾回忆说,三家经过探讨一致认为,民语广播语种应具备“拥有本民族文字”“民族内部语言比较统一”“人口较多且跨境而居,对国外有较大影响”三个条件。于是,同年6月18日,省电台、省边委、省民委三家首先合作开播了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节目。每次广播稿件由省电台民族组负责编写,经省边委审定,再由省民委指定人员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后到省电台录播,每周播出一次,每次30分钟。
与报刊杂志等媒体相比,电波有效克服了深山峡谷等天险的阻隔,将民语广播送进了边疆的村村寨寨,解决了少数民族中大多数人既看不懂汉语报纸也听不懂汉语广播的难题,引起热烈反响。
奋进的号角一旦吹响,民语广播人前进的步伐便再也没有停下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省电台民族组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时屈指可数的两人,增加到了最多时的50人。随着从各州市抽调而来的民族干部和民语专业人才的加入,省电台民族组已能独立承担节目的采编、翻译、录播等日常工作,民语广播由三家合办逐步过渡到省电台一家独办。此后,省电台民语广播节目内容不断丰富、语言种类逐渐增加、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还积极推行频率专业化改革,于2002年在省电台民族部的基础上新成立了民族频率。
“经过63年的不断探索,如今,民族频率办有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5种民语广播和汉语普通话节目。5个少数民族语种每天分别播出135分钟,汉语普通话节目播出45分钟”。民族频率现任总监杨在彭介绍说,民族频率下设德宏傣语部、西双版纳傣语部、傈僳语部、景颇语部、拉祜语部和汉语采编部,与国内其他兄弟单位相比,民族频率目前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种类最多的省级广播电视台。
长期以来,民族频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民语广播优势,用5种民族语言把党的声音送进边疆地区的千家万户,其信号范围覆盖德宏、西双版纳、普洱、怒江、保山、临沧、丽江、迪庆等州市,以及缅甸、泰国、老挝等周边国家,在极大丰富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成为了少数民族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