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泼水广场热闹非凡·
第一次到民族频率做客,杨在彭的办公室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大的房间里,泛黄的草帽一顶套一顶地在地上整齐摞着,帽檐已被磨得光亮;草帽的旁边,是一个个向上堆起的纸箱,里面装有传输线缆、天线、麦克风等多种设备,部分箱子表面还黏附着半干的泥土。纸箱和草帽让本就不大的办公室更显局促,还多了一丝乡土气息。
“今天算是少的了,有些同事出差还没回来。要是全部器材加在一块儿的话,能堆满大半间办公室。”岩甩冬告诉记者,这些器材与草帽,都是平日采访和做节目时经常使用的东西。由于采访对象大多是少数民族群众,民族频率工作人员经常要走村串寨和深入田间地头,因此,草帽这种看似早已落伍的装备,对他们而言却是极好的遮阳挡雨利器。一般性采访,员工身上常常要携带采访机、相机、手提电脑、镜头、脚架等器材,负重有五六公斤;要是赶上做大型直播节目,光是搬运器材一件事儿,就需要五六个人手。“过去,我们常用‘采编译播’四个字来概括民语广播人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现在看来还得再加上一个‘扛’字。”
与从前相比,现在的情况改善了很多。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王春回忆说,那时云南的交通还不太发达,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处于大山之中,有些地段堪称无“路”可走,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第一次外出采访,还是小姑娘的她就背着沉重的录音机和一盒盒开盘带跟着老员工走了一整天山路,当到达目的地时,她浑身瘫软坐在地上不想动,头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精疲力竭”。
“以前出差,基本是走到哪儿就吃在哪儿;采访在哪里做完,就在哪里借宿。”王春说,一撮盐巴就一锅青菜打发一顿饭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体力不支的他们,只能靠去当地供销社买红糖熬水喝来补充能量。“有人以为我们的工作是成天坐在播音室里录节目,实际上,雨打风吹日晒对民族频率每个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
即便是在绝大部分村寨都已经通了硬化路、交通已不是大问题的今天,民族频率的日常采访任务量依然较重。“农村都有着固定的劳作时间,我们不能耽误老百姓生产,只能按他们的作息习惯来安排采访。”杨在彭介绍说,村民大多在天黑以后才收工,等回家吃了饭、喂完牲口后,差不多就到了晚上九点多钟,这时才有空和记者聊上几句,但聊不了多久又要休息了。当村寨里的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民族频率员工还得忙着整理采访素材和撰写稿件。等一切处理完后,躺不了多久天就亮了。
日复一日不辞劳苦地在村村寨寨间穿梭往来,使得民族频率不但及时了解和掌握了边疆地区所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而且还进一步认识到了什么样的节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
为了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并服务于边疆群众,民族频率并没有把民语节目做成汉语节目的翻版,而是一直努力在宣传实效上下苦功,在节目质量上精益求精。除了播发日常要闻之外,还将农业、科技、卫生、文化、法律、金融、教育、娱乐等多项内容融入其中,打造出了符合群众需求,集新闻性、教育性、知识性、文艺性于一体的综合节目,在受到边疆各族群众广泛欢迎的同时,还陆续收到来自日、韩、泰、缅、法、俄、美等国听众的来信,在国际上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凭借着优秀的节目内容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频率先后5次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与此同时,民族频率也在多年的采访中,保留下了共和国各个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同胞的声音。尤其是那些采录于民间的大量戏曲和音乐,如傣族的“章哈”、傣戏,傈僳族的“摆时”“优叶”“目刮”,景颇族的“目占”“吐良”“洞巴”,拉祜族的口弦、芦笙等,很多都已成为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料。
·景颇语文艺编辑尚德强和景颇族歌手、乐手在录音现场·
·1980年代,工作人员的广播剧配音·
·直播引人注目·
·2010年2月8日,民族频率5个语种的播音员和各频率播音员在康巴艺术节开幕式直播现场·
·第十届康巴艺术节马术表演·
上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村长回来了》的西傣语广播剧曾因语言诙谐而“火”遍整个西双版纳,它演绎的是一位到内地参观学习的村长,回到家乡后向村民描述一路上所见所闻的故事。不久之前,当民族频率工作人员把这尘封已久的音频资料传到微信公众号上后,马上受到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与点赞。有听众留言表示:熟悉的声音让自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光,忍不住和家人听了一遍又一遍。像这样一条条情感真挚的留言,对于民族频率的员工来说,远胜于物质上的奖励,也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整个走访期间,记者在民族频率员工口里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恩”。他们的感恩,既来自于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也来自于粉丝与家人的鼓励,还来自于对当下媒体生存环境的思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压缩。就在前两年,云南广播电视台也和众多媒体一样,遭遇了广告业务量不断下滑、经费开支日趋紧张的困境。民族频率没有财政的全额拨款,一直由台里统筹保障,所以全体员工深感不安,备显窘迫。然而,在寒冬面前,民族频率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顺势积极实践与新媒体的融合,在做好传统广播节目的同时,闯出了一条拓展传播渠道的新路。
2016年,在尝试开通了“云南民族广播”“景颇网”“拉祜雅”“傈僳傈瓦”“傣泐金湾”和“相丽勐傣”6个微信公众平台之后,民族频率便通过这些公众平台对当年的目瑙纵歌节、葫芦节做了5场直播,累计收看量一举突破70多万人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过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民语主播们也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收获了媒体融合以来的首波粉丝。
初战告捷之后,民族频率紧接着又拓宽了在移动终端的收听渠道,实现了民语广播节目在蜻蜓FM、酷FM、优听Radio、喜马拉雅FM等移动客户端上的在线收听和回放。在彻底打破了地域对传统广播限制的同时,还有效弥补了传统广播一瞬即逝、顺序收听和不能选择的缺憾。如今,人们只要掏出手机联上网络,就能随时随地查找和收听民族频率上线以来的任何一期节目。
·第十届康巴艺术节直播结束后台领导到现场看望主持人·
·香格里拉直播合影·
转战互联网为民族频率赢得了更多的受众,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媒体的国际形象。前不久,在超强台风“山竹”过境云南之前,民族频率曾做了关于台风的危害及如何防御台风的专题报道。有国外听众在通过网络收听了节目之后,感慨地留言说:“中国媒体做得真好,认真教百姓怎样预防灾害。”
路子越走越宽,民族频率员工们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
杨在彭介绍说,由于得到省委、省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民族频率近年来的境遇有所好转,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日益加深,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路径与努力方向,未来还将再接再厉把更多的优质节目奉献给广大听众和观众。
如今,在省内各个大型民族节庆的活动现场,总少不了民族频率的身影。仅仅是今年9月期间,民族频率就兵分两路前往迪庆州和临沧市做了两场网络直播,每一场耗时一周时间。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期间,民族频率也没有闲着,员工们带着直播器材从昆明驱车数百公里赶到德宏州陇川县目瑙纵歌节活动现场,做了7场网络直播。这一次,民族频率又打了场漂亮的直播仗。截至10月7日,累计收看量高达18.1万人次,评论区留言有上千条之多。这对于一个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而言,可谓是成绩斐然。
一名网友在留言中写道:“本次活动很成功、很喜欢、很给力。唯一的遗憾是电视台不直播、也不见转播,让很多不会用微信的老人和小孩不得看,太可惜了。”
而这,正好诠释了民族频率积极探索媒体融合道路的意义所在。
(本文图片由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