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项波 肖梅峻
【摘要】以房养老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实施起来,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推行得较为成熟,这种模式离不开金融保险,的一些手段投资,在这基础上对养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社会的发展。本篇文章根据以房养老探讨了这种模式的特征,并且在我国的发展背景下,探究这种模式推行的可行性。
【关键词】以房养老 可行性 探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医疗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原来在健康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成就,使得人们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长,导致我国现在的社会中老龄化相对较严重,这就导致了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年轻人口所占比重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开拓养老的模式,不断的拓宽思路进行创新,使养老的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以房养老这种模式起源于国外,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己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逐步推行这种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加上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种模式推行起来是十分容易的。
一、以房养老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一)以房养老模式的含义
以房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方式,说明了子女不再进行房产的继承,而这种进行养老投资的房产还能够继续使用,但是这申请的标准必须是符合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中,通过对自己所持有的房产进行抵押,相关的保险公司机构会定期的进行保障金的归还。
(二)以房养老模式的特征
目前对于不同国家对投保人的资格都有很大的界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具有申请这种模式资格的老年人,必须是60岁以上且具有低收入水平,在其他的一些国家也有不同的要求。保险公司等多方的金融机构,作为以房养老模式的重要经济主体,在发挥它自身独特的优势情况下,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结合西方的推行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实行这种模式的推行进行反思,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以房养老这种新的模式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他说涵盖的范围较广,涉及到的人员以及机构较多,在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行宣传过程中操作起来很困难,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政策的规定,通过用法律法规来约束整个市场的规范秩序。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环境的状况也直接关系到这种模式的施行。
二、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一)传统文化差异是巨大阻碍
从我们国家的传统的方式发现,养儿防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而场所最主要的就是在家里面养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前进,现在慢慢的出现了统筹和单位养老,然后还有就是将年轻时的存款存入银行,靠存款养老,还有少一部分急用商业化的保险和国家提供的低保生活。前阶段,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建立,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生活水平都越来越高,而且父母给孩子剩下的财富也非常丰富,同时,一个孩子面临的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一个孩子压力大。也就是说,传统的养老方式将被打破,父母与子女之间可能会出现代沟。因此,在我们国家现阶段实行的以房养老的模式中,由于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推行起来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房价走势的变化阻碍模式推行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壮大,房价变化不可琢磨,很多投资人都十分热衷这种投资,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房地产的风险投资比普通的投资风险大,因为较多的房地产内部的金融投资大多数来源于银行贷款,这样就是房地产在,风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这种房价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也有了很大的差异。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这种房地产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因此就房价的变动来看,这种评估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风险很难被琢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房养老这种模式的推进。
(三)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虽然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的主要模式是以城市为主,目前很多的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从我国的整体形势来看,我国仍然是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较多农村,仍然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导致法制观念以及,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差,更加拘泥于传统的方式,从而使以房養老这种模式缺乏赖以生存的扩展空间,就导致整个推行的效果不明显。
(四)政府扶持不足不利于模式实行
任何一项政策或模式的推行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房养老这种新模式的养老方法,如果在一个国家实行起来,其效果是很明显的,而且对养老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风险也是不可规避的。比如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介入,主动进行宣传,必要时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规范。
综上所述,以房养老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推行起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实施起来,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推行得较为成熟,通过参考国外推行该模式的经验教训,也可以给我国的这种模式的推行带来很多新的思考,目前发展较好的都是一些法制健全,民主信用度较高的国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我国在以房养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方面需要探究的还是有很多,发展之路还较为漫长。
参考文献:
[1]威廉姆.D.布鲁格曼,杰夫瑞.D.费雪[美].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第十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柴效武一种以房养老的贷款方式:住房反抵押贷款[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
[3]周虎.美国人如何理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