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11月10日上午,第十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在宁波拉开帷幕,会议下设的经济形势发展论坛也同期召开。论坛以“着眼大局 抢占未来”为主旨,邀请了全国权威宏观经济研究专家,针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国际贸易形势、环保政策等行业热点进行了深度解析和阐述,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及经销商代表与会。
回顾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压力明显,国际贸易摩擦升级更是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更多地压力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而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到农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唯有了解和研判最新的国际形势、国内经济政策走向及产业经济走势,方能洞察行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到着眼大局,先人一步,抢占未来,决胜市场。
基于此,论坛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陈东琪就《第二次长波与新农业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他认为,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次长达30年的长波繁荣,而后进入长波的下降调整期。目前,长波的下降调整已有10年。未来2-3年,长波调整延续,调整所带来的阵痛与机遇并存,同时为下一个30年,即第二次长波繁荣奠定基础。
“未来2年,挑战和任务是双重的。”他表示,从国内来看,要调结构、转模式、换动力,形成以创新驱动和国内消费为主导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构架体系;从国际来看,我国要应对贸易摩擦,美国经济从荣转衰,股市由牛转熊、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剧烈波动,高债务、高赤字、高通胀国家经济衰退等方面的冲击。
针对如何推动我国绿色、智慧农业发展,他认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需要通过农业创新,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市场稳定提供坚实、持续的“压舱石”。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粮食产量能够保证中长期内粮食数量处于安全线以上,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要转向高质量发展。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发展规模化、智慧化、绿色化农业,发展高知识、高技术、高品质、高价值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农资行业作为非常重要的支农产业,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大形势下,也面临着新的使命。尤其是化肥行业,如何迎接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完成行业自身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大课题。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副院长就《乡村振兴和肥料产业前景》作了主题报告,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整体布局,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七条之路以及实施的五个振兴。
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乡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他还说,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他还参照国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经验指出,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面对质量兴农和生态宜居要求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肥料行业要保证生态宜居,将工厂化养殖的废弃物转化为肥料,从而实现质量兴农,助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