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传统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阐述了网络资源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通过网络实现创新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增强自主创新学习和创业实践能力。“群众创业,公共创新”社会人才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学习;创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认识上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多数院校的教育思路停留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阶段,就业模式也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层面,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学生参加招聘会进行的简单岗前培训,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无法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地认识创业教育,在选择的创业项目时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从而造成其创业成功率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缺乏深度研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的研究,简单地将西方一些国家教材和教学方法搬过来,没有结合高校的实际需要,缺少规范化、本土化,因此实际运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有待规范,创新创业教育虽纳入必修课程,但课程比较单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缺乏系统的设计,造成创业资源的严重不足。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高职创新创业教师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多数教师研究生毕业后,从“校门”到“校门”、从“学生”到“教师”,经历单、阅历浅、成长轨迹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环节缺失,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环节。部分院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专职教师到创业企业任职锻炼,邀请成功企业家进校开展创业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经历,优化了师资结构,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强、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
(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未从根本上建立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但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出台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只是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局部修正和补充,并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还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彻底融合到人才培养模式里去。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65万人,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企业创新发展,越来越被重视。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需要吸收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将时代特点与环境的变化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促进高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体现,也是互联网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职能
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而且担负着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探索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够切合经济发展要求,将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纳入课程体系,引导青年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引入到创新创业的发展轨道,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素质提升之必须
在国家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下,高职院校应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高职学生面临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社会中获取成功,就必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弥补不足,突出自身的优势,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了解市场,增强创业的信心,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高职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三、建立“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一)扩大校园网建设,创建网络教学机制
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扩大校园网建设,加大无线的网络覆盖区域,让高职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寝室都能自由上网。创建网络教学机制,高职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进行网络学习。转变旧的教学评价机制,不能单单只偏重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网络实践,激发学生网络创业的兴趣。同时,也要打造一支良好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构建适合各种专业的教师网络资源库,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为网络教学开展做好在线交流创业指导跟踪服务,推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具体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优化高职学生的网络创业环境
优化高职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环境,健全网络创业教育工作保障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增设创新创业服务网络平台管理机构,保障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工作的正常运行。深化高职学生网络创业意识,建立创新创业服务网站,为高职学生搭建网络创业服务平台。
(三)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创业资金的投入
政府部门应制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设立专门的创业资金用于支持自主创业,让门槛较低的高职学生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大的创业成功率。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方融资等方式创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加大对高职学生网络创业投资,尤其对高职学生互联网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创业,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
[2]曹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1):67-72.
作者简介:丁晓丽(198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学教育、创业教育、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