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琦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科常见多发疾病,临床以性激素代谢异常及生育障碍为特征[1]。目前西医多用糖皮质激素、氯米芬等药物来改善临床症状,促使卵巢排卵,但药物起效慢,长期用药后易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者中流产率较高[2]。本研究用补肾通经除湿健孕汤合滋肾育胎丸治疗PCOS不孕,观察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共102例,均为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治疗PCOS不孕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临床诊断标准[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年龄24~39岁,平均(32.87±3.32)岁;不孕年限3~6年,平均(4.87±0.86)年。对照组年龄23~37岁。不孕年限4~7年,平均(4.93±0.81)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用氯米芬(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39)治疗,每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用药,日50mg,持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观察组加用补肾通经除湿健孕汤(自拟)合滋肾育胎丸治疗。每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用滋肾育胎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08)5g,日3次,持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补肾通经除湿健孕汤药用当归12g,川芎6g,菟丝子12g,党参15g,熟地12g,淫羊藿12g,肉苁蓉12g,莪术12g,炒白芍12g,制香附12g。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共用药3个月经周期。
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取血清,用迈瑞BS-6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性激素指标(T、FSH、LH、E2)水平。
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妊娠、排卵、流产情况。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T(nmol/L)LH(IU/L)FSH(IU/L) E2(pmol/L)观察组 51 3.53±0.52 14.05±4.19 6.08±1.23 97.14±24.06对照组 51 3.43±0.57 13.87±3.88 5.91±1.47 96.35±23.55 t 0.370 0.600 0.596 0.150 P 0.712 0.550 0.552 0.881治疗前观察组 51 2.38±0.35 7.24±2.16 8.79±1.54 224.06±25.66对照组 51 2.82±0.42 10.61±2.74 7.26±1.38 179.25±24.46 t 3.396 6.284 4.743 8.094 P 0.001 0.000 0.000 0.000治疗后
两组排卵、妊娠及流产率见表2。
表2 两组排卵、妊娠及流产率比较 (%)
临床西医多用糖皮质激素、氯米芬等药物治疗PCOS,氯米芬为非甾体化合物,可与下丘脑-垂体系统竞争雌激素受体,抑制雌激素负反馈调节,从而调整FSH与LH的分泌比率,促使卵巢排卵[4]。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卵巢及肾上腺过度分泌雄激素,促使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及排卵,进而提高妊娠率[5]。
PCOS属中医“不孕”、“闭经”等范畴。中医认为,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相关,并与冲任、天癸、子宫功能失调,或脏腑气血失和,影响胞宫脉络功能有关[6]。肾虚造成肾气不充,无法温煦子宫,致其虚冷而不能摄精成孕,或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致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致不孕,或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气机不畅,胞脉受阻,不能摄精成孕,或寒凝血瘀,胞脉阻滞,两精不能相遇致不孕。因此,肾虚、痰湿、肝郁、血瘀是其主要病机。补肾通经除湿健孕汤由当归、川芎、菟丝子、党参、熟地、淫羊藿、肉苁蓉、莪术、炒白芍、制香附等组成,方中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滋肾养精,莪术、党参益气健脾,炒白芍、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全方配伍得当,可去湿痰、通胞脉、顺气血,更易受孕。滋肾育胎丸由熟地黄、菟丝子、党参、砂仁、桑寄生、人参、首乌、炒阿胶、白术、枸杞子、鹿角霜等制成,有益气培元,养血安胎之功效。方中党参可补气健脾,鹿角霜温肾助阳,砂仁理气调中,白术健脾补气,配合枸杞子、炒阿胶、熟地黄养肝滋血。全方肝肾脾、气血同治,可促使排卵,提高妊娠率。
综上所述,补肾通经除湿健孕汤联合滋肾育胎丸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可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预防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