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哥巴文字符与汉字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

2018-11-21 09:11李晓兰
关键词:经书东巴字符

李晓兰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 200241)

哥巴文是纳西族东巴所创造的一种不成熟的表音文字,从字源方面来讲,这是一种典型的“拼盘文字”,它既包括源自东巴文、汉字、藏文的字符,又包括一定数量的自造字。据笔者《哥巴文字源考释》一文可知,在已考订出的2 733个哥巴文字符中借自汉字者744例,约占哥巴文字符总量的27.22%[1],这个比例仅次于源自东巴文的字符比例。由此可见,哥巴文字符和汉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1984年李霖灿先生的《论么些族“音字”之发生与汉文之关系》;2000年黄振华先生的《纳西族哥巴文字源流考》;2004年曹萱女士的《纳西哥巴文造字研究》;2008年李子涵女士的《纳西族四种文字比较研究》;2014年李晓兰的《哥巴文字源考释》;2015年余攀女士的《哥巴经用字研究》等。以上研究成果为我们逐步深入地认识哥巴文字符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对于哥巴文借入汉字不同字符先后顺序的研究存在空白。第二,在比较哥巴文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侧重于分析哥巴文与现在通行的简体汉字的字形之间的联系,而这种比较对象的选择对于哥巴文这种发生于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纳西族的文字系统来说是不合适的。一方面,目前所知最早的哥巴文文献是刻于1619年的桥头村古吊桥石刻,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才公布第一批简化字,由此可知,对于历史上早就开始吸收汉文化的纳西族东巴来说,在简化字公布以前就已经借入过汉字。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用哥巴文书写经书的是纳西族的东巴,纳西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对于汉字水平普遍不高的东巴们来说,根据当地方言借用当地普遍使用的汉字形体这种可能性显然更大一些。

故此,本文以现存的能够明确判断书写时间段的哥巴文文献史料为基础,以文献产生时期云南地区通行的汉字字形作为借自汉字的哥巴文字符在字形方面的比较对象进行研究,以此尝试分析哥巴文借入汉字不同字符的时间顺序、字体特点及借入的汉字字符在不同地域上的分布特点、不同东巴笔下的书写特点。为方便表述,文中把源自汉字的哥巴文字符称为“汉字型哥巴文”。

一、存在汉字型哥巴文的文献史料分析

根据文献类型的不同,我们把存在汉字型哥巴文的相关史料分作两类进行分析:一类是应用性文献;一类是经书。

(一)应用性文献

哥巴文发生的一个契机就是为东巴经记音,方便后世子弟传诵。因此,哥巴文常用于书写东巴教经典,而用哥巴文记录日常生活的情况很少。又由于学界对于哥巴文的关注往往集中于哥巴文经书上,对于哥巴文应用性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得不足,已经公布的此类文献极为稀少,目前能够见到的为以下两种。

1.石刻

2.书信

(二)经书

用哥巴文书写的经书,据和芳东巴给方国瑜先生的信中所说,丽江县文化馆中收藏的纯哥巴文经书约有三百本[2]590,而和志武先生认为用标音文字书写的经书“约有二百多本”[2]54。纯哥巴文经书的现存量具体数目虽不可确知,但已经释读整理并公布的哥巴文经书数目却是有限的。目前能够见到的哥巴文经书有9种,每种经书内所使用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不尽相同,另外,东巴们在某些以东巴文字为主的经典中也会使用部分哥巴文字符,这些文献为我们研究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体系提供了基础材料。下面,我们把已经整理公布的包含汉字型哥巴文的经书资料依据其书写者所在区域和生卒年月做如下分析。

1.鲁甸地区

(4)和乌尤东巴。据喻遂生先生推算其生年为1900年[6]354,其卒年为1958年。和乌尤东巴留存于经书中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有以下几类。

2.丽江县塔城地区

和文裕东巴。据《人神之媒》可知,和文裕东巴1853年生,卒年不详[3]204。和文裕东巴留存于经书中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有以下几类。

由上述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可见,和文裕东巴书写哥巴文时笔画非常规整细腻、字形端方。

3.丽江县南山七河乡

4.丽江县坝区大研镇

(1)和凤书东巴。和凤书东巴1877年生,1952年卒[3]225-226。据邓章应先生考证,《全集》中保留了和凤书东巴的11本经书,其中经书跋语明确交代为和凤书东巴所写的有:第87卷中的《大祭风·迎请罗巴涛格大神》(1903年)、第88卷中的《大祭风·招回本丹神兵》(1907年)[5]195。和凤书东巴留存于东巴经典中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有以下几类。

(2)东发东巴。东发东巴生于1844年,卒年不知[5]118。东发东巴留存于东巴经典中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有以下几类。

(3)和芳东巴。据《人神之媒》可知,和芳东巴生卒年为1887年—1970年[3]224。和芳东巴留存于东巴经典中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有以下几类。

5.宝山、鸣音、大东地区

二、哥巴文引进部分汉字的时间顺序分析

对哥巴文借入不同汉字先后顺序的确定是研究哥巴文发展过程的一个关键性难题。我们尝试着根据文中对文献的分析结果,把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出现的已知的最早时间作为标准对其进行排序,以此来分析哥巴文在发展过程中借用汉字的规律和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使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

(一)明代万历年间

(二)二十世纪初期

(三)二十世纪中期以后

三、从字体角度来看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分类

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系统的产生、发展和传承是一代代东巴不懈努力的结晶,是汉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的见证。由于不同时代的东巴所接触的汉字字体不同、东巴自身的汉文水平不等、职业文化结构的不同等因素导致东巴初借汉字时所借汉字的字体形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尝试从所借汉字的字体形态角度对汉字型哥巴文字符进行分类研究。

(一)篆体字

(二)繁体字

(三)俗字

四、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及分布特点

(一)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不同类型文献中的使用特点

(二)不同东巴使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特点

由此可知,不同东巴在书写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时共性与个性是并存的。

(三)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原因

据本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知,运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进行书写的东巴在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鲁甸区鲁甸村和丽江大研镇、南山、塔城等地。此外,鸣音和大东地区也有零星分布。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存在状态既存在传承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其次,不同地域之间的东巴在使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体系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方面表现为把同一字符假借来标注音同或音近的其他词,另一方面表现在引进其他汉字字符创造新的汉字型哥巴文字符。

本文以现有的已经整理公布的哥巴文文献史料为基础材料,以文献产生时期云南地区通行的汉字字形作为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字形方面的比较对象,以此进一步探讨哥巴文借入汉字的规律和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规律,主要得出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体系的发生、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的汉字字符借入哥巴文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借入后的字符在早期使用时其字形、字义与源字基本相同,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假借现象逐渐孳乳。从字体方面来看,随着哥巴文字系统的发展,东巴所借汉字的字体形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篆体、繁体、俗体的区别。

第二,不同的东巴在使用汉字型哥巴文时存在一批形、音、义相对固定的字符,但不同的东巴甚至是同一位东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书写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风格又各有特点;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在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衡,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存在状态既存在传承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些字符在应用性文献以及在经书中的使用状态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猜你喜欢
经书东巴字符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论高级用字阶段汉字系统选择字符的几个原则
祭风
字符代表几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一种USB接口字符液晶控制器设计
图片轻松变身ASCⅡ艺术画
喜讯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单宝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