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开展体育保险制约因素的研究

2018-11-21 09:08姜生成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运动

姜生成

体育和风险是相互依赖的彼此存在关系。体育运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振奋性,观赏性和愉悦性,但是伴随着体育运动的特征,也潜在着巨大的对抗性和风险性。特别是职业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为了取得最好的运动成绩,必须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来达到自我运动价值的体现,所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压力和强度,极易造成运动损伤。1998年泛美运动会桑兰受伤事件的发生,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在国内,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在以前并不引人注目的体育保险行业,桑兰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国内保险业界对于事故发生原因,事件经过以及理赔工作的深深思考。

1. 体育保险在高校开展的背景

自1987 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 《 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并首次确立了 51 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后,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至2016年教育部已把招生学校扩大到了235所。随着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增加,比赛水平也水涨船高,竞争日益激烈,训练压力不断增大,比赛的对抗程度不断增强,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机率和次数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一部专业的体育保险的文献法规。作为体育竞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运动队,国家法律法规却没有进行有效地立法,未对高校运动员的特定伤害保险做出明文解释和规定。这不但对高校运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非常不利, 同时也对高校运动员身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保险作为一种消费行为,而消费者往往受主观感受的驱使,唯有主观感受到风险的存在,行动上才有购买保险的可能,在高校对体育风险存在性的主观认知的学生调查中,不同高校不同运动项目受测的学生人群,对认知反应的体现差异较大。如图1所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体育风险的客观存在主观感受性表现如下:

图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风险客观感受性调查结果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有44%的高校运动员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运动风险性;25%的运动员认为自己所存在的运动项目存在着一般的运动风险性;只有3%的运动员对于体育风险性的存在表现不清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存在很小风险性和没有风险性的运动员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7%和11%。由此可见,高校运动员对于自己所从事运动项目潜在风险性的认知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很高的认知状态。但是高校体育保险有着风险不易控制,商业利益过低等弊端,未能够引起保险公司的高度重视,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涉足学校体育,造成了高校体育保险的开展氛围不浓厚,没有形成良好的投保发展环境。

2. 高校体育风险的管理

高校体育风险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体育活动最大的安全保障”为目的,选择较低的保险方式应对比赛风险的管理模式。体育风险实际上是一种并未发生或者有所预示即将要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只有当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的时候,就是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时候。所以在风险发生的初级阶段,掌握一种风险规避的合理手段就成为学生减少体育伤害带来损失的重要依据。

表1 高水平运动员对体育风险的措施认知调查表

由表1看以看出75%的运动员具备有效应对体育风险的措施,25%的运动员表现不具备应对体育风险的措施。可以看出,多数运动员具备了有效应对体育风险的措施,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运动员应对体育风险的措施包括: 训练或者赛前充分的热身活动,减少不必要由于自身肌体原因所造成的运动伤害;合理运用技术动作;不盲目的加大训练量,根据教练的合理安排,再根据自身身体负荷程度制定训练量等等。

3. 高校体育保险的参与人群

高校运动员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与普通学生有着共同特点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面对学业压力的同时,他们必须要坚持系统合理的训练来保持比赛时的竞技状态,为校争光,实现自己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这类学生的心理具有以下特点:活泼开朗、阳光运动、充满了对体育运动的强烈热爱。可能在行为和心理状态上相比一般学生更加热情但又极易受到刺激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员学生自然而然成为了高校体育活动中体育事故最高发且频发的运动群体。

图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对与体育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

4. 体育保险在高校中的认知状况

体育保险在我国也属于一个新兴的体育产业分支,国内的体育保险业也处于萌芽阶段,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太多。由下表可以看出,调查中选择对国内体育保险制度非常了解的运动员占到总人数的11%,选择了解的运动员为17%,对于体育保险不太了解的人数占到调查人数总比例的60%,而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9%,最后选择不清楚的比例为3%。

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多媒体时代,各种新兴宣传媒体的诞生也为体育保险概念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深远的意义。由图3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了解体育保险的途径以此排序为:家人朋友,运动队高层和教练,体育期刊杂志,网络媒介,电视广播以及保险公司的宣传。[5]体育保险如果要真正的走进高校,被更多学生所接受,保险公司作为保险的参与方必须加强在学校的推广,需要更多的推广途径和活动。使得更多学生了解体育保险,接受体育保险,参与体育保险。

图3 高校学生了解体育保险的途径

5. 体育保险在高校的参与程度状况

体育保险在高校的参与程度,作为伴随着高运动风险的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项目参与保险程度还是高于一般普通在校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也是个别人参与其中。表3看以看出参与过专业体育保险的运动员只占到调查人数比例的24%,参与程度不高。 而且在调查过程中,87%的运动员都参与了学校统一在入学时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运动员普遍认为学校统一组织办理的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就是专业体育保险。把寿险中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同于体育保险,虽然在性质上两者有着相似点,但是同体育保险的全面保证性相比,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运动员的保障还是略显不足。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保险的了解还是很低。

表2 高校运动员参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调查表

表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参与体育保险调查表

在当今国内体育保险行业中,针对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专门险种还没有出现和开发,这就导致了学生运动员即使愿意购买体育保险,也因为没有符合自己情况的险种而放弃。在“如果体育保险公司开发出专门针对高校运动员适用的体育保险是否愿意并且购买”的这项调查中,68%的学生运动员选择了愿意购买,32%运动员学生表示不会去购买,由此看见,如果有符合学生运动员自身需求的体育险种出现,学生购买体育保险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

6. 制约高校开展体育保险的因素

在我国高校体育保险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指出体育保险之所以发展较慢,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体育风险意识薄弱。但郑州大学等大学生在这次调查中,对体育风险有较科学、较客观的认知,对其存在性、严重性以及发生几率都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在缺乏有效应对体育风险的情况下,更加意识到体育保险对其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按常理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体育保险的情况应该比较乐观,可在这次对郑州大学运动队的调查来看,从未参与体育保险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占76%,为什么学生运动员参与体育保险的现状如此不尽如人意呢?由表5可知,高水平运动员认为阻碍其参保的原因依次是政府学校的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险种单一,投保资金匮乏,立法滞后,保险人才稀缺,行业发展不完善。

表4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购买体育保险态度调查表

表5 阻碍购买体育保险的原因

在“家庭和个人收入因素是否会影响参与体育保险的积极性”的调查中,55%的运动员认为家庭和个人收入的高低会影响到参与体育保险的积极性,24%的学生认为这个因素不会影响到参与保险的积极性,21%的学生选择了“不好说”,由此看见,大学生运动员参与体育保险的积极性,家庭和个人收入也占着很大的影响因素。

图4 “家庭和个人收入因素是否会影响参与体育保险的积极性”态度调查表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在未来为更好的推广和发展高校体育保险事业需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是加大体育保险宣传力度,强化高校学生体育投保意识。其次是扩大高校体育保险业务规模,开发体育新型险种,规范保险市场,完善高校体育保险法制建设。最后是制定合理的险种价格,拓宽投保资金来源渠道,培养高素质体育保险人才,提高服务水平。政府的立法部门和教育行政机构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建立高校体育保险基金会,形成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集合的分摊资金模式参与保险,减轻高校学生个人出资购买体育保险的经济压力,来保障高校学生参与运动和参与保险的权利与利益。

猜你喜欢
高水平运动员运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不正经运动范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