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萍
摘 要:好的美术学习,不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品性纯化;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是自主创意;不仅仅是单项肯定,也是多元评价。中学美术教学或学习亦然。美术教师是这种多轨道的倡导者、建设者和更新者,以此在这样的轨道上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品性纯化;自主创意;多元评价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理念下,中学美术学习应该打造教育教学的多轨道:既有技法技能的熟稔,又有情感、心灵和品行的多重滋养。那种仅仅注重技法提升的传统理念和做法应该淡出师生的视野了。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因为人文生态重建而打开的学习版图愈广阔,其学习的劲头愈足,其受到的滋养自然也就是多方面的。
一、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品性纯化
“所有的课堂变革,都只有一个基点,那就是为儿童打下学习与精神的底子,为儿童更好的发展奠基。”[1]的确,好的美术活动或美术作品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更多地贴近人的灵魂,更多地注重孩子们的品性纯化,更加注重技能技法与精神滋养的深情握手。正所谓:“由‘物转向‘精神,多一些人文生态;由‘技法转向‘体验,多一些品性锻造;由‘物品转向‘审美,多一些精神滋养。”
比如,在引领孩子们欣赏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的《面包》时,教师不仅仅引领孩子们欣赏其技法的高超,更重要的从母亲极度痛苦的背影和孩子们急切索食的情景中培植孩子们的同情心:为什么母亲要背过头去偷偷地哭泣?深褐色在渲染了人物的痛苦方面有何作用?画中的母亲为什么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的仅有的慈爱。”今天,我们面对面包时,我们是一种什么心情和对待方式?
这样的设问或者这样的设计,直指人的内心,直指人的精神状态,因而更能够打动人心,更能够聚集起孩子们的情感,更能够给予孩子们精神的滋养、沐浴和锻造。如果教师时时用高度的警觉去打造情感的课堂,时时与孩子们的内心对接,与情感对接,孩子们品性纯化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课堂就可能变成情感的课堂。但愿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孩子们绘画的技能室和技法室,也是给予孩子们“精神维他命”的人格成长室和生命栖居室。
二、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是自主创意
在中学美术活动中,如何造型、如何勾勒线条、如何搭配色彩等等,无不需要创意。所谓的“自由、个性和创意”是对“整齐划一”的有力反应,是对“模仿、复制和抄袭”的强烈回应。中学美术学习或美术创作,应该少一些统一标准,多一些个性创作;少一些机械模仿,多一些自主灵活;少一些“复制剪贴”,多一些创新创意。实践证明,少一些范画或样本,孩子们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成就自己、提升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让自由绘画的创意、美和灵动渗透在美术课堂的每一个细微处,应该成为美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视点。
比如就造型和色彩搭配方面,有的同学画了一个三头六臂的李咏,以显示出他的多才多艺,用特别夸张的手法突出李咏的颧骨。
有的学生画了一个石榴,突出特点是裂开的,仿佛张嘴咧笑的小孩,里面红色的石榴子儿仿佛一排排牙齿,代表着开怀大笑。
还有的同学运用抽象的手法画了各种颜色的色块儿,名字是“考试后的心情”,黑色代表着伤心,黄色和红色代表着暗下决心。
……
引领孩子们挣脱束缚,摆脱“枷锁”,孩子们的灵性就会汩汩而出,创意就会时时涌现,想象力就会日渐丰富,课堂“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何乐而不为呢?一个美术教师,如果不希望自己日益“单薄”,也不希望自己学生的想象力日渐萎缩,就应该重新确立一个更具人文生态的视域:拒绝因袭守旧而注重创意创新,拒绝闭目塞听而注重广开言路,拒绝人云亦云而注重个性感悟……多一些这样的“拒绝”,必将为课堂增值,为孩子们的美术人生增值,以此让孩子们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享受审美,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不仅仅是单项肯定,也是多元评价
面对孩子们或稚嫩、或青涩、或“天真”的美术作品,教师是从成人或单一的标准去评价,还是从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发展、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好的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不是单一的,不是仅仅关注于技能技法,不是为了考试或公开展示,不是为了走廊文化的精美而增添几分荣光,而是真正从有益于孩子们的长远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进行多元评价。教师或成人,一定要善于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或美术活动,也许仅仅是几个字,仅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温馨的相处,却唤醒了孩子们那曾经一度沉睡的心。而随后,这些孩子一定和以前有所不同。
比如,对学生的“画”的过程评价当做“重中之重”。学生是否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是否经历了一番“折腾”和“痛苦”之后豁然开朗呢?还比如,构建“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家长”的多向评价新模式;还比如,从纯技能评价转向智力、心灵和情感的多重评价……
在这样的评价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挑剔的目光,而张扬积极的、正向的、激励的目光,多多鼓励孩子,“这样才能让快乐、智慧、自信、创造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力等人文品质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内化于心”[2],让正能量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0.
[2]王富阳.对话美术教育的“大道理”与“小细节”[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