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前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逐年的放慢,来应对空气污染的环境问题,因此绿色化学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刻不容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我国的科学性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章结合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实验课中进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 高中化学 应用
绿色化学所指的是在进行某项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安全的伤害。在保证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基础上,所得到的生成物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多少伤害。化学的产生本质上是造福于我们的人类社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以绿色化学在此时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如今高中化学实验课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规定不相匹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日常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中去,这种以成绩的高低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好坏的理念,严重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使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标规定不相符合
在现今高中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中依然是老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座位上听课,尽管在某些章节上面有着一些化学实验的穿插,但仅仅是走马观花而已,对于学生而言远远没有自己动手印象深刻。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消极的作用。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有害物质,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这些有害物质的同时也要合理的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相结合。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和学生讨论讨论试验后能产生哪些有害气体和废物,然后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些有害气体和废物,并结合实际的生活中,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在化合物中应用绿色化学理念
化合物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在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编者按照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为我们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化学。举个例子来讲,在学习氧化物的那一知识中,就把氧化物分为有毒、无毒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类,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剧毒物质,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充分了解这些有害气体的特性和危害。在课本的拓展阅读中也向我们介绍了酸雨的形成过程,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酸雨的主要成分以及危害,同时也向我们阐述的防范措施。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在这门科目中自己动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授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规范化学生的操作流程,更要适当的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来处理实验过后的废弃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选用无毒无害的实验材料,以减弱生成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例如讲氯气那一章节中,我们知道氯气是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低。在制造氯气之前教师首先引导學生正确选取实验材料,然后告诉学生怎么收集氯气而且不溢出氯气。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绿色化学贯彻到整个实验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提高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相关策略
1.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计算机已显得十分普遍,计算机投入到教育中也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比如那些污染性强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展现。
2.更新实验装置,规范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行为
之前传统的实验装置由于没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引入,装置的设置在保护环境的环节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要想实现绿色化学的目的就要更新实验装置并规范实验的操作流程。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时产生了有毒气体,那么这些气体该怎么处置呢?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某种化学物质与其进行反应生成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质,力求做到零排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必要性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在某些化学过程中,书本只是笼统的给出一些“适量”“少量”等的词汇,因此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规范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实验材料的浪费,避免污染环境,从而实现绿色化学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是新世纪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某些化学物品所带来的危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温其兵. 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J]. 考试周刊,2017(65):148.
[2] 李树春.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 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1):81-82.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